戰“疫”日記 45

“夜深了,不正代表著黎明正向我們走近嗎?”

2020年02月16日14:03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時間:2020年2月13日

地點:武漢江漢方艙醫院

記錄人:三亞市人民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陳林

陳林

今天(2月13日)是我們進入江漢方艙醫院的第八天。

今天我的值班時間是14:00-20:00。11:45午餐送到,我們每個人急匆匆地吃完,收拾好東西12:20集合上車。我們提前一個小時到達方艙醫院門口。洗手——戴口罩——戴帽子——手套——穿防護服——戴護目鏡——穿隔離衣——戴面屏……做好這些繁瑣的程序,已經是13:40了,為了能讓同事按時下班,我們提前幾分鐘交接。

江漢方艙醫院醫院一樓早已經收滿,按照分區分片管理,由我們海南隊和山西隊負責二樓的病區,這個病區有471張床位,我們海南隊分管267張床位。接班后,繞所有病房走一圈,看一下病人有什麼不舒服,有沒有需要特殊處理的。一圈走下來已經兩個多小時了,在穿著防護服的情況下感覺像跑了一個半程馬拉鬆。坐下來休息了一會,對需要服藥的開具醫囑。還要收治新患者,對於剛剛入艙的患者需仔細做好評估,擬定治療方案。對近3天沒有發熱、咳嗽症狀緩解的及時安排復查核酸及CT。符合出院條件的盡早安排出院。對症狀重,需要轉診的填好轉診記錄單,聯系轉診治療。值班除了常規的診療外,還要安撫患者情緒,指導患者生活起居。方艙醫院條件還是挺不錯的,每一張床都配備有電熱毯、整理箱、棉拖鞋、擦手紙、牙膏、牙刷、毛巾、保溫瓶、臉盆……每一個床頭都配備有電源,供患者充電,很方便。但是因為這是隔離病房封閉式管理,患者不能外出,時間久了難免會出現煩躁,情緒激動,必須做好解釋溝通工作,讓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要相信醫生,相信政府,我們並肩作戰,一起戰勝病魔。

陳林在病房為患者講解

對於加班司空見慣的醫生來說,這裡上班時間並不是特別長。但是對於我們穿著防護服的人來說,每一分鐘都是考驗。進入方艙,護目鏡已經開始起霧,視野朦朧,很難看清,眼睛斜來斜去才能慢慢看清,隻有等幾個小時后霧慢慢變成水,可以滴下來的時候視野才會稍微清晰。護目鏡,眼鏡,口罩,防護屏都壓在臉上,一會兒就疼痛難忍,鑽心的痛。摘下口罩后,每個人的臉上都留下深深的印痕,還有一些已經長了壓瘡。武漢氣溫很低,為盡可能降低交叉感染是不能使用中央空調的,艙內很冷。而我們穿著防護服,不能透氣,外面冷,裡面濕,濕冷濕冷的。我們都還從來沒有用過尿不濕,現在大家都備著尿不濕上班,很不習慣。但是,看著樓上樓下這麼多還在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我像剛才安撫患者一樣對自己說:這些都不是事,咬咬牙就過去了。

18:00,晚餐送到,主要由護士分發至每一個床頭。很多病友都自告奮勇的前來幫忙,幾百份餐食很快分送完畢。晚餐也很豐富,米飯,青菜,肉,雞蛋,水果,牛奶,也配備有饅頭,稀粥——肺炎的康復需要大量的營養支持,政府為患者考慮得很周到,工作做得很到位。同事打趣說,比我們醫護人員吃的還要好很多!

吃完晚餐,病友們都出來活動了。大媽們在空地開始跳起了廣場舞,有的扭起來秧歌,大叔們打起太極拳,練習八段錦。還有來自全國各地各民族的跳起了民族舞,雖然有些不是很熟練,但都情不自禁的融入一起跟著扭起來……好一派溫馨畫面,完全讓人忘記這是在方艙醫院,病友們也忘記所有的病痛,沉浸在這美好時刻。

漫長的六個小時轉眼間就過去了!摘下護目鏡的那一刻眼前瞬間一亮,只是在臉上,鼻梁上,耳后留下深深的印記,像開水燙過一樣。

脫完衣服,走出方艙醫院門口時已經21:00多了。我們的隊友在門口已等候多時,他們要再次為我們消毒,接我們回酒店。

返回酒店,洗漱完畢已經22:30了。打開手機,信息噼裡啪啦響了三分鐘,信息裡也承載著太多人的關心問候與祝福。

一邊逐條細看信息一邊吃完泡面,“滿足”地看著窗外。武漢,已然燈火闌珊,卻沒有伊人!回頭看看空蕩蕩的房間,很奇怪的,沒有任何孤單的感覺。夜深了,不正代表著黎明正向我們走近嗎?

疫情終會散盡,國泰民安!

山河終會無恙,歲歲平安!

待春暖花開之時,我們一起共享人間繁華!!(整理 孟凡盛) 

【專題聚焦】戰“疫”日記——“我們一定能贏!”

(責編:潘惠文、蔣成柳)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