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生活秩序恢復幾何?走訪海口街邊

張期望

2020年03月06日08:18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城市重新“動”起來 街巷又聞煙火味

位於海口龍華區的海墾花園夜市於2月28日開門迎客,成為海口首家復工的夜市。 圖為市民在攤位前等候餐食。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3月3日7時,海口市瓊山區振發一橫路“醒”了——道路上來往的汽車一輛接一輛,位於該路一側的白駒農貿市場外停車區擺滿了電動車,前來買菜的市民一位接一位。

“6個燒麥,兩杯豆漿,您直接掃碼結賬就是了。”在白駒農貿市場入口處,一股香味飄來,等候測量體溫進市場的市民排著隊。旁邊的一家早餐外賣店門口,老板娘沈虹早已忙開了,為盡量減少與顧客的接觸,這家面積約3平方米的小店恢復營業至今,沒收過現金。“落實好防疫措施,是對食客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沈虹介紹,她賣早餐過程中一直戴口罩,店內每天上午消毒兩次。

農貿市場,是城市“煙火味”最濃的地方。白駒農貿市場內,80%攤位已恢復營業,市民跟攤販的討價還價聲、微信收款到賬的提示音,重新在市場內響起。“清晨5時,我們就開始第一遍消殺,中午和晚上收攤的時候還要再次進行消殺。”白駒農貿市場管理處員工劉敏是該市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負責人,今年春節至今,他一直堅守崗位,和3名清潔工一起承擔起市場的衛生清潔和防疫消殺工作。

當天10時許,陽光洒滿了瓊山區忠介路步行街。“老板,這件襯衫多少錢?”“128元,天氣馬上變熱了,你穿著正好。”宅在家中快一個月了,海口市民吳其勇決定到街上買幾件夏裝。盡管行人不多,但步行街還是逐漸有了“人氣”——街邊的服裝店、便利店、首飾店悉數開門營業。

忠介路潮流服飾服裝店的老板劉雯是名“90后”,為了做好店內的防疫工作,她將3名導購員分成兩組,兩人負責導購,另外一人則負責在店門口給顧客測量體溫、檢查顧客是否有海南健康碼綠碼。最近幾日,街上的人流多了一些,劉雯的服裝店生意也日見起色。

不僅僅是府城地區,海口國興大道、龍昆南路、海秀路兩邊商鋪也逐漸恢復營業。據統計,目前,海口已有35家餐飲企業265家門店可提供堂食,該市低風險地區餐飲業復工率達51.5%,酒店業復工率達50%以上。

“原本以為買不到鮮花了,沒想到這條路上5家花店都營業了。”3月3日,是海口市民王曉君小姨的生日,她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到海口龍昆南路南大立交橋附近的花店碰碰運氣。在天岳花店預訂好鮮花,王曉君步行200米,在一家琳琅蛋糕店內下單,為小姨訂了一個生日蛋糕。

讓王曉君驚喜的是街上的火鍋店也開門營業了。在海口大英山西二街某火鍋店入口處,該店工作人員袁泉和兩名同事認真為每個入店食客測量體溫,檢查海南健康碼。為了避免交叉感染,該店隻接受4人及以下共同進店用餐。在火鍋店一樓入口處,每位進店的顧客都需要在酒精消毒機前消毒。“除了防疫,我們暫停了酒水銷售,禁止客人在店內飲酒。”袁泉稱,這樣可以減少客人因喝酒在店內滯留的時間,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窗外的大英山西二街上,車流開始增多,椰城的煙火氣息漸濃。

(責編:盧少雄、蔣成柳)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