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崖人民武裝斗爭開展之早、堅持之久,與一個關鍵人物密不可分,他就是——楊善集

紀念海南解放70周年特別報道:紅色豐碑矗瓊崖

記者 劉夢曉

2020年03月20日10:19  來源:海南日報
 

位於瓊海市潭門鎮井堪村的楊善集故居。 瓊海市委黨史(地方志)研究中心供圖

楊善集烈士紀念亭。瓊海市委黨史(地方志)研究中心供圖

“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古人喟然一聲長嘆,道盡了瓊崖的偏僻、荒涼和遙遠。

但在民主革命時期,盡管海峽遠隔,交通不便,但瓊崖人民武裝斗爭開展之早、堅持時間之久,為全國所罕見。究其原因,首推瓊崖的中共地方組織很早就形成了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

而說起核心中的核心,就不得不提一個關鍵人物:楊善集。

善集路、善集中學、善集小學、楊善集紀念亭……行走在如今的瓊海市,楊善集的名字深深“嵌入”其中。這位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活動家、廣東青年運動的杰出領導、中共瓊崖地方組織及人民武裝的主要創建人,以英勇、膽識和信仰,成為海南大地上的一座紅色豐碑。

屢被迫害志彌堅

對付共產黨人,國民黨反動派等反動勢力不僅追殺其人,往往還要焚毀其屋。位於瓊海市潭門鎮井堪村的楊善集老宅,在1927年瓊崖“四二二”事變后,被國民黨反動派瘋狂反攻,一把火化為焦土瓦礫。如今的故居,是1988年在老宅原址上修建而成的。

修復后的楊善集故居,陳列著楊善集的老父親楊維頤從廢墟中撿回的兩張小床,見証了這座老宅風雨滄桑的歷史。

這是一座海南農村常見的灰色瓦房建筑。四周的檳榔樹、椰子樹綠影婆娑,楊善集幼年時和繼母王氏栽種的兩棵龍眼樹,如今依舊枝繁葉茂。走進老宅門樓,是一個青磚鋪地的庭院。正宅大廳,廳堂上懸挂著楊善集和他夫人林一人的照片和畫像。

“林一人根本就沒有相片留下,隻有根據楊善集的外孫李世高的女兒的樣子,加工成林一人現在的畫像。”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陳錦愛說。

“阿叔是家中獨子,從小就很聰明,他7歲進私塾讀書,文章常被老師貼在牆壁上當范文。”楊善集的堂侄楊慶太如今還珍藏著楊善集幼年時讀過的線裝書。

1915年,楊善集離開老宅到瓊崖中學讀書,他在學校積極宣傳新文化、新思想,成立和領導瓊崖進步學生組織,成為青年學生中的領袖。1922年,楊善集再次從這座老宅走出去,到廣州,再到蘇聯莫斯科求學。

“1924年,楊善集同葉挺等人一起,被旅莫支部吸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老宅中的圖片陳列中,陳錦愛指著其中一張照片告訴記者,介紹楊善集入黨的,是陳獨秀的次子陳喬年。

1927年4月,蔣介石發動“四一二”事變,瓊崖隨之布滿血雨腥風。“楊善集在危難之際,回瓊崖領導革命斗爭,他喬裝成商人乘船在潭門港登岸,然后深入樂會四區,為革命日夜奔走操勞。隨行的同志勸他回家看一下,楊善集卻說,革命者在流血,時間就是生命,家就暫時不回去了。”陳錦愛說,也就是這一次與老宅擦肩而過,楊善集再也沒能回家看看。

忠誠於黨熾如火

楊善集故居有一個陳列室,裡面展出60多張歷史照片、30多份資料和20多件文物,為后世了解善集光輝的一生提供了真實、生動、形象的史料。

陳錦愛介紹,這些史料裡,有3張照片,能夠深刻反映楊善集在瓊崖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張照片是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的照片。“這張照片之於楊善集的意義,體現了他對瓊崖黨的建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陳錦愛說,1926年6月,在楊善集的指導下,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於海口市竹林村召開。楊善集代表中共廣東區委在會上講話,闡述當前全國和瓊崖革命形勢以及黨的任務,在楊善集主持下,大會選舉成立了瓊崖黨的領導機構——中共瓊崖地方委員會。中共瓊崖地委的成立,標志著瓊崖革命斗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第二張照片則是寶墩會議遺址。雖然照片體現的只是寶墩會議的遺址,但正是1927年6月,楊善集主持召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寶墩緊急會議,將“中共瓊崖地方委員會”改為“中共瓊崖特別委員會”,楊善集當選特委書記,將在瓊崖建立革命軍隊問題提上了議程,對“四二二”事變后瓊崖各級黨組織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第三張照片則是油畫《楊善集血洒加所坡》,是瓊海籍畫家楊全發根據史料記載和想象結合,繪畫出在椰子寨戰斗中楊善集犧牲時的畫面。畫面中,楊善集胸前中槍,鮮血淋漓。畫面背后,是楊善集親自策劃和指揮的瓊崖武裝總暴動和椰子寨戰斗,標志著瓊崖黨組織領導的革命軍隊正式誕生。“楊善集點燃了瓊崖人民武裝斗爭的星星之火,促使其在瓊崖形成燎原之勢。”陳錦愛說。

“楊善集同志短暫的一生,一貫忠誠於黨的革命事業。為他立傳是必要的,可以教育后人繼續為完成烈士未竟的革命事業而奮斗!”這是聶榮臻元帥對於楊善集的高度評價。

英魂長存勵后人

在1927年9月23日打響的椰子寨戰斗中楊善集壯烈犧牲,年僅27歲。他的遺體被死裡逃生的瓊崖革命戰士抬至如今的陽江鎮荔枝頭村。

“當地村民看到他的遺體千瘡百孔,悲痛萬分。”陳錦愛說,村民自發捐出衣物、墓地、棺材,將他下葬。直至海南解放后,瓊海市政府將他的遺體遷回嘉積鎮,和夫人林一人共同安葬在如今的楊善集紀念園。

革命先烈流血犧牲,換來了如今人們穩定安康的幸福生活,綠樹蒼天守護著兩位瓊崖英烈。紀念碑的碑文,為后人們介紹了楊善集和林一人短暫而轟轟烈烈的一生。

值得一提的是,楊善集和妻子林一人1920年結婚時,林一人還只是一個普通農婦。后來,在楊善集的影響下,林一人也走上了革命道路,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成為瓊東縣第一名女黨員。

為了紀念楊善集夫婦,園中還建起楊善集紀念室和紀念亭。“在紀念園建成的幾十年裡,嘉積鎮由於發展需要,曾多次修路和對城市進行改造,但都繞開紀念園,讓這裡成為鬧市裡英魂長眠的靜謐之地。”瓊海市嘉積鎮政府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瓊海人民對於楊善集、林一人夫婦有著深厚的感情,每逢清明之際,都有黨員、學生、市民前往楊善集紀念園開展祭英烈活動,緬懷這兩位為瓊崖革命作出巨大貢獻的英雄。

(責編:劉楊、蔣成柳)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