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海口市雲龍鎮的瓊崖紅軍雲龍改編舊址內,一座名為“國共合作”的雕塑。本報記者 蘇曉杰 攝
瓊崖紅軍雲龍改編舊址。 本報記者 蘇曉杰 攝
把時針撥回82年前——
1938年12月5日,瓊山縣(今海口市瓊山區)雲龍墟“六月婆”廟,人頭攢動,摩肩擦踵。人們歡呼著、雀躍著,上萬雙眼睛投向同一個方向。目光的焦點處,兩雙有力的大手握在一起,瓊崖紅軍游擊隊改編暨抗日誓師大會舉行,國共槍口一致對外,共同抗日,史稱“雲龍改編”。
14年后,破舊的“六月婆”廟上建起了瓊崖紅軍雲龍改編舊址(以下簡稱雲龍改編舊址)。幾十年間,后人們從各地紛至沓來,緬懷革命英雄,繼承先烈遺志,努力完成歷史賦予一代代人的光榮使命。
談判歷經三輪
進入雲龍改編舊址,迎面就是一尊瓊崖抗日獨立隊戰士的全身銅質鑄像,戰士手握長槍、背著彈夾,目光堅毅,鑄像基座正面刻有徐向前的題詞:“瓊崖抗日先鋒。”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由於瓊崖距華南尤其是兩廣很近,而以它為據點,又可以很快佔領印度支那半島,再加上海南島上物產資源豐富,這裡很快就成了日軍眼中的必爭之地。
形勢逼人,中共瓊崖特委主動向國民黨當局提出“停止內戰,團結抗日”的主張,並表示願意在團結抗日的前提下,改編瓊崖工農紅軍。“同時,瓊崖特委把希望合作抗日的主張發表在報紙上,要求國民黨當局在報紙上公開答復。”海口市委黨史研究室征研科主任科員周琪雄說,“這樣一來,國民黨就不能避而不談。”
從1937年8月起,瓊崖特委主動與國民黨瓊崖當局接觸、談判。“然而,當時國民黨不想改編,想直接收編瓊崖紅軍。”雲龍改編舊址講解員王麗萍說,因此,國共談判歷經三輪,過程十分曲折。
1938年下半年,日軍矛頭直指瓊崖,屢次進犯,急迫地想要侵佔海南。在這種情況下,10月,國民黨將駐瓊大部隊調離,僅剩兩個保安團組成的瓊崖守備司令部,總兵力不足4000人。其司令王毅深知憑一己之力難與日軍抗衡,因此在瓊崖紅軍改編的問題上,同意了馮白駒代表瓊崖特委提出的原則要求。10月22日,瓊崖國共兩黨終於達成合作抗日協議。
根據協議,瓊崖紅軍改編為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第十四區獨立隊(簡稱“瓊崖抗日獨立隊”),下轄三個中隊,馮白駒任瓊崖抗日獨立隊隊長﹔國民黨瓊崖守備司令部按獨立隊編制,每月發給軍餉8000元﹔獨立隊在政治上和組織上保持獨立自主。
王麗萍介紹說,雲龍墟位於瓊山至文昌的公路干線上,交通便利,且當地是土地革命時期的根據地,基層黨組織健全,群眾基礎好,方便部隊開展游擊戰,“經過考察,馮白駒認為瓊山縣雲龍墟比較適合作為改編地和改編后的部隊駐地”。
槍口一致對外
1938年12月5日,瓊崖紅軍游擊隊改編暨抗日誓師大會在雲龍墟“六月婆”廟舉行。
據馮白駒后來回憶:“在成立獨立隊這一天,各地老百姓約有幾萬人來觀禮,並送了不少吃用禮物慰勞我們。老百姓個個喜形於色,快樂異常。這天,王毅也來參加並講了話,主要是一些勉勵抗日救國的話。特委同志也有人去參觀熱鬧,但不露面。”
在大會現場,王毅宣布了馮白駒的任命,走下台后,王毅和馮白駒的雙手握在了一起,瓊崖兩黨終於劍指一處,全場掌聲雷動。
如今,在雲龍改編舊址,自戰士銅像向西行,一棵大榕樹下,人們可看見古銅色的馮白駒雕像和王毅雕像在樹蔭下握手。“這尊‘國共合作’的雕像就是刻畫了當時那一激動人心的時刻。”王麗萍說道。
時間再回到那一天,雙方握手后,馮白駒躊躇滿志地走上台,向所有人立誓:“決不辜負全瓊300萬同胞和海內外關心瓊崖抗日的各界愛國人士的希望和重托,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誓死抗日,保衛瓊崖!”
此言一出,現場氣氛再一次被點燃。寫著“抗日先鋒”“人民救星”等字樣的紅旗隨風飄揚,百姓高興地舞著龍和獅。喧天的鑼鼓、沖天的爆竹把瓊崖人民的激動和喜悅、希望和盼望表達得淋漓盡致。
“雲龍改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瓊崖革命武裝斗爭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瓊崖國共關系史上的重大事件。”王麗萍說,雲龍改編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在瓊崖的勝利,增強了人民群眾抗日的信心。
瓊崖抗日獨立隊沒有辜負群眾的信心。從“國共合作”的雕像向東走,來到一間六角涼亭,名曰“蕩寇亭”,連廊那頭,是“凱旋亭”,光從名字,就可以知道瓊崖抗日獨立隊日后立下的卓著功勛。
抗日救亡先鋒
瓊崖抗日獨立隊成立后,隊部和第二中隊駐雲龍墟,第一中隊駐雲龍墟附近的儒來村,第三中隊駐雲龍墟附近的多能村。
為了抓緊時間,積極籌備抗日,瓊崖抗日獨立隊迅速進入了緊張的訓練。馮白駒曾回憶:“當時的主要任務是加緊軍政訓練……此外,部隊在駐地參加勞動,幫助老百姓進行生產,做宣傳、組織等工作。當時在生活上大家都一樣,干部和戰士一起就地坐席吃飯,我們干部的工資,除了吃飯和一些零用外,其余均交給黨做工作活動經費。部隊駐在雲龍訓練了兩個月零五天。”
嚴格的訓練讓這支年輕的隊伍迅速成長。2個月后,1939年2月10日,日軍登陸海南島,正是這支瓊崖抗日獨立隊,打響了瓊縱抗戰第一槍。后來,在抗日戰爭中,瓊崖抗日獨立隊不斷發展壯大,1939年3月,獨立隊擴編為獨立總隊,由300多人發展到1000多人。在解放戰爭中,這支英雄的部隊得到了更大的發展,被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瓊崖縱隊,人數最后發展到2萬多人,為瓊崖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隨著對瓊崖革命史的了解逐漸深入,我的愛國、愛黨之情也更加濃烈。”走出涼亭,來到廣場,王麗萍望著眼前的戰士雕像說:“作為一名講解員,我還想學習了解更多瓊崖革命故事,通過我的講述,讓更多人知道這一段艱難困苦又波瀾壯闊的歷史。”
站在廣場中間,往兩側望去。與雲龍改編舊址一牆之隔,就是雲龍小學。王麗萍告訴海南日報記者,雲龍小學的學生們放學后,常常會來雲龍改編舊址看一看、坐一坐。此前,受革命歷史感召,雲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們還紛紛志願當起了“紅色小講解員”,用鏗鏘有力的聲音,為學校師生講解瓊崖革命故事,弘揚革命精神:“繼承先烈遺志,建設美麗寶島,報效偉大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