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江東新區城鄉融合和鄉村振興專項規劃提出

強化區域共享 構建國家鄉村公園

張期望

2020年03月29日08:22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強化區域共享 構建國家鄉村公園

3月28日,《海口江東新區城鄉融合&鄉村振興專項規劃》(以下簡稱專項規劃)階段性編制成果公示,並向社會各界和市民征詢意見和建議。專項規劃以“鄉村公園化、公園全域化”為主要策略,描繪了一幅“鄉村是連綿的綠色區域,城市是鑲嵌的活力組團﹔城鄉共同締造、創新融合”的江東新區絕美畫卷。

空間規劃:打造3片聯動的14個主題公園

專項規劃范圍298平方公裡涵蓋了整個江東新區,涉及4鎮1區,即靈山鎮、演豐鎮、三江鎮、雲龍鎮和桂林洋經濟技術開發區,其中包括行政村(社區、農場管區)52個(不含靈山鎮社區、演豐鎮社區、桂林洋場部社區、蘇民村、雲龍鎮各村),自然村475個。

秉承《江東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一港雙心四組團、十溪匯流百村恬、千頃濕地萬畝園”的空間結構,專項規劃提出,打破行政區劃,強化區域共享,構建江東新區國家鄉村公園空間結構為:一江一區生態岸、三片聯動十四園。

“一江”為南渡江生態綠帶,“一區”為東寨港國家自然保護區。通過強化南渡江、東寨港的生態保護,建設好江東新區城鄉融合的生態架構。“三片”為西部都市休閑片區、中部創意展示片區、東部田洋度假片區。“十四園”為14處鄉村主題公園。“十四園”的打造將根據江東新區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組團功能,結合道路、水系特點確定,並強調園園之間、城園之間的聯動發展。

未來的江東新區還將打造五大風貌區,分別是萬國文化融合風貌區、熱帶農業田園風貌區、特色創新創意風貌區、自然生態保育風貌區、無限田洋風光風貌區。

破除壁壘:打造“鄉村+公園”生活方式

根據空間共建戰略思路,未來的江東新區將打破鎮、村行政建制,以鄉村公園為紐帶,以自然村為基本單位,優化城鄉體系,構建“城市組團協同、特色小鎮引領、鄉村公園統籌、中心村示范、衛星村環繞”的新型城鄉體系。通過綠道、綠廊、綠環,構建江東新區“山-水-林-田-湖-草-產-城-園-鄉-人”共同繁榮的江東新區“城鄉融合發展共同體”。以鄉村公園為基本單位,以特色小鎮和中心村作為其全面振興發展的“中心地”。

專項規劃顯示,未來江東新區將改變“單點作戰”局面,以“鄉村公園”為統籌,做強優勢產業集群,建設一個“一園一品、差異發展、產園聯動”發展格局的新區。以熱帶鄉村公園為媒介,產業提檔升級,誘發市場新需求,打造都市休閑、文化創意、生態度假引領的鄉村綠色經濟示范區。形成雙港驅動、海陸互通、城鄉交融局面,打造“一廊串三帶、三片十四園”的產業發展空間結構。

在保障鄉土公共文化生活同時,著力構建城鄉互動的多級、多樣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一個城鄉公共設施等值配套、共建共享、幸福宜居的新區。打造“鄉村+公園”的第三種生活方式,主要包括:農民轉變為園丁會員,構建一種參與式的鄉村工作生活﹔游覽轉變為社群聚會,構建一種互動式的休閑度假生活﹔鄉村升級為公園群落,構建一種生態化的現代鄉村生活。

結合鄉村公園主題園定位,在鄉村公園服務范圍內配置多種公共服務設施,以特色小鎮、中心村為中心地,構建10分鐘城鄉生活共享圈。在落實區域主干路網,完善江東新區大交通體系的基礎上,構建鄉村公交體系,提升出行便捷程度,充分保障5分鐘出行半徑生活圈、15分鐘出行半徑通勤圈,服務短距離生活出行。

破除城鄉人口流動障礙,創新人口集聚模式,建設一個鄉村人口、專業人才、城鄉人口無壁壘流動的新區。以鄉村公園為載體,實施江東“新園人”計劃,通過社群計劃、鄉宿計劃、青苗計劃、經營計劃和陽光計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育人才、鑄造人才和成就人才,促進城鄉各類人才在鄉村公園集聚。保留田洋鄉愁,探索建立“1+1+1”責任設計師制度。建立城市人才入鄉激勵機制,構建多項“人才入鄉工程”,吸引各類人才返鄉入鄉,擔當多樣職位、扮演多個角色。

專項規劃還顯示,未來江東新區將強化歷史文化、田洋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以鄉村公園為載體,打造“文化體驗單元”,建設一個“文化繁榮、文旅聯動”的新區。在傳承和發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結合鄉村公園整體定位基礎上,實施差異分工,構建西部鄉土地域文化、中部鄉村創意文化、東部生態田洋文化三大文化主題片區,構建“一環四線十一區”全域文旅聯動格局。

(責編:盧少雄、蔣成柳)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