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海南繼續發布高溫三級預警。同天,省教育廳發布2020年學校安全風險防范2號預警,要求各地各校加強應對高溫天氣和防暑降溫的科普知識宣傳,引導學生採取適當方式避暑。
省教育廳要求,各級各類學校要做好防御高溫工作,對教室、學生宿舍的空調、電扇要及時檢查、維修,確保空調、電扇能夠正常使用,應開盡開。同時,要注意定時通風,使用空調時要防范因用電量過高和電線、變壓器等設施電力負載過大而引發火災事故,確保電力設施安全。
各校要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實際情況,積極採取防暑降溫措施,合理調整課程安排,盡量減少高溫時段的室外活動,保証學生身體健康﹔要常備防暑降溫藥品,發現學生中暑要立即救治﹔要保証安全、充足的飲用水供應,有條件的學校可向學生免費提供綠豆湯等防暑降溫飲品,寄宿制學校要合理調劑學生伙食。
海南日報記者了解到,當前我省各地各校均積極採取措施為學生解暑降溫。比如,在海口,海口市英才小學濱江分校在教室使用空調﹔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學適當調整體育課,安排學生在大廳蔭涼處做適量運動﹔海口山高學校將為學生准備綠豆湯等防暑降溫飲品。
在三亞,部分學校食堂為學生提供開水、涼茶和綠豆湯,醫務室為學生提供風油精等,保障學生身體健康﹔在陵水,有條件的學校開放空調,其他學校在每間教室至少安裝4台電風扇,並通過開窗通風等方式防暑降溫﹔在萬寧,各校利用廣播、班會等形式宣傳防暑降溫知識,增強學生自我防護意識﹔在東方,各校安排人員為校道洒水,在校醫室配備藿香正氣水、涼茶等防暑消暑藥品﹔在洋浦,各校通過微信群提醒班主任及家長給孩子配備遮陽傘、太陽帽,並選擇穿淺色衣物,降低學生自身熱感……
除了連日高溫,海南還將馬上進入汛期和溺水事故高發期。省教育廳同時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省教育廳關於預防溺水工作的部署要求,提請當地黨委政府,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通過政府領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家校聯防等方式,聯防聯控做好預防學生溺水工作,切實把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特別要關注農村地區、留守兒童等特殊學生群體安全監管。
各學校要持續開展預防溺水警示教育,利用上、下午放學前最后一節課進行“每天5分鐘”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和提醒,進一步強化周末最后一課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實﹔要多渠道、多形式加強與學生家長或其他監護人的溝通聯系,引導其增強責任意識,切實履行好監護責任,尤其要做好學生在上學放學途中、周末、節假日等離校時段防溺水教育及監管。
此外,各地各校要密切關注氣象、三防預報預警信息,加強值班,及時向師生家長發布預警﹔要對前期開展的汛前防風防旱准備暨風水旱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工作進行回頭看,確保各項隱患問題整改到位,防范措施落實到人﹔要以開展“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等為契機,大力開展預防暴雨、洪澇、台風等防災減災宣傳教育,確保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