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全力守護基因寶庫 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2020年05月22日15:02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作為我國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海南省擁有3.54萬平方千米的陸域和200多萬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積,氣候條件優越,生物物種種類及特有類群均居全國前列,是我國生態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樣性的天然寶庫,也是我國乃至世界的天然基因庫。

為守護好大自然給予海南省的這份饋贈,保護好海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海南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斷探索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共贏路徑,舉全省之力守護生物多樣性寶庫,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具有豐富的物種多樣性

據了解,海南省的生態系統主要分為陸地生態系統和海島與海洋生態系統。其中,陸地生態系統中,海南森林植被中熱帶(典型)雨林、熱帶珊瑚礁海岸林等2個植被型為海南省特有。紅樹林生態系統中包含了全國95 %以上的紅樹林科、屬、種,約佔全國紅樹林面積的17.9 %,紅樹林中的水椰和紅欖李是典型的熱帶物種,我國僅在海南島分布。同時,海南地處熱帶北緣,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是我國珍稀的熱帶植物物種和動物資源寶庫,截止2018年底,記錄到的野生及栽培的維管植物約5860種,陸棲脊椎動物有35目114 科329屬603種。

作為中國最大的海洋省,海南省海洋生物物種十分豐富,具有熱帶性、稀有性等特點,在我國的海洋生物多樣性中佔有重要地位。目前,尚未開展南海生物物種全面調查,截止2018年底,記錄魚類多達2321種。

同時,海南省遺傳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在農作物、家畜家禽、漁業資源、野生花卉、藥用植物等方面擁有寶貴資源,對我國乃至世界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其中,海南省藥用植物資源素有“天然藥庫”、“南藥之鄉”之美譽,海南全島已知藥用植物3100種以上,其中載入《全國中草藥匯編》約有1100多種、收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有297種、常用中藥材250余種。最具特色的藥用植物資源為豐富的南藥和神秘的黎藥。

主動開展多項開創性保護工作

海南省積極探索創新,不斷建立和完善符合海南實際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建設法律法規體系,近年來,海南省相繼出台《海南省環境保護條例》《海南省林地管理條例》《海南省自然保護區條例》《海南省濕地保護條例》《海南省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規定》《海南省珊瑚礁和硨磲保護規定》《海南省紅樹林保護規定》《海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等多項法規、規章和制度。目前,海南已初步形成了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為核心,以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為補充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法律法規體系,生物多樣性保護走上法制化軌道。

2014年海南省正式啟動了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2015年完成省級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2016年9月,省級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成果獲省政府批復,全省共劃定陸域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11535平方公裡,佔陸域面積33.5%,劃定近岸海域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區8316.6平方公裡,佔海南島近岸海域總面積35.1%。在隨后的《海南省總體規劃》編制過程中,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限作為剛性約束,城鎮建設、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布局等必須以生態環境承載力為基礎,最大限度守住生態底線,使良好生態環境真正成為無法逾越的“紅線”和帶電的“高壓線”,讓生物多樣性寶庫更加牢固。

就地保護主要方式為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和風景名勝區等。經過多年的生態省建設,海南已經形成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為核心,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和珍稀瀕危物種原生地保護地為主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截止至2018年底,海南省共有自然保護區49個,總面積為270.23萬公頃。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0個,面積15.41萬公頃﹔省級自然保護區22個,面積253.4萬公頃﹔市縣級自然保護區17個,面積1.42萬公頃。全省自然保護區陸地面積共24.32萬公頃,佔全省陸地面積6.94%。

異地保護的主要方式有動物園、植物園、專業養殖場和繁育中心等。目前,海南省建立了1個國家級種質圃、3個農業部種質圃、9個地方圃、1座熱帶作物種子和離體保存庫,同時,海南還建立了檳榔、益智、土沉香、廣藿香、膽木、裸花紫珠等10多個品種的種植示范基地及野生撫育示范基地。

全省不斷加大對破壞生物多樣性違法活動的打擊力度和物種資源出入境的執法檢查力度,開展中央和省級環境保護督察,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監督檢查專項行動,組織實施自然保護區和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地遙感監測及問題核查整改,有力促進了各級領導干部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落實,強化了全省上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綠色發展的意識,切實解決了一大批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周海燕)

(責編:潘惠文、席秀琴)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