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硕勋
(1903–1931)
李硕勋,又名李开灼、李叔薰、李陶,四川庆符县(今高县)人。1918年在庆符县立高等小学毕业,考入宜宾叙州联合县县立中学,1919年进入成都储才中学读书。五四运动时期,李硕勋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投身反帝反军阀的斗争,被选为储才中学学生会代表,组织广大学生发起抵制日货运动。后投笔从戎,参加川军第一师骑兵团。1921年春,李硕勋到成都四川省立第一中学读书,组织学生运动,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受到同学们的拥护,当选为四川省学生联合会出版部主任,并与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创立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青年团骨干。同年8月,因组织学生运动受到反动当局通缉,离开四川,辗转到南京。1922年到北京,进入弘达学院就读。1923年冬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与青年团组织取得联系,从事团的工作。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党组织委派负责青年学生运动工作。1925年5月,李硕勋领导发动上海大、中学校的青年学生集会游行,强烈抗议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血腥屠杀我国同胞的罪恶行径。由于在斗争中表现突出,李硕勋被各校学生推选为上海学生联合会的代表,出席全国学联代表会,并当选为全国学生联合总会会长,成为我国早期学生运动领袖之一。1926年7月,第八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李硕勋当选为中华全国学生总会负责人。
1926年10月,李硕勋出任中共武昌地方委员会组织部长。同年冬,任共青团湖北省委书记,后被党组织派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25师任政治部主任。1927年8月1日,李硕勋和周士第、聂荣臻等率领第25师主力部队参加南昌起义,改编为起义军第25师,任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8年,先后担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浙江省委组织部长、浙江省委代理书记。1929年秋,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兼江苏省委军委书记。1930年,任中共江南省委副书记、军委书记。1931年5月,李硕勋接受中共中央指示离开上海到香港,准备到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红七军政治委员,因故未能赴任。后被中共中央任命为中共两广省委军委书记。
同年8月初,根据上级指示,李硕勋由香港转道琼崖策划扩大琼崖游击战争,他到达海口后住进得胜沙路中民旅店,因叛徒告密,13日被捕入狱。在狱中,李硕勋给妻子赵君陶写下遗书:“陶:余在琼已直认不讳,日内恐即将判决,余亦即将与你们长别。在前方,在后方,日死若干人,余亦其中之一耳。死后勿为我过悲。惟望善育吾儿,你宜设法送之返家中。你亦努力谋自立为要。死后尸总会收的,绝不许来,千嘱万嘱。” 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为革命事业无悔献身的英雄气节。9月5日,李硕勋在海口东校场(今海口米铺村)英勇就义。1986年12月,中共海南行政区委员会、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在李硕勋烈士就义的地方(今海口市海府大道勋亭路)建立纪念亭。邓小平为烈士雕像题字:“李硕勋烈士永垂不朽”。2009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等11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全国“双百”人物(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李硕勋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文章来源: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
文字整理:魏宗福 程小斌
往期回顾:
本栏目由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和人民日报社海南分社、人民网海南频道联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