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脫貧戶王祿英
“現在兒子參軍報國,女兒上中專學習到技能,我也有了自己的事業,沒有政府的幫扶就沒有今天的好日子!”談及脫貧后的生活,王祿英的眼神裡充滿了希望。得益於政府的幫扶,王祿英一家的生活得到極大改觀,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現年57歲的王祿英,是海口美蘭區大致坡鎮咸來村的村民,一家三口人,除他外還有一對兒女。由於妻子早年離世,家中一切開銷都依靠他種地和外出打零工供給,還要手把手把一對兒女撫養長大,生活十分艱難。
“這就是我家老房子的照片,2017年危房改造前拍的。”王祿英向記者展示了一張老照片,記者看到,王祿英站在一棟老舊的磚瓦房前。“這間老房的瓦片是不全的,經常漏雨。別說台風天,隻要下雨都住不了,要去親戚家住。我苦點就算了,只是苦了小孩跟我過苦日子。”談起過往的日子,王祿英不禁哽咽。
2014年12月,王祿英一家被納入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隨后,大致坡鎮委鎮政府扶持給王祿英4頭水牛。經過他的悉心照料,水牛群逐步壯大,最高峰時達到了14頭之多。此外他還養著55隻雞,種植了800多棵椰子樹,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他早上去打工,下午回來放牛,整天都忙得停不下來,一身致富的牛勁兒!”咸來村委會駐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程亮笑著評價王祿英。
在政府的危房改造支持下,王祿英一家2017年住進了新房。“沒有想到我們這樣的家庭還能住進水泥房子裡,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真的圓了我們家的住房夢。”王祿英激動地說。
2017年底,王祿英一家成功地脫了貧。“他脫貧后,我們鄉村振興工作隊也積極想辦法幫他新建了牛舍,鼓勵他向更多貧困戶傳授他的養牛絕活兒,他很爽快地答應了。”駐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程亮介紹,王祿英在致富的道路上熱心帶領身邊的養殖戶,傳授養殖經驗和技術,多次利用“田教授”平台、扶貧電視夜校等平台傳授水牛養殖技術,有力地提升了大家對水牛養殖的認識,講座受到了廣大貧困戶的歡迎。
憑借著出色的養牛技術,2019年,王祿英成功評選上了海口市“創業脫貧致富之星”。王祿英表示,脫貧路上一路走來不僅自己有了一技之長,一對兒女也有了生活的方向。“希望在2020年能夠把養牛產業做得越來越大,以實際行動報答政府和社會的幫扶。”王祿英說。(劉平 王聘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