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4鎮1區!海口市江東新區城鄉融合&鄉村振興專項規劃來了(內附規劃圖)

2020年03月28日17:36  來源:海口發布
 
原標題:涉及4鎮1區!海口市江東新區城鄉融合&鄉村振興專項規劃來了(內附規劃圖)

3月28日,記者從海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該局組織編制的《海口江東新區城鄉融合&鄉村振興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進行公示,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和市民的意見和建議,公示時間:30天(3月28日至4月26日)。

據了解,此次《海口江東新區城鄉融合&鄉村振興專項規劃》規劃范圍298平方公裡,涉及4鎮1區,即靈山鎮、演豐鎮、三江鎮、雲龍鎮和桂林洋經濟技術開發區,其中包括行政村(社區、農場管區)52個(不含靈山鎮社區、演豐鎮社區、桂林洋場部社區、蘇民村、雲龍各村),自然村475個。

《規劃》以全域美麗的“熱帶鄉村公園”為平台和載體,探索“三區一中心”的鄉村表達,打造中國鄉村治理、發展、振興的新形態。以“鄉村公園化、公園全域化”為主要策略,描繪一幅“鄉村是連綿的綠色區域,城市是鑲嵌的活力組團﹔城鄉共同締造、創新融合”的江東新區絕美畫卷。該規劃秉承《江東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一港雙心四組團、十溪匯流百村恬、千頃濕地萬畝園”的空間結構,打破行政區劃,強化區域共享,構建江東新區國家鄉村公園空間結構為:一江一區生態岸、三片聯動十四園。分別為:一江——南渡江生態綠帶﹔一區——東寨港國家自然保護區。三片——西部都市休閑片區、中部創意展示片區、東部田洋度假片區﹔十四園——鄉村公園十四處主題園。

在空間體系上,打造以鄉村公園為特色的城鄉空間體系。打破鎮、村行政建制,以鄉村公園為紐帶,以自然村為基本單位,優化城鄉體系,構建“城市組團協同、特色小鎮引領、鄉村公園統籌、中心村示范、衛星村環繞”的新型城鄉體系,通過綠道、綠廊、綠環,構建江東新區“山-水-林-田-湖-草-產-城-園-鄉-人”共同繁榮的江東新區“城鄉融合發展共同體”。以鄉村公園為基本單位,以特色小鎮和中心村作為其全面振興發展的“中心地”,生態優先、設施先行、核心帶動。

在鄉村風貌上,打造五大風貌區。萬國文化融合風貌區:依托濱海度假、領事館區,打造萬國文化交融、建筑建設理念融合的新型鄉村景觀風貌區。熱帶農業田園風貌區:依托農田、果園、溪水等生態優勢,結合民俗文化體驗、特色村落風貌(邁德村、道郡村、群尚村、高山村等)桂林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等資源,打造體現田園野趣的生態化熱帶農業景觀。特色創新創意風貌區:依托國際高教科研片區、臨港產業園、空港物流園及創意展示產業等資源條件,綜合現狀花卉種植、展銷等產業發展基礎,打造大空港邊、高教園旁的多彩、現代、生機的鄉村特色風貌,塑造一個有特色的海口臨港門戶。自然生態保育風貌區:依托紅樹林、瓊北地震遺址文化村落、東寨港等自然人文資源,結合現有特色村庄旅游,打造集生態保護、文化旅游、居民生活相結合的現代鄉村風貌區。無限田洋風光風貌區:依托水稻、瓜果、蔬菜、花卉種植以及水田、河流、海洋等資源,形成集港灣濕地、農田景觀、熱帶花卉、美麗鄉村為一體的休閑農業觀光風貌區。以熱帶鄉村公園為媒介,產業提檔升級,誘發市場新需求,打造都市休閑、文化創意、生態度假引領的鄉村綠色經濟示范區。形成雙港驅動、海陸互通、城鄉交融,打造“一廊串三帶、三片十四園”的產業發展空間結構。

在生活配套上,打造“鄉村+公園”的第三種生活方式。主要包括:農民轉變為園丁會員,構建一種參與式的鄉村工作生活﹔游覽轉變為社群聚會,構建一種互動式的休閑度假生活﹔鄉村升級為公園群落,構建一種生態化的現代鄉村生活。構建江東新區生活共享共同體。結合鄉村公園主題園定位,在鄉村公園服務范圍內配置多種公共服務設施,以特色小鎮、中心村為中心地,構建10分鐘城鄉生活共享圈。

在人員上,以鄉村公園為載體,實施江東“新園人”計劃,通過社群計劃、鄉宿計劃、青苗計劃、經營計劃和陽光計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育人才、鑄造人才和成就人才,促進城鄉各類人才在鄉村公園集聚。探索建立“1+1+1”責任設計師制度。建立城市人才入鄉激勵機制,構建多項“人才入鄉工程”,吸引各類人才返鄉入鄉,擔當多樣職位、扮演多個角色。村民從業人員培訓教育+企業入駐經營管理+專業人才扶持帶動為主要模式,創新管理模式、樹立品牌主題、培養“職業農民”、提升旅游服務品質,促進鄉村從業人員收入增長。

在文化共榮上,強化歷史文化、田洋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以鄉村公園為載體,打造“文化體驗單元”,建設一個“文化繁榮、文旅聯動”的新區。傳承和發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結合鄉村公園整體定位,差異分工,構建西部鄉土地域文化、中部鄉村創意文化、東部生態田洋文化三大文化主題片區,構建”一環四線十一區”全域文旅聯動格局。

以下為主要規劃圖

1、行政區劃圖

↓↓↓

2、戰略結構規劃圖

↓↓↓

3、綠地體系規劃圖

↓↓↓

4、村庄發展分類指引圖

↓↓↓

5、城鄉體系規劃圖

↓↓↓

6、鄉村風貌管控圖

↓↓↓

7、城鄉產業發展結構圖

↓↓↓

8、公共服務體系規劃圖

↓↓↓

9、旅游系統規劃圖

↓↓↓

 

(責編:陳海燕、蔣成柳)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