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腫瘤醫院同步接軌國際醫藥市場造福患者

2020年05月20日16:02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海南省腫瘤醫院

2019年底,來自河北的劉先生,經海南省腫瘤醫院出具嚴格規范的診療方案后,在該院與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合作興建的博鰲超級醫院,通過“少量急需”特批渠道,接受了國際上首支小細胞肺癌重磅免疫治療新藥阿替利珠單抗治療。劉先生有幸成為中國內地第一例合法接受該藥物治療的患者。

今年5月上旬,剛在國內批准上市的阿替利珠單抗,又在國內率先“登陸”海南省腫瘤醫院。

同一種國際新藥,在同屬一家的不同醫院連續創造2個“中國第一”,彰顯了省腫瘤醫院在國際新醫藥引進中的雄厚實力。

“特藥特辦” 與國際新醫藥市場同步接軌

國家賦予了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在進口特需藥品、醫療器械方面的特殊政策,為滿足國內患者治療需求,還設立了“少量急需”特許審批通道。

2016年10月16日,國內第一支最新抗癌藥物PD-1單抗,在海南省腫瘤醫院成美國際醫學中心(現更名為“博鰲超級醫院”)完成臨床治療,標志著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臨床急需進口政策的真正落地,同時也開啟了省腫瘤醫院聯合博鰲超級醫院,利用樂城“少量急需”特許政策,按規定流程提供為患者申請、採購國外已上市,國內未上市的特許藥品和醫療器械進行治療的服務,讓內地腫瘤患者幾乎與歐美等發達國家,同步受益於國際新藥的治療。

新藥特藥進口審批十分嚴格,對症用藥和診療方案要求極為規范。為切實把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實到位,讓患者受益,該院對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做到“特藥特辦”幫助患者獲得醫療救治。該院擁有國際一流的診斷設備和引進了多項早癌篩查先進技術,有雄厚的專家團隊和國際合作渠道,他們依托這些優勢,第一時間幫助患者出具規范的診療方案,通過博鰲超級醫院為有急需治療需求的患者,合法合規申購國內尚未批准上市的特需藥品。

據相關藥品採購負責人介紹,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少量急需”特批政策,一般從申請到批復隻需10個工作日,藥品採購時間2至5天,經正規、合法渠道批准后,國外新上市、但在國內尚未批准上市的藥品,基本可與歐美等發達國家一樣同步到達患者手中。

截至4月底,“少量急需”特批政策受益患者已達800多人(次),讓國內腫瘤大病患者得到及時急需治療,既彰顯了國家對病患的關懷,也讓患者實實在在受益。

護士配置藥品

患者怎麼方便 我們怎麼做

腫瘤治療藥物價格昂貴,日常“囤貨”會擠佔醫院大量資金。因此,在一些醫院,腫瘤自費藥品,患者隻能自己到藥店或醫藥公司購買。這樣,一是患者十分不方便,增加了找藥和購買麻煩﹔二是商保患者不能報銷,增加了個人經濟負擔。

“一切以患者為中心是我們醫院的‘初心’。患者怎麼方便,我們就怎麼做。”海南省腫瘤醫院負責人介紹:幾乎國內所有腫瘤治療藥品,包括國家批准的價格昂貴的進口自費治療藥物,在該院藥品目錄上都能找到,極大地為患者治療提供了方便。

該院乳腺外科負責人劉俠最有感受。劉俠介紹,她們科的患者購買商業保險的佔到三分之一左右。乳腺腫瘤發病率比較高,各種治療藥物也比較多。如果藥品沒有進入醫院目錄,患者自己購買就不能走商保報銷,既無形中增加患者的麻煩,更增加了患者家庭負擔。

“但在我們醫院,即便國家剛批准上市的自費藥品,隻要患者有需求,我們提出申請,一般二三天就能進入醫院藥品目錄。”劉俠表示:醫院真正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辦醫理念。

該院臨床藥學部主任黃良玖介紹,目前進入該院藥品目錄的,單是腫瘤治療藥物就有500多個種類。藥品齊全,國內少見。

隻要患者需要 我們不計成本

“患者的需求,就是我們的目標。為實現患者在診療中最大化受益,我們在腫瘤診療特需藥品保障中,堅持以患者為中心,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全方位保証病人治療安全。”省腫瘤醫院負責人介紹。

“孤兒藥”是腫瘤專業人士對某些罕見病種治療藥物的別稱。由於腫瘤疾病的特殊性,有些病種的發病機率隻有幾十萬、甚至百萬分之一,類似這樣的治療藥物,有些幾年也難用上一次。“替尼膠囊(達希納)是一種針對某種罕見慢性髓性白血病(Ph+CML),在慢性期或加速期治療的專用藥品,屬‘罕見中的少見’,我們醫院一共隻有2位患者使用過,但依然長期備有該藥。”黃良玖說,“盡管這種藥使用概率很低,但對於當事患者,卻是百分之百的需求。”

3月中旬,一位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急需使用塞瑞替尼膠囊(贊可達)“孤兒藥”,醫院連夜調動資源採購,並不計成本組織航空快運,患者次日就用上了該藥,病情得到了及時控制。(梁山)

(責編:潘惠文、席秀琴)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