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東山村一課 黎村小學不一樣的期待和改變

記者 傅人意

2020年07月06日15:46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山村一課

  6月29日,在樂東黎族自治縣利國鎮文且村文史小學,學生麥好哲跟王繼浩學發音。 圖\記者 袁琛

  英語老師王繼浩聲情並茂地上英語課。 圖\記者 袁琛

  放學后,住校孩子和王繼浩玩老鷹捉小雞游戲。 圖\記者 袁琛

  王繼浩老師在做家訪。 圖\記者 袁琛

  樂東黎族自治縣利國鎮文且村文史小學。 圖\記者 袁琛

  王繼浩(左后)和鄉村振興工作隊的同事一起下鄉。 圖\記者 袁琛

  在英語課堂上,王繼浩老師的衣服經常濕了又干干了又濕。 圖\記者 袁琛

  王繼浩在批改學生的英語作業。 圖\記者 袁琛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閉門向山路,深林讀書堂。

  天空剛下過小雨,空氣中氤氳著一股淡淡的泥土馨香。海南島西部尖峰嶺腳下,一棟四層的教學樓和莽莽青山兩相遙望,巍峨挺拔的木棉樹靜靜守護著這座不大的校園。

  “Break—打破!Fast—快速!Breakfast—早餐,當靜謐的清晨被鳥兒的叫聲打破,同學們,是不是要快點起來吃早餐上學了?”6月16日14時55分,開課15分鐘,王繼浩身上的T恤已經濕了半邊,他邊擦拭汗水,邊在黑板上寫下英語單詞。講台下,30多位學生聚精會神地注視著他,並大聲跟讀“Breakfast!Breakfast!”

  這是位於樂東黎族自治縣利國鎮文且村的文史小學英語課堂上的一幕。像這樣的英語課,文史小學四、五、六年級的學生每周可以上四節。44歲的王繼浩並不是專職老師,而是省委組織部派駐利國鎮(文且村)的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

  一位非專職老師,一雙雙渴望求知的眼睛,一聲聲琅琅讀書聲,讓這座黎村小學有了不一樣的期待和改變。

  1

  “吼叫式”寶藏英語課

  去年2月,王繼浩從海南醫學院人事處來到文且村駐村。初來乍到,村干部給王繼浩在文史小學騰出一間教師宿舍,還准備了一些必備的生活用品。吃飯時間,村民們總是熱情地用黎語招呼他“Lao ta——”(吃飯)“Lao bo cai”(吃菜),讓他的心裡暖暖的。

  他每天走村入戶,穿梭於田間地頭和農戶家裡,很快就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

  “老師好!”看到這位戴著眼鏡,斯斯文文,看起來像老師的山外來客,質朴的黎家孩子總會熱情地用這樣特別的方式跟王繼浩打招呼。

  也許正是這聲“老師好”,喚醒了王繼浩內心深處對鄉村孩子教育現狀的關切。

  一次閑聊中,文史小學校長陳育理和他聊到一個細節:“孩子們經常問‘校長,為什麼學校給我們發了英語課本,卻沒有英語老師呢?’”每每學生們提出這個難題,陳育理總是答不上來,心裡也很苦惱。

  原來,文且村是利國鎮建檔立卡貧困戶最多的村子,目前全村7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已脫貧。文史小學吸納文且村和附近抱告村的適齡學生,共80多名,其中30名來自脫貧家庭。學校6個年級共設6個教學班,主授課教師7位,平均年齡接近50歲。由於師資不足,文史小學暫時沒有開設英語課程。

  看著村裡的孩子純真的笑臉,王繼浩想起在海口一所小學上六年級的女兒,她從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現在已經參加過全市大大小小的英語比賽,且成績不俗。他想幫幫這些孩子。

  “校長,你看,我有教師資格証,英語也過了四級,能不能由我來教孩子們英語?我不要工資的!”王繼浩主動請纓道。

  陳育理聽后開懷大笑:“好!好!請都請不來!請都請不來啊!”

  2019年5月,文史小學四五年級的學生正式迎來了人生中第一節英語課。

  有趣的是,這位新來的英語老師,上課基本靠“吼”。

  “給你們5分鐘的時間,記憶一下Breakfast這個單詞!”王繼浩邊在黑板上寫下單詞,邊畫出一個圓形的時鐘,指針指向7:00。

  緊接著,他再畫出兩個時鐘,時針分別指向11:00和18:00,並寫上單詞“Lunch”(午餐)“Dinner”(晚餐),對應的地方還畫上兩碗冒著熱氣的米飯。

  “早餐怎麼說?”王繼浩開始“吼叫式”提問。“Breakfast!”孩子們回答得有點稀稀落落。

  “我沒有聽到女生們的聲音,大聲讀出來!”“男生的聲音不夠響亮,回答不夠自信!再跟著我念一遍——Breakfast!”

  短短40分鐘,王繼浩聲音十分高昂響亮,整個人緊繃得像上了發條的鐘表。三尺講台上,他的講解圖文並茂,有時還手腳並用,努力散發出所有的光和熱。

  為什麼要靠“吼叫”來學習英語?王繼浩說,黎村的孩子沒有午睡習慣,下午上課容易犯困,有的竟在課堂上打起盹。加上沒有學習英語的環境和壓力,一些調皮的男孩子還喜歡課上搞小動作。通過“吼叫”,提高音量,可以讓孩子們注意力高度集中。

  課堂上,坐在最后一排的李濤,邊聽課邊在作業本上認真地抄寫單詞。細看他的作業本十分特別:上學期和本學期兩本黃皮作業本,用訂書機訂在一起,還用透明膠布包好作業本的邊角。翻看作業本裡面,寫滿了王繼浩用紅筆批注的“A+”和“Good”。

  “我怕作業本弄丟了!兩本訂起來,也方便平時復習英語。”李濤說,“王老師每次給我的作業寫上‘A+’和‘Good’,我的心裡就甜甜的,覺得我也不差。”

  這來之不易的英語課堂、英語作業本,是山村孩子十分珍惜的“寶藏”:從收獲學習興趣到大膽發音,從增添勇氣到擁有自信。

  王繼浩說,如今,經過一年的授課,文史小學今年升上五六年級的孩子,英語水平基本可以達到城裡四年級孩子的水平。如果按課時算,海南醫學院一學年為220學時,文史小學英語課一學年180學時,接近正常的教學課時。

  2

  “后浪”推一推“前浪”

  6月29日下午,王繼浩在村委會辦公室和村“兩委”干部一起開會,討論村裡已平整好的50畝土地,應如何帶動村民發展高山蔬菜、百香果產業。17:00左右,他便開著摩托車回宿舍休息。

  “How are you ?”“See you !”村道上,一路有放學的孩子用英語和他打招呼,他不時按按車喇叭,對每一位孩子的問候都點頭微笑並一一回答。

  校園裡,住校的孩子們正在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王繼浩停放好摩托車,向當“老鷹”的四年級學生麥好哲打招呼。

  “阿哲,你作業做完了沒有啊?”

  “王老師,早做完了!”

  “你覺得王老師布置的作業多不多?”

  “多也要做完啊!”

  “為什麼呢?”

  “因為學英語有用。”

  “有啥用?”

  “上初中有用!”

  麥好哲充滿稚氣地仰著臉,自豪地和王繼浩說:“王老師,我現在正在教上一年級的妹妹說‘thank you’ 呢,我也是英語老師啦!”

  學英語有用,是王繼浩在各個場合不斷地給孩子們心裡埋下的“種子”:“學好普通話,是為了打開一扇行走祖國遼闊大地的門。學好英語,是為了打開一扇了解世界的窗。”

  王繼浩說,這麼多年,從村裡走出去的本科生很少,大多數孩子都是上到初中就去城裡打工。低年級的孩子,參照的目標可能更多的是這些哥哥姐姐,對世界的認識還很模糊。“山村的孩子很多都是好苗子,他們需要陽光和雨露,無聲地去滋潤。”

  五年級的陳愉曼最近功課有點跟不上了,王繼浩來到她家裡做家訪。

  “哎!王老師又來了!”陳愉曼的媽媽林桂珍看到王繼浩來了,趕緊搬來凳子,熱情地招呼他坐下。前段時間,王繼浩剛來過家裡,了解夫妻倆務工、發展產業的情況。

  陳愉曼一家是去年底剛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如今一家人已經住上政府危房改造重建的新房。

  每天早晨五點半,陳愉曼就早早起床,沿著山路步行到學校。她有點內向,是班干部,掌管著教室的鑰匙,每天都是第一個來學校給同學們開門。

  走進她的房間,隻見歪歪斜斜的蚊帳下面是一張1.2米的木床,床旁邊整齊地擺放著一摞作業本和語文、數學課本。

  “她的語文和英語成績以前都很好的,最近有點下滑。”林桂珍說:“也怪我們,家裡剛種下了2000棵檳榔苗,需要我管理,他爸爸又在工地打工,家裡就奶奶看著她,管不過來!”

  王繼浩邊挽起褲腿邊坐下來說:“孩子現在是青春期,也要注意管教方法,不要打罵,要多花時間陪陪孩子。學校八小時之外,還是要靠父母!”

  林桂珍連連點頭說道:“幾個孩子中,這孩子最會讀書。她能讀到哪裡,我都會盡能力供,最好是能讀大學,讀本科!”

  “現在國家政策那麼好,孩子們不再為學費發愁。”陳育理當了6年的小學校長,以前一開學,他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孩子們因為交不起學費,上不起學,他要挨家挨戶勸家長讓孩子們返校,“如今,國家對義務教育政策資金補貼到位,而且到賬非常快,村裡沒有一個孩子因學費落下!”

  “貧困戶窮就窮在思想。脫貧攻堅,我們扶產業、扶就業,但是更重要的是扶智,扶內生動力。”回去的路上,王繼浩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教育,就是從圓心畫出來的半徑,從圓心出發,就會有很多奇跡發生。所以我希望在做好鄉村振興工作隊本職工作的同時,通過教育的力量阻斷代際貧困,希望‘后浪’能夠推‘前浪’。”

  3

  大山裡共同的期盼

  6月25日,王繼浩趁著端午節回海口陪家人過節。從文史小學騎摩托車出發,一路沿著水泥路騎行20公裡下山,到鎮政府將摩托車安置好后,再坐20分鐘的三輪摩托車到達樂東高鐵站,然后乘2個多小時的高鐵回海口。

  而這個從山村到樂東縣城,再到省城海口的時間和距離,在2015年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2015年以前,從文史小學到山下紅五村這條路全都是黃泥巴路,下山時車和人一起往下溜,別提有多顛簸。”文且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容強說,這幾年,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村裡路通、橋通、網通、電通,“黃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手機信號在山上都是滿格的。”

  2019年,文且村的黎村橋和興安橋建成,這意味著,一旦下暴雨,發源於尖峰嶺的望樓河上游,再也不能成為文史小學的孩子們上學的“攔路虎”。

  “以前沒有這兩座橋,一下暴雨就漫水,孩子們隻能停課。現在橋通了,有條件的村民還可以騎摩托車送孩子們上學,既方便又節省時間。”容強感慨道,“這些年,政府的幫扶舉措很實在,一件件都落在了村民的心坎上,村民真正過上了好日子。”

  學校也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文史小學自1968年建校以來,校址經過三次搬遷,從最初的茅草屋到泥瓦房到如今的四層樓。2015年,學校建起了這座新教學樓,每個教室安裝風扇,設有多媒體教學一體機,信息教室還安裝了24台電腦。

  “我們學校人數最多的是四年級這個班,22個學生。24台電腦,還多了兩台呢!一些家裡離得遠的學生,也可以申請在學校住宿。”陳育理說,這些年,山村裡的硬件設施不斷提升,但是他仍有一個多年的“心結”:“學校也來過一些年輕老師,但是山裡離縣城遠,條件艱苦,老師們待不長,我們都可以理解。”

  陳育理說,學校裡的老教師大多數是本地人,熱愛鄉村的孩子,了解農村情況,是農村教育事業不可多得的財富。“但是年輕教師,尤其是像王繼浩這樣的年輕力量加入,會給孩子們帶來不一樣的理念。我們特別盼望來一些年輕的老師,帶孩子們走出大山看世界。”

  已是傍晚時分,太陽從山后露出一角,把一抹金輝投進山村。木棉樹下,一群女學生見到記者在寫寫記記,便圍上來打探。

  “阿姨,你在寫什麼呢?”

  “我想把你們的心願刊登在報紙上,希望以后有更多的英語老師來教你們,好嗎?”

  “太好了!我還想要一個舞蹈老師!”“我想要音樂老師!”……

  太陽完全下山了,學生娃們小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山谷中。

  王繼浩說:“由於我本身負責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任務比較繁重,每周隻有一小部分的精力留給孩子,這讓我感到十分遺憾。我們說的薪火相傳,就是讓教育點亮鄉村的希望,而我願意做星星之火。”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這幾十年的過程中,會有一個又一個的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接棒,持續在鄉村奉獻青春和熱血。

  若干年后,當我們回顧歷史的大江大河時會發現,無論是鄉村振興工作隊員,還是孩子們期盼到來的鄉村教師,每一朵浪花都有獨特的精彩,都有其存在的意義。

(責編:陳海燕、席秀琴)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