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食五谷雜糧,孰能無疾?胃粘膜血管豐富,具有對食品的貯存、消化和運送功能。所以飲食不調是引起胃病的重要因素。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胃病在人群中發病率高達80%。中國腸胃病患者有1.2億,慢性胃炎是比較常見的腸胃疾病,發病率為30%。患上此病的人還會伴隨有一些疼痛症狀,那麼慢性胃炎疼痛怎麼緩解?慢性胃炎胃痛怎麼辦?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下稱“海醫二院”)消化內科專家為大家揭開慢性胃炎的神秘面紗。
什麼是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通常可分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慢性胃炎病程遷延,大多表現為飯后飽脹、泛酸、噯氣、無規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狀。確診慢性胃炎主要依賴胃鏡檢查和胃粘膜活檢。
慢性胃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大多數患者常無症狀或症狀無特異性,約半數以上病人有上腹隱痛、不適、飽脹、噯氣、食欲減退、反酸、惡心、嘔吐等。伴有出血者可有黑便。萎縮性胃炎患者可有貧血,消瘦,舌炎,腹瀉等。另外,胃竇胃炎的胃腸道症狀明顯,特別是膽汁反流較多,或伴有膽囊結石的病人,有時與消化道潰瘍相似,可有反復、小量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嘔吐。
慢性胃炎是怎麼引起的?
1.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可由急性胃炎發展而來,當急性胃炎引起胃黏膜病變后,反復治愈而不能痊愈,就會逐漸演變為慢性胃炎。
2.藥物使用。長期服用某種藥物,如某些止痛藥、退熱藥(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索密痛等),都會對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損害,從而引起慢性胃炎的發生。
3.細菌感染引起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患者還可能是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的,研究表明,一種長期寄生於胃內的油門螺旋杆菌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鼻腔、口腔、咽部等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如齒槽溢膿、扁桃體炎、鼻竇炎等細菌或其毒素的長期吞食,可反復刺激胃黏膜而引起淺表性胃炎。經發現90%慢性扁桃體炎患者胃內有慢性炎症改變。
4.吸煙。大家都知道煙草中的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如果長期大量吸煙,尼古等有害成分會可使幽門括約肌鬆弛,十二指腸液反流,以及胃部血管收縮,胃酸分泌增加,從而破壞胃黏膜屏障導致慢性胃炎等疾病。
5.刺激性食物。長期食用烈酒、濃茶、咖啡、辛辣及粗糙的食物,以及過飢或者過飽的飲食方式都會破壞胃黏膜的保護屏障而導致胃炎的產生。
6.循環代謝功能障礙。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門靜脈高壓時,會使胃長期處於淤血和缺氧的狀態,導致胃粘膜功能減弱,胃酸分泌減少,胃內細菌大量繁殖,容易出現胃粘膜炎性損害;如果是慢性腎衰竭就會導致尿素從腸道排出增多,經細菌或腸道水解酶作用產生碳酸銨和氨,就會對胃黏膜造成刺激性的損害,導致胃粘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
7.膽汁或腸液反流。經胃鏡檢查發現和臨床証實,膽汁的反流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如果是幽門括約肌失調或胃手術后十二指腸液或膽汁反流至胃,就會破壞胃部粘膜,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反應,從而導致慢性胃炎。
8.心理因素。對於心理不健康,長期處於精神緊張、憂慮或憂郁狀態都可引起慢性胃炎的發生。這是因為長期的心理壓力會引起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功能失調。胃粘膜血管舒張收縮功能紊亂,造成胃粘膜血流減少,破壞胃粘膜屏障,形成胃粘膜慢性炎症。
5大高危人群
上腹隱痛、食欲減退、餐后胃部飽脹、反酸等,是慢性胃炎常見的症狀。以下5種人容易患慢性胃炎:
1.長期加班者:很多白領都有胃病,其原因就是長期加班熬夜、晚餐不定時,導致胃部負荷大而引發疾病。
2.飲食無度者:暴飲暴食、不吃早餐、嗜好辛辣生冷等食物,消化道黏膜就會受傷。
3.不愛運動者:長期缺乏運動,胃腸蠕動、消化液分泌相應減少,就會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部飽脹等症狀。在“開車族”中,有此體會的人不在少數。
4.長期奔波者:經常出差、旅行的人,身體器官負荷大,作息和飲食規律紊亂,易導致腸胃不適。
5.中老年人:隨著年齡增大,人的消化功能器官漸漸衰退,胃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不足,導致胃內飽脹等不適。
慢性胃炎會癌變嗎?
絕大多數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不會變成胃癌的,隻有約5%患者可發生惡變,故該病也可以稱為胃癌的一種癌前疾病。很多研究已証明,90%的慢性萎縮性胃炎,伴有腸腺上皮化生,化生的上皮有吸收功能,可以吸收外來的脂溶性致癌物質。還有胃酸減少,胃內幽門螺杆菌等細菌增多。所以,對於慢性萎縮性胃炎,特別是伴有異常增生者,要定期進行胃鏡和病理檢查,一旦癌變能及早發現和治療。
慢性胃炎的治療原則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統最常見的慢性疾病,病因很多,有的發病機制還不十分清楚,故尚無特殊治療方法。目前,慢性胃炎的基本治療原則是綜合治療。其中包括:一般治療(包括去除病因);改良療法;藥物治療(中西藥物);自我保健與護理。如果治療原則正確,方法得當,患者能堅持治療,可取得滿意的療效。
慢性胃炎的預防措施
1.飲食應節制有規律,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食物宜選富營養、新鮮、易消化的細軟食物為主,多吃植物蛋白、維生素多的食物,避免過硬、過辣、過咸、過熱、過分粗糙、刺激性強的食物和濃茶、咖啡等飲料。對胃酸缺乏者,宜選酸性食品及水果。萎縮性胃炎者不宜多食脂肪。用餐時及用餐后2-3小時應盡量少飲水,少食難消化、易脹氣的食物,胃酸過多者應避免進食能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不吸煙、少飲酒。
2.生活規律化,注意適當的休息及鍛煉。
3.保持樂觀情緒,避免精神過度緊張、焦慮、憤怒、憂郁。
4.應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保泰鬆、吲哚美辛、四環素、紅霉素、潑尼鬆等藥物,尤其在慢性胃炎活動期。
5.對萎縮性胃炎要追蹤觀察。定期做纖維胃鏡檢查,輕度萎縮性胃炎1-1.5年復檢1次,重度者3-6月復查1次。 (來源: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