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南虎舞:虎舞生威三百年

劉夢曉

2020年07月13日09:25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虎舞生威三百年

  虎舞表演。

  虎舞演出熱鬧非凡。

  虎舞演出熱鬧非凡。

  為虎舞演出伴奏的鼓手。 王統平 供圖

  虎舞中使用的虎頭。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由海口市美蘭區委宣傳部供圖

  日常生活中,見過舞獅、舞龍的人不少,見過舞虎的可不多。

  海南虎舞集舞蹈、武術、音樂於一體,明朝時由中原傳入海南,現盛行於海口市美蘭區三江鎮周邊農村。2009年,海南虎舞入選海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人虎搏斗、人虎共處”

  海南虎舞具有厚重的傳統文化色彩和濃郁的鄉土氣息,深受當地群眾喜愛。據介紹,虎舞是為了紀念冼夫人,同時也為各家各戶祈禱五谷豐收、人畜平安、生意興隆、順心順意。每年的“軍坡”節期間是虎舞演出的高峰期,從農歷二月初六至十二,虎舞隊環村巡演,十分熱鬧。

  關於虎舞,《古氏南遷》一書中有記載:“祖上自中原南遷,越南海而入,歷盡艱辛,難險誰知?千裡奔波,糧盡物耗,獨有傳世盛物虎頭,雨淋日晒,隨眾翻山越嶺,虎舞覓食,斗虎擂台,誰能分真假焉!”

  在三江鎮羅梧村,就有一支為紀念冼夫人而組建的虎舞隊,這支舞隊具有傳奇色彩,至今已傳承三百多年。據介紹,冼夫人去世后,當地人民深切緬懷,建廟祭祀,並於每年農歷二月初六至二月十二聚會於廟前舉行活動,仿當年冼夫人出征儀式出行,俗稱“裝軍”,久之相沿成俗,形成軍坡節。

  清《瓊山縣志》有載:每逢誕節,四方來集,坡墟幾無隙地……裝馬數十乘,經化妝男女,隨木偶神像環游一周,曰裝軍。士女如雲,沿途焚香頂祝,觀者塞路。”

  2002年,瓊山市人民政府確定每年農歷二月初六至二月十二舉行“新坡冼夫人文化節”。每逢冼夫人文化節,就會開展多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其中就有三江虎舞演出。

  虎舞以武術表演為基礎,又將舞蹈融入其中。虎舞表演大致包括布陣、開場、單人表演、雙人對打等內容。每隊人數多達二三十人,每隻“老虎”由兩個人分別扮演虎頭和虎尾。此外,還有“土地公”“土地婆”以及其余人等扮演兵勇手持長矛、長棍、短棍、雙刀、大刀、長劍等列隊擺陣。整場表演圍繞“人虎搏斗、人虎共處”的主題展開,展現出人類以智慧和高超的武藝戰勝老虎后,與虎和睦相處的畫面。

  虎舞演出熱鬧非凡

  虎舞大多在春節和冼夫人文化節時才會上演。沒有演出時,虎舞隊隊員多在外打工謀生,日常生活中鮮少能見到舞隊跳虎舞。近日,海南日報記者從三江鎮道學村虎舞隊隊長提供的視頻中,看到了虎舞演出的熱鬧場面。

  視頻中,在燈光的照耀下,虎舞隊隊員身穿舊時兵勇服裝,手持各類兵器排成兩行,兩隻虎舞隊隊員扮成的“老虎”站在中間,“土地公”戴著面具手持拐杖,“土地婆”戴著面具手執蒲扇,均站在“老虎”身后,向“冼太夫人”行禮。

  在緊密的鑼鼓聲中,“老虎”以跳、轉、翻、旋等動作出場顯威,時而在地上翻滾,時而高高跳躍,表演生動又有趣。“土地公”“土地婆”以秧歌舞步緊跟在“老虎”身后。隨之,吶喊聲起,“兵勇”逐一上場與虎對打。整場演出突出了“老虎”的敏捷、靈巧以及“兵勇”深厚的武術功底,令人嘆為觀止。整場虎舞演出氣氛熱烈,頗為壯觀。

  道學村村民王統平已經跳了18年虎舞。在如今的三江鎮,虎舞已經在多個村庄遍地開花,共有9支專門跳虎舞的隊伍。王統平所在的村庄也成立了虎舞隊,起名為道學郡。

  王統平說,三江的虎舞表演經久不衰,從剛開始單一的武打招式發展成集舞蹈、武術、音樂於一體。許多三江老百姓對虎舞的喜愛溢於言表。“每當舞隊跳起虎舞,就有許多群眾圍觀,場面十分熱鬧,這說明了人們對虎舞的喜愛。”

  期待更多人加入傳承隊伍

  不過,三江虎舞隊的發展也面臨著許多難題,他們每年表演的時間集中在每年春節后和冼夫人文化節前后,參與演出的人員獲得的收入不高,舞隊成員平時都要外出打工謀生。

  王統平以道學郡虎舞隊為例說,該隊過去跳虎舞的隊員約30人左右。如今,由於收入低,人員流失嚴重,目前僅剩十幾人,“如果不是熱愛虎舞表演,很難堅持下來。”

  政府部門對海南虎舞這項民間藝術的發展傳承十分重視。虎舞於2009年入選海南省第二批省級民間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海南虎舞海口市級非遺傳承人王亞存表示,虎舞一路走來,經歷了幾個世紀的發展和變遷,從剛開始的蹣跚學步發展為集武術、舞蹈等藝術於一體,凝聚了一代代民間藝人的汗水與智慧。直到今天,虎舞仍然保持著原汁原味的鄉土文化氣息,虎舞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文化價值。

  王亞存表示,希望政府有關部門繼續加大對虎舞的扶持力度和宣傳力度,增加表演次數,讓更多人了解虎舞。在傳承方面,可以學習公仔戲、瓊劇的傳承方式,開設虎舞培訓班,吸引更多人參加。此外,在寒暑假開設免費興趣班,推動虎舞走進小學和中學。

  同時,建議通過政府主導,建設更多虎舞非遺文化項目排練場所,對演出服裝和道具進行適當升級完善。旅文部門可牽頭組織虎舞演出隊伍與舞龍、舞獅等項目傳承人進行交流,讓虎舞這門傳統民間藝術煥發出新的生機。

(責編:潘惠文、席秀琴)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