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海南臨高的三名青年,演繹了一個海南版的“中國合伙人”。2018年末,得知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利好政策后,在外打工、國外留學的他們決定一起返鄉創業。一年時間裡,他們開了四家小吃店,前不久還拿到了一筆1000萬元的投資金。如今,他們計劃推廣各類海南小吃,打算三年內開50家小吃店。
三位合伙人的合影。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海南版“中國合伙人” 三名青年返鄉創業
2018年初,28歲的黃婉婷還在國外打工學習。在中國的曾小兵,得知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利好政策后,多次邀請黃婉婷回海南,一起回鄉創業,計劃打造讓顧客吃好每頓飯的海南休閑快餐品牌。
2018年12月,在曾小兵的熱情邀請下,同是臨高人的黃婉婷、王槐,走到了一起。三名青年一起在海口海甸島三東路開了一家以海南特色為主的休閑快餐店——瓊粥一品。
“瓊粥一品是一家以粥品為核心產品,融合海南海鮮粥、小吃、點心和飯市套餐的連續性營業休閑餐廳,解決大眾化、高頻、剛需的用餐問題,同時滿足顧客非飯市時間用餐的需求。”曾小兵說,因此,產品結構以消費者高頻用餐需求為出發點,研發和反向定制食材,設計連續性營業產品結構,為顧客提供高品質餐食為目標,讓顧客安心的、放心的、隨時隨地吃好每一頓飯。
看好自貿港未來發展 創立本土小吃餐飲品牌
“海南島的第一印象以陽光、沙灘、椰子和海鮮為主,作為自由貿易港的海南,如何打造自己響當當的‘美食名片’?”曾小兵說,對於海南本地特色餐飲,海鮮粥是最具特色的,包括海口海南粉、文昌抱羅粉、萬寧后安粉、陵水酸粉等。
三位合伙人在店裡合影。記者 孫春麗 攝
在廣州和天津從事餐飲行業十多年的曾小兵透露,在一個地方打造文化旅游經濟中心的過程中,如何兼顧現代化商業發展和本地特色產業保護,實現相得益彰、協同發展,這方面可以借鑒一些好的做法。
“上海遍布大街小巷的特色餐飲小店和零售小店是同摩天高樓天際線一樣重要的城市象征符號,這些沿街小吃店雖然其貌不揚卻充滿活力樂趣、個性風格和深厚底蘊,是道地上海味道和風情的聚集地,民間小店經濟對於拉動就業和旅游消費經濟的貢獻也有目共睹。”曾小兵表示,可見在上海的城市名片上,既有國際化大都市的“標准配置”一面,即同國際接軌的配套設施和標准化的品質服務,確保游客的舒心安全﹔更有代表了城市獨特記憶和人文精神的“鄉愁文化”一面,給游客帶來感官和精神上的驚喜滿足。
黃婉婷說,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獨特的飲食。那麼今天,他們三人就回到海南一起來做最有特色的小吃店。
再融資金1000萬元,打算三年再開50家小吃店
“瓊粥一品在創建的初期,團隊就確定了一個使命:通過提供安全、高品質的食品服務大眾,讓大家吃得更好。”黃婉婷介紹,前期通過6個月的產品調試和優化,到2018年12月18日開設第一家樣板店,歷時1年半。目前,營業門店已增至5家,第6家和第7家店面在裝修中,計劃今年年底增加到10家分店。
據曾小兵透露,2020年2月,瓊粥一品休閑快餐店已完成港資千萬級天使輪融資。“我們這個團隊,前不久拿到了一筆1000萬元的投資金,我們打算三年再開50家小吃店。”曾小兵說,正因為投資者看中這個團隊,打造海南地域特色的最大餐飲連鎖品牌的目標,以及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所以他們才順利地拿到這筆投資金。
曾小兵表示,融資主要用於供應鏈體系的搭建、產品標准化研發、管理團隊培養和店面拓展,並計劃到2023年底,完成海南島70家分店的全覆蓋,隨后進駐南方市場,再通過5年時間,創建一家總部在海南,代表海南地域特色的餐飲連鎖品牌。
“瓊粥一品創始團隊是餐飲業的連續創業者,累積了十一年的餐飲行業經驗。”曾小兵說,希望未來瓊粥一品能成為海南餐飲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