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個多月的海南“最美家鄉河”社會征集和推廣結束后,7月18日,海南“最美家鄉河”專家評審會在海口召開,經過專家評審打分,海口市美舍河、三亞市三亞河、東方市娜姆河、文昌市霞洞湖、陵水縣陵水河、海口市鴨尾溪、儋州市石灘河、白沙縣南晚河、鬆濤水庫、保亭縣保亭西河等10條河流榮膺海南“最美家鄉河”稱號。
河流是人類文明的搖籃,是生態文明的要素,是家鄉的文化符號。川流不息的河流為人類提供了生命之源,也造就了不同特色的自然美景,給人類留下獨有的記憶。尋找“最美家鄉河”活動是海南省“綠水行動”中的活動之一,從5月30日至6月15日,省河長制辦公室向社會發出“最美家鄉河”征集令,征集各市縣有關家鄉河的詩歌、散文、圖片、視頻等作品。該活動受到社會廣泛關注,鄉土文化愛好者、學校、市縣河長制辦公室等個人和單位積極報送了36條河流推薦材料,經過初步篩選確定31條河流符合評選標准,進入專家評審環節。
今天上午,在專家評審會上, 專家組按照河湖治理成效顯著、河湖具備一定的歷史文化底蘊、河湖生態優美具有良好景觀效果、河湖的社會認可度高等4個評選標准綜合打分,最終選出海口市美舍河、三亞市三亞河、東方市娜姆河、文昌市霞洞湖、陵水縣陵水河、海口市鴨尾溪、儋州市石灘河、白沙縣南晚河、鬆濤水庫、保亭縣保亭西河等10條河流為“最美家鄉河”河流。這10條入選河流中,既有奔騰滔滔的大江河,也有靈動秀美的涓涓溪流,還有碧波浩瀚的湖泊。
省河長制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秦艾斌介紹,海南屬於獨立島嶼水系,眾多大小河流從中部山區或丘陵向四周分流入海,構成放射狀的海島水系,河流水文資源豐富,又各具鮮明特色。“最美家鄉河”評選活動是海南踐行生態文明的具體行動,集中展示了海南實施河長制湖長制以來,各級河長湖長履職盡責,在河湖生態治理、日常保護管理上取得的明顯成效。
秦艾斌說,通過此次”最美家鄉河“推薦評選,也看出社會公眾在積極發現身邊河流湖泊的生態之美,文化之美。評選名單出來后,還要通過媒體推廣全省10條“最美家鄉河”河流,提高公眾對身邊“家鄉河”的關注程度,呼吁公眾積極參與河流的保護管理工作,強化公眾對河湖生態文明的認知,營造“知水、節水、護水、親水”的社會風尚。(孫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