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三亞試點撤桶並點 投放智能垃圾分類系統

孫慧 通訊員 楊洲 實習生 李大武

2020年08月28日11:03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垃圾搬進智能分類“新家”

8月27日下午,三亞市海棠區龍江風情小鎮居民王堯提著一個空油桶和幾個礦泉水瓶,來到村道邊上的智能垃圾屋前,拿出卡刷了一下,點擊機器屏幕上的可回收垃圾,藍色的可回收垃圾投放口自動打開,王堯把手中的垃圾全扔進去。“把垃圾投放在這個垃圾分類屋裡可以積分,然后用積分兌換一些生活日用品,而且這樣投放也不會聞到垃圾桶的臭味了。”

把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處理,促進垃圾資源再利用,可以更好地減少污染環境。如何讓垃圾分類正確到位,是保証末端垃圾處理的前提條件。近日,海南日報記者走訪發現,海口、三亞等試點城市已經開始在一些小區、村庄試點撤桶並點,投放智慧垃圾分類屋,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助力生活垃圾分類落實到位。

8月27日上午,在海口市龍華區金牛北路垃圾轉運站,環衛工人徐明提著一疊廢紙走到垃圾分類屋前,拿出手機對准二維碼掃一掃,然后把廢紙放在垃圾分類屋的自助稱重秤上,屏幕顯示出重量,再把廢紙投入垃圾屋裡。“廢紙賣了差不多7元,錢會通過手機轉到我的微信裡。” 徐明說,以前撿來的廢紙、塑料瓶,都得堆起來,碰到收廢品的小販來收購再賣掉,現在隨時可投放到垃圾分類屋裡,避免佔據空間,大家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也提高了許多。

“以前在小區裡放垃圾桶,業主都不願意把垃圾桶放在樓下,嫌棄垃圾有臭味。現在用了這種垃圾分類屋,所有投放口都是密封的,而且我們還特地選擇在沿街道路設置垃圾分類屋,垃圾車都不用進小區,從街道另一邊就把垃圾收運了,業主們很滿意。”在海口市瓊山區鵬盛家園小區,鳳翔街道辦事處主任符儒丹說,鵬盛家園小區撤桶並點后,設置了垃圾分類屋,沒有了垃圾臭味。

據介紹,智能垃圾分類屋內設有除臭、殺菌、感應投放、網絡稱重、全密閉接收、遠程監管、網絡平台設計、電子宣傳欄等設備,垃圾傾倒到指定點位后,啟動負壓臭氧除臭設備,可消除垃圾異味。此外,智能垃圾分類屋設立感應投放口設備,投放口可智能感知、自動打開,方便垃圾投放,解決了過去用手掀開垃圾桶蓋進行投放給人帶來的不便。智能垃圾分類屋還可自動稱重,更加精准把握垃圾投放量。

智能垃圾分類屋的智能化還體現在收集投放的各類數據,有助決策者研究下一步如何開展生活垃圾分類。8月27日,在三亞市吉陽區博后村的游客接待中心,垃圾分類大數據展示在電子屏幕上,通過各種圖表展現了博后村垃圾投放的整體情況,包括當天的回收量、投遞量、品類分布、每日清運統計和實時投遞情況等信息。

“通過智慧垃圾分類大數據展示中心,可對垃圾投遞情況進行實時觀測。”負責博后村垃圾分類智能運營系統的工作人員付藝博介紹,智慧垃圾分類系統可實現垃圾有償細分回收、垃圾分類回收數據統計、垃圾分類宣傳等功能,如果有投放明顯錯誤等行為,后台可實現線上直接溯源並提醒,從而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的准確率。

“在試點小區撤桶並點后,我們在原來的位置設置環保宣傳廊,種上花花草草,美化環境,居民看到小區的新變化,更加支持垃圾分類這項工作。”海口市美蘭區和平街道辦副主任柯景雄介紹,目前試點小區居民對撤桶並點后的衛生環境很贊賞,小區亂丟垃圾的現象也少見了。

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智慧垃圾分類屋是各市縣在推進垃圾分類中的新探索,通過科技化手段提高垃圾分類的准確性、便捷性。目前海口、三亞、三沙等試點城市通過智慧垃圾分類屋,開發垃圾分類公眾號及查詢小程序、登門入戶宣傳、配備監督人員等方式多措並舉推行垃圾分類、努力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

(責編:潘惠文、席秀琴)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