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機器轟隆聲,三亞崖州區坡田洋茂盛的田菁基地在農用拖拉機的壓、碎、翻、埋、耕一氣呵成下,瞬間變得平整……9月2日上午,三亞市崖州區在拱北村坡田洋召開2020年崖州區耕地地力提升(綠肥還田)試點項目現場觀摩會,培訓綠肥種植技術,演示綠肥壓青還田,推廣綠肥壓青還田技術,引導村民減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耕地質量。
據了解,崖州區針對轄區耕地耕作層淺、土壤有機質含量過低、夏季拋荒棄耕、農業面源污染突出等問題,創新“冬季瓜菜-水稻-綠肥田菁”輪作栽培制度,集成綠肥壓青還田機械深耕深鬆等多項技術,對坡田洋和郎芒田洋共5000畝耕地開展地力提升試點示范,提高土壤質量,促進農民增產增收,也為創建“海南省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提供經濟實用、生態環保的配套技術支持。
“我們在試點種植田菁,待其成長到適當時間后將其翻耕壓碎埋於土壤中,使其成為綠肥。”崖州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利用綠肥田菁的翻耕將有效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良土壤結構和微生物環境,培肥土壤和提高耕地質量,同時減少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不僅降低成本投入,還能減少面源二次污染,提升農產品品質。
據介紹,土壤有機質含量低易導致作物早衰和品質降低,已成為影響三亞市冬季瓜菜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種植綠肥是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最經濟實惠的辦法。而田菁是一種優秀的綠肥植物,利用6—9月拋荒季種植田菁,綠肥畝產量可達1噸,培肥效果不亞於施1噸商品有機肥。同時,夏季拋荒導致雜草叢生,滋生各種病原菌及害虫,是冬季瓜菜病虫害的重要來源,夏閑季種植田菁可以避免這種風險。(來源:崖州區委宣傳部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