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貴陽市的一些小學,男女教師之比為1:9﹔長春市全市中小學專任教師,男女比例約3:7……盡管教師日益成為社會受尊重和被羨慕的職業,但部分地方基層城鄉中小學教師性別比例失衡問題仍凸顯。
新華社記者近期赴湘川黔吉等多地基層區縣,就此問題的現狀、症結與對策展開調查。
“女多男稀”情況仍然存在
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近年來,針對當前中小學階段教師男女比例不均衡的現狀,各地紛紛出台政策,積極探索招收和培養更多男教師的措施。但相關問題在部分地方仍然存在。
據成都市教育局統計數據:2019年在該市專任教師中,普通小學男教師佔比不足三成﹔初中男教師佔比不足四成。成都市城區一所小學全校隻有8名男教師,約佔全校教師總數的10%。
在長春,截至2019年9月,該市專任教師中小學男教師僅佔22.7%﹔初中男教師佔28.6%﹔高中專任教師中男教師佔32.6%。
據教育部今年6月發布的各級各類學校女教師、女教職工數,初中階段教育和普通小學兩分類中,女性專任教師人數都明顯高於男教師。
貴州省貴陽市一所小學男女教師比例約為1:9。該校校長告訴記者,男教師“荒”在一些不發達地區基層城鄉中小學更突出。
不久前,湖南岳陽市平江縣招聘教師,最后獲聘的800余人中男性不足五分之一。在四川巴中市通江縣、吉林白城市通榆縣,近年新招教師中男老師佔比均不足25%。農村的情況則更不樂觀。
“男女老師在中小學教育中的角色就相當於家庭中的父親母親,缺一不可。”東北師范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劉善槐認為,少年兒童在成長期中過度缺乏與同性別教師互動,將對其性別意識、性格思維產生不利影響。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與多名受訪的一線教育工作者均認為,在對中小學生勇敢剛毅等個性品質、縝密的邏輯思維以及積極動手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培養上,男老師的作用難以替代,保持男女教師比例基本平衡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非常重要。
男老師“荒”也給教育教學管理造成困難。平江縣桂花學校校長黃遠來告訴記者,因為缺男老師,學校組織一些需要人力物力的大型活動困難重重,經常會出現多所學校相互“拆借”男老師的情況。“學校辦運動會,我們就要從其他學校‘借’教練、裁判,還要動員一些男家長來當志願者,否則體力活很難辦。”
另外,貴州、成都等地多所中小學校長告訴記者,由於絕大多數教師是女性,確實會在碰上生育高峰期時,出現季節性教師短缺問題,家長意見很大。
招男老師,挺難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導致部分地方中小學男教師偏少的原因有多方面。
——來源少。“來應聘教師的報名者裡,男性就比女性少得多。”黃遠來說。記者發現,這樣的失衡可以追溯到教育培養階段。據四川師范大學統計數據,該校近三屆本科師范畢業生中,女生佔比超七成,2020屆本科師范畢業生男女比例為22:78﹔東北師范大學2018年至2020年畢業學生中,男生佔比始終保持在24%左右。
——收入有限。在湖南,一位中小學男教師告訴記者,剛畢業的大學生應聘成為特崗教師后,月工資加上績效工資、補貼等,一年收入不超過5萬元,“一個人吃飽倒是沒問題,但想要存錢買房安家真的困難。”
多地教育局負責人坦言,部分地方中小學青年男教師收入渠道有限,現實收入水平與社會普遍對男性承擔家庭經濟責任的期待不符。
——留不住人。採訪中,貴州一名鄉村學校校長將中小學老師稱為“一眼望到頭”的職業,在他看來,職稱晉升慢、進步空間小等因素影響了男性進入中小學教師行業。四川省規定,省一級示范高中副高級崗位佔比不高於40%,而小學副高級崗位佔比卻僅為不高於15%。
由於職業發展空間有限,導致部分地方基層中小學本就稀缺的男老師持續“外流”。“有的考公務員到鄉鎮或其他事業單位工作去了﹔有的辭職從事別的行業了﹔還有的被政府部門借調后,就不回來了……”貴州畢節一位鄉村學校校長告訴記者,大部分男教師會想盡辦法將學校作為過渡跳板,謀求更有“前途”的崗位。
多方施策糾失衡
記者了解到,當前在教師職業內部,男教師的“流動方向”是由小學初中向外跳槽,由公立學校向私立學校跳槽,由鄉村向城市調動,這就導致在特定區域特定學段的男老師“荒”更加嚴重。
教育部曾表示,下一步將採取多種措施加強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改善教師隊伍男女性別比例不均衡情況。一是完善教師待遇保障機制,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二是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加大對一線普通教師職稱評審的傾斜力度,提高中小學中、高級崗位結構比例,指導各地在崗位結構比例內開展職稱評審。三是加強教師教育體系建設,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師范大學,加大招生宣傳力度,吸引更多的優秀男性報考師范院校。
四川師范大學校長汪明義等多位師范院校相關負責人均認為,應合理制定招生激勵政策,優化教師招錄政策與方式,從人才入口上改善教師性別比例失衡情況。
四川今年啟動了中小學教師“安身工程”“安心工程”,通過加大教師周轉宿舍建設、中小學教師住房建設,幫助中小學教師安心從教。
儲朝暉等專家認為,當前我國基礎教育階段教育評價機制比較單一,他建議通過建立更個性化、更多元的教師評價機制來吸引人才,進一步提升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尊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