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大變局中引領前行的方向

——二〇二〇年中國元首外交綜述

2020年12月28日08: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在世界大變局中引領前行的方向

  即將過去的2020年,注定會以特殊的方式被歷史銘記。

  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給世界帶來全方位沖擊。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大國領袖的全球視野和使命擔當密集開展元首外交,在全球范圍凝聚抗疫共識,推動國際合作,貢獻中國力量。

  這一年,國際格局加速演進,人類又一次站在前途命運的十字路口。回應時代之變、世界之變,習近平主席登高望遠,圍繞人類將何去何從提出中國方案、中國主張,順應歷史進步潮流,引領正確前進方向。

  引領抗疫國際合作

  深耕全球伙伴關系網絡

  “千裡送羊,情深誼長”,11月,由蒙古國捐贈的首批羊運抵武漢,一時間“刷屏”中國互聯網﹔“真情實意,都在茶裡”,湖北人民以茶和抗疫物資“回禮”,成就一段“羊來茶往”、守望相助的佳話。

  人們不會忘記,今年2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人民大會堂同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會談。彼時,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正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習近平主席在會談中介紹中國疫情防控形勢和舉措,表示中方將繼續同包括蒙古國在內的各國加強合作,共同有效應對疫情,維護地區和全球公共衛生安全。

  正是在這次會談后,巴特圖勒嘎總統當場向習近平主席遞交了蒙方向中方贈送3萬隻羊的証書。

  過去一年間,以元首外交為引領,以團結抗疫為主線,中國外交為國家擔當,對世界盡責,讓世界感受到這個東方大國寬廣宏大的國際視野和自信從容的格局風范。

  “重大傳染性疾病是全人類的敵人”﹔

  “團結合作是戰勝疫情最有力的武器”﹔

  “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后,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中國貢獻”﹔

  …………

  出訪1次,接待來訪和出席在華舉行的典禮性活動7次,同外國領導人及國際組織負責人通話80次,以“雲外交”的創新方式出席重要外交活動22場,習近平主席以領袖擔當推動國際合作,彰顯在危機關頭的定力和魄力。

  急世界之所急,中國向世衛組織和聯合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義應對計劃提供資金支持﹔組織上百場跨國視頻專家會議,毫無保留地與各國分享抗疫經驗﹔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以實際行動促進全球疫苗公平分配﹔全面落實二十國集團緩債倡議,暫緩23個發展中國家今年5月1日至年底到期的相關債務本息償付,緩債金額13.53億美元。

  在習近平主席親自部署下,中國發起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義行動,向150多個國家和10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向34個國家派出36支醫療專家組﹔發揮最大醫療物資產能國優勢,向各國提供了2000多億隻口罩、20億件防護服、8億份檢測試劑盒。

  既對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中國正在做的事情是正確的。這就是我們要團結——團結,團結,還是團結。”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評價說。

  患難與共、同舟共濟,在攜手抗疫的過程中,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得到進一步升華。

  中俄元首4次通話,引領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持續提升,兩國已成為維護全球戰略格局穩定的重要力量﹔中歐領導人一致同意加強溝通協調合作,深化互信,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面對中美關系嚴峻局面,中方繼續致力於同美方發展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關系,同時堅定捍衛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一年間,中國不斷推動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系框架,為處於動蕩變革期的國際形勢注入確定性。

  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為柬埔寨太后莫尼列頒授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勛章”﹔在中緬建交70周年之際訪問緬甸,推動兩國關系進入構建中緬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續寫千年胞波情誼的嶄新篇章……一年間,習近平主席親力親為,推動中國同周邊國家命運共同體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同非洲領導人舉行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鞏固增強中非友好互助傳統,為中非和國際抗疫合作注入強大正能量﹔向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九屆部長級會議致賀信,指出中阿雙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加強合作……就連遠在萬裡之外的拉美,習近平主席也惦念在心,同10國元首通話,共商中拉抗疫合作大計。一年間,在元首外交引領下,中國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經受住新考驗,展現出新氣象。

  共享開放發展機遇

  為世界經濟復蘇貢獻力量

  12月12日上午,搭載有日本貨物的X8015/6次列車從武漢吳家山站開出,駛往德國杜伊斯堡,中歐班列(武漢)首次將日本貨物運往歐洲。武漢,這座最早向世界報告新冠肺炎疫情的城市,如今再次迸發生機活力,架起海鐵聯運國際中轉新通道。

  7年前,習近平主席著眼實現共贏共享發展,提出“一帶一路”倡議﹔7年后,當全球經濟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衰退時,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呈現十足韌性,成為中國同各方開創發展新機遇、謀求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重要平台。

  貿易投資逆勢上漲,中歐班列架起合作抗疫的“生命通道”,中老鐵路、雅萬高鐵等一批重大項目穩步推進……挑戰面前,對沿線國家人民而言,“一帶一路”是水和電,是稀缺的抗疫物資,是一份有保障的工作,是更有希望的明天。

  “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的對外合作將不斷深化,同世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11月19日,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上發表主旨演講,系統闡釋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內涵與世界意義。

  “互利共贏”,世界聽到了堅定的中國聲音,看見了堅實的中國行動。

  開放大門越開越大,中國致力於同世界分享機遇——

  疫情背景下,服貿會、廣交會、進博會、東博會如約而至﹔簽署《中歐地理標志協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創造性地設立中外人員往來“快捷通道”、物資運輸“綠色通道”﹔全面實施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容、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實施……

  一項項務實有力的舉措,彰顯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氣魄和決心。

  一個擁有14億人口、超4億中等收入群體,未來10年累計商品進口額有望超過22萬億美元的中國,致力於讓自身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強大動力與信心。

  “中國將在世界經濟復蘇過程中扮演火車頭角色。”瑞士經濟協會首席經濟學家魯道夫·明施說。

  因應新機遇新形勢,中國致力於推動綠色發展、守護藍色星球——

  “這次疫情是一場危機,但我們要勇於在危機中抓住新機,在變局中開創新局。”6月11日,在同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通電話時,習近平主席道出了看待疫情沖擊的辯証法。

  后疫情時代應遵循怎樣的發展方式?習近平主席指出,“人類需要一場自我革命”,不能再“沿著隻講索取不講投入、隻講發展不講保護、隻講利用不講修復的老路走下去”,要“推動疫情后世界經濟‘綠色復蘇’”。

  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兩個多月后的氣候雄心峰會上,習近平主席進一步作出“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等庄嚴承諾。

  這是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綠色轉型的自覺行動,也是推動全球氣候治理的責任擔當。

  “我們將說到做到!”習近平主席的話字字千鈞。

  “中國在發展過程中推動綠色經濟發展、投資新科技,讓廣大發展中國家看到發展與環保可以共存。”巴西裡約熱內盧州立大學國際關系專家毛裡西奧·桑托羅說。

  高舉多邊主義旗幟

  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

  2020年即將過去,新冠肺炎疫情卻仍在造成全球范圍內每日數十萬人感染、上萬人病亡。

  與此同時,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行徑上升,人們擔心,世界是不是又要回到靠拳頭說話,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當道的時代。

  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

  “歷史接力棒已經傳到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我們必須作出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抉擇。”在聯合國講壇上,習近平主席面向世界各國領導人發出呼吁。

  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站在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高度,把中國發展和世界發展結合起來,把中國人民的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和根本利益結合起來,不斷凝聚各國人民共同建設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

  辨明方向,指引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人間正道——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影響,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各國人民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期待更加強烈。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

  從倡導“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合作應對挑戰是國際社會唯一選擇”“全球治理應該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大國更應該有大的樣子”,到提出“單邊主義沒有出路”“反對將疫情政治化、病毒標簽化,共同抵制‘政治病毒’”“利用疫情搞‘去全球化’,最終隻會損害本國和各國共同利益”……一年來,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場合,習近平主席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國主張什麼、反對什麼、合作什麼,以多邊主義的中國表達,向世界傳遞中國對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深刻思考。

  起而行之,以實際行動堅定支持多邊主義——

  “世界上隻有一個體系,就是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隻有一套規則,就是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准則。”9月23日,習近平主席在會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時明確指出。

  疫情放大了全球治理體系中不適應、不匹配的問題。這正是各方應思考如何加以完善的地方,而絕不是推倒重來、另搞一套的理由。

  積極推進在華設立全球人道主義應急倉庫和樞紐,宣布設立第三期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南南合作信托基金,支持聯合國在華設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設立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承諾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將在2025年到期后延期5年、未來5年內將再向聯合國婦女署提供1000萬美元捐款……作為聯合國第二大會費國和維和攤款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第一大出兵國,中方繼續主動作為,以扎實行動支持多邊主義,促進國際和平與發展事業。

  正如古特雷斯所說:“有了中國的支持,聯合國才能夠更好地履行職責。”

  著眼長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取得新進展——

  2013年3月,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習近平主席首次向國際社會提出,這個世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7年后,一場疫情讓世界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識愈發深刻。

  在今年3月致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慰問電中,習近平主席提出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在上合組織框架內,提出構建“衛生健康共同體”“安全共同體”“發展共同體”“人文共同體”重大倡議﹔在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系統闡述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增長、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亞太命運共同體……人類前途命運的交匯點上,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內涵進一步豐富、深化。

  在國家層面,中國與越來越多的友好伙伴構建起雙邊命運共同體﹔在地區范圍,各方已就打造周邊、亞太、中國—東盟、中非、中阿、中拉命運共同體達成共識﹔在全球領域,中方倡議構建網絡空間、核安全、海洋、衛生健康等命運共同體得到積極呼應……

  “我們將一道戰勝病毒,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將幫助我們。”俄羅斯知名學者弗拉基米爾·別切裡察在文章中寫道。

  人類社會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戰勝各種挑戰和困難的歷史。

  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我們必將迎來更加光明的明天!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 記者劉華、鄭明達、潘潔、朱超)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28日 01 版)

(責編:陳海燕、蔣成柳)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