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識講座現場(人民網海南頻道李浩蓉 攝)
人民網海口1月14日電(李浩蓉)秋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由於天氣多變時暖時寒,再加上海南潮濕,細菌病毒容易滋養,特別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流行,1月14日,海南省兒童醫院開展“如何預防秋冬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健康科普講座,多名幼兒家長聆聽講座。
主講醫生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呼吸科副主任醫師林秋玉解釋到,“幼兒園、小學等地方人群密集,室內空氣不流通,很多孩子自我防護意識差,再加上平時不注意鍛煉,天氣時暖時寒,就造成秋冬季幼兒比較容易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
林秋玉醫生為幼兒家長答疑(人民網海南頻道李浩蓉 攝)
為了加強傳染病的防范意識,保障幼兒身體健康,林秋玉醫生總結了幾種秋冬季高發傳染病和預防措施: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兒童感染后一般表現為高熱,時常伴有咳嗽、流涕、頭痛、咽痛等症狀,主要通過打噴嚏和咳嗽等飛沫傳播,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也可通過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
預防措施包括接種流感疫苗,目前被國際醫學界公認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於流感病毒變異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類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種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達到預防的效果。另外,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在流感季節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預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兒童最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一般表現為發熱、打噴嚏、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狀,造成兒童感染的原因是兒童鼻腔狹窄、粘膜柔嫩,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比較差。
預防措施包括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定時開窗換氣﹔合理為孩子增減衣物﹔調節室內適宜的溫度為26-28℃﹔注意飲食調節,合理膳食,均衡營養,保証兒童充足營養、充足睡眠﹔多帶兒童進行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提高耐寒能力﹔按計劃接種肺炎、輪狀病毒等疫苗﹔避免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勤洗手,教會寶寶學會禮貌性咳嗽。
水痘
水痘在冬春季高發,傳染性極強,因此幼兒園、小學等兒童集體機構易引起聚集性疫情。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染,接觸被病毒污染的塵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傳染,人群普遍易感。常見於2-10歲的兒童,一次發病可終身獲得較高的免疫力。
水痘病毒感染人體后,經過大約2周的潛伏期,患者可出現頭痛、全身不適、發熱、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狀,繼而出現有特征性的紅色斑疹,后變為丘疹、再發展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開始干枯結痂,持續一周左右痂皮脫落。皮疹軀干部最多,頭面部次之,四肢較少,手掌、足底更少。
預防措施包括接種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經濟的預防措施。流行期間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經常開窗通風等也很重要。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腮腺炎,亦稱“痄腮”,是一種通過飛沫傳播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節容易發生,多發生於兒童。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主要通過飛沫傳染,少數通過用具間接傳染,傳染性強。一般患了腮腺炎的兒童,大多數起病較急,有發熱、畏寒、頭痛、咽痛等全身不適症狀,一側或雙側耳下腮腺腫大、疼痛,咀嚼時更痛。並發症有腦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睪丸炎等,整個病程約7-12天。流行性腮腺炎多見於5到15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獲終生免疫。
預防措施包括及時隔離患者至消腫為止,接種腮腺炎疫苗。
最后,林秋玉醫生還在講座現場演示了6步洗手法,提醒各位家長,“讓小朋友勤洗手,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傳染病防控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