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加快推進農村“三塊地”改革 確保土地合理利用

2021年03月26日14:04  
 

文昌市作為全國33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地區之一及全省率先開展農村土地改革試點工作的市縣,近年來不斷創新農村“三塊地”改革工作,出台相關方案措施,明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土地征收制度和宅基地制度三方面的改革內容、基本原則和實施步驟,進一步盤活農村土地資源、優化農村土地資源配置和調整農村產業結構,釋放農村發展新動能,助推鄉村振興。

白土村是文昌市昌洒鎮東群村委會管轄的一個自然村,地處昌洒鎮東部,現有135戶713人,村庄土地總面積6900畝,建設用地面積367畝。2014年,文昌市昌洒鎮全面實施白土村美麗鄉村建設,村庄的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2016年,文昌市又把白土村列為文昌市首宗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試點村,並納入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實行程序規范、補償合理、保障多元的農村土地征收制度。伴隨著昌洒鎮月亮灣起步區的開發建設和濱海旅游公路的建成通車,2016年白土村全村經濟收入達1200多萬元,農民人均收入突破1.68萬元。

在此基礎上,白土村抓住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契機,引進企業打造新型農家樂和美麗村庄。同時,村民利用“三塊地”改革的紅利,大力發展產業和自主創業,享受到了改革發展的成果。

據了解,2015年文昌市啟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工作。2016至2017年期間,文昌陸續承擔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任務。文昌市探索出的“通過增設平均每畝3.5萬元的生活補貼資金,將安置留用地比例由8%提高至10%,以及採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征地多元補償方式,有效改善征地矛盾”的改革內容被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予以採用,各項試點成效逐步顯現。2015年改革至今,文昌市已成功入市土地43宗,面積共計689畝,成交總價為4.99億元,村集體及農民直接獲得收益達3.99億元。其中,2020年文昌市成功入市土地15宗,面積共計335.19畝,成交總價2.38億元。

下一步,文昌市將強化土地管理,最大限度發揮文昌土地資源價值,深入推進“三塊地”改革工作,形成具有影響力和帶動效果的案例,進一步修訂完善文昌市“三塊地”改革方案和相關制度文件。同時還將嚴把用地供給關卡,嚴格按照國家以及省相關制度文件要求,劃好單位面積固定資產和稅收收入等紅線,做到集中集約高效開發土地。

(來源:文昌市廣播電視台)

(責編:劉楊、蔣成柳)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