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各級各類學校有序推進黨史學習教育 用紅色基因化人育人

記者 陳蔚林 實習生 文欣

2021年03月30日16:13  來源:海南日報
 

海口市濱海九小以“從小學黨史 永遠跟黨走”為主題舉辦書法比賽。記者 張茂 通訊員 吳小貝 攝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筆尖劃過紙面的沙沙聲中,一行行或娟秀或遒勁的字跡躍然紙上。3月26日上午,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以“從小學黨史 永遠跟黨走”為主題舉行硬筆書法比賽,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迎接建黨100周年。

按照中央和省委關於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動員部署,省教育廳黨委及時響應號召、分解任務,於3月中旬印發《海南省教育系統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和師生從黨的百年偉大奮斗歷程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

立足辦學實際、結合師生特點,在省教育廳黨委的統一部署和指導下,全省各級各類學校黨史學習教育推進有序、特色鮮明,為引導廣大師生“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發揮了積極作用。

利用特色平台開展多彩活動

書法教育是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的特色校本課程之一。這門課程的授課教師吳小貝介紹,近年來,該校注重結合節慶、突出主題,通過舉辦書法班、書法比賽、優秀書法作品巡展等活動,引導學生用手中的筆書寫和描繪童心夢想。

“此前,孩子們抒寫過自己對於生態文明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等多個主題的理解和認識,寓教於樂,效果很好。學校此次在設計黨史學習教育,希望能好好利用書法校本課程這個學習平台。”吳小貝說,漢字是世界上最具有造型感的文字。在此次書法比賽中,孩子們展示的不僅是自己的書法水平,也融入了愛黨愛國的情感和精神。

吳小貝說,接下來,學校將對本次書法比賽中遴選出來的優秀作品進行巡展,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積極性,擴大活動的影響力、覆蓋面,讓更多學生主動參與到黨史學習教育中來。

據海南中學黨委副書記柳海英介紹,目前,該校正在籌辦今年的經典誦讀會,誦讀主題和篇目均與黨史學習教育緊密相關。

據介紹,經典誦讀會是海南中學的品牌文化活動,每年都會邀請誦讀名家、知名播音主持人,與該校師生、家長一同登台,誦讀經典詩詞、抒發內心情感。誦讀名家胡樂民,播音主持人王乙艷、梅納等,將應邀參加今年的經典誦讀會。

同時,海南中學還面向全校學生開展“獻禮建黨100周年”紅色木版畫體驗等主題活動﹔面向“青馬工程”(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的簡稱)學員設計黨史主題講座、黨史知識競賽、“優秀老黨員講故事”等。此外,該校還將組織師生代表到中共瓊崖一大舊址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學習,聆聽革命故事,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整合資源,挖掘學校紅色基因

在瓊崖革命發展的光輝歷程中,許多學校是重要陣地和“紅色搖籃”。

例如,瓊台師范學院的前身瓊崖中學和廣東省立第六師范學校,為瓊崖革命培養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其中不乏瓊崖革命先驅徐成章、楊善集、王文明、馮平、周士第等。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並成立的中共瓊崖地委領導機構,13名委員中有超過一半是瓊台學子﹔堅持瓊崖革命武裝斗爭23年紅旗不倒的瓊崖縱隊中,許多干部也畢業於此。

當前,瓊台師范學院已經啟動黨史學習教育“七個一”工程,通過建設一個紅色主題教育館、創辦一所海南青年黨校、組建一個黨史宣講團、編寫一套紅色書籍、唱響一台紅歌大合唱、舉辦一場紅色主題展覽、編排一部紅色劇目等,深入挖掘學校紅色基因,凝練瓊崖革命精神內涵,在講好“瓊台紅色故事”中化人育人、立德樹人。

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是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等六部門與海南大學共建的海南省首批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之一,在該校黨史學習教育中承擔了重要任務。該學院近現代史教研部主任丁艷平介紹,在海南大學黨委的指導下,該院去年就成立“三個100”項目工作組,著手籌辦迎接建黨100周年系列教學活動,通過錄制100個視頻、展示100張圖片、講好100個故事,生動講解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和歷史性貢獻。為了確保講解內容准確凝練,該學院通過多次的集體研討活動來遴選選題、打磨文稿,力求通過有關活動幫助師生深刻把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進一步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讓紅色基因、革命星火代代傳承

對於教育部門和學校組織的各類黨史學習教育,海南省廣大師生紛紛表示受益頗多。

日前,黨史學習教育中央宣講團走進海南師范大學,以座談宣講的方式與師生代表交流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海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楊威在聆聽講座后表示,在建黨100周年之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意義重大,也為思政課教師進一步講好思政課指明了方向。作為高校思政課教師,一方面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為學生講透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和歷史性貢獻﹔一方面要通過認真總結黨的寶貴經驗,弘揚紅色文化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作為一名師范生,海南師范大學學生樓恩吉和同學們不久后將走上教師工作崗位。“基礎教育課堂是培養學生愛國愛黨情懷的重要陣地,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學習黨的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汲取精神力量、提高政治站位,思考如何更好地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基礎教育課堂,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做好充分准備。”樓恩吉說。

海南日報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接下來,該廳將深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師生頭腦,通過舉辦集體備課、示范課巡講、優秀教研成果巡禮等活動,將黨的創新理論體系轉化為教師的教學體系和育人體系、內化為學生的知識體系和價值體系,堅持不懈以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此外,指導和支持各地各校,以“黨旗接力、代代傳承”為主題,舉辦與黨史有關的知識競賽、演講比賽、文藝晚會等活動,並充分利用“開學第一課”“國旗下的演講”等平台,在師生中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讓紅色基因、革命星火代代傳承。

(責編:潘惠文、蔣成柳)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