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振亞:矢志不渝獻身革命

【查看原圖】

陳振亞

(1905–1932)

陳振亞,海南瓊東縣(今瓊海市)人。出身於農民家庭。少年時代在當地珍寨高等小學校讀書,受到五四運動新思想的熏陶。1924年秋,他考入廣東省立第十三中學(今瓊海市嘉積中學)讀書。在校期間積極參加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積極宣傳新思想新文化。1926年3月,陳振亞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9月參與組織支持省港罷工的群眾游行示威,發動各界人士慷慨捐助罷工斗爭等。11月,陳振亞參與領導省立十三中進步學生驅逐反動校長張韜的擇師運動,組織罷課斗爭,在領導學生運動中得到鍛煉和成長。

1927年瓊崖四二二事變后,根據共青團組織的指示,陳振亞和一批進步學生到樂會縣第四區找到中共瓊崖特委,在黨的領導下參加反對國民黨白色恐怖的革命斗爭。同年秋,他加入中國共產黨。12月,陳振亞被選為共青團樂會縣委書記。1928年2月,任中共樂會縣委委員,負責宣傳工作。貫徹中共瓊崖特委的決定,陳振亞積極參與樂會縣蘇維埃政府的籌建工作。5月,在樂會四區上科小學召開樂會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宣布成立樂會縣蘇維埃政府。1929年2月,中共瓊崖特委任命陳振亞為中共樂會縣委書記。

瓊崖紅軍第一次反“圍剿”斗爭失利,瓊崖蘇維埃政府機關和紅軍隊伍轉移到母瑞山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后,陳振亞等縣委領導帶領群眾在樂四區堅持開展武裝斗爭。1930年,中共瓊崖特委領導紅軍開展“紅五月”攻勢,陳振亞領導縣委積極配合開展兵運工作,深入國民黨地方民團反復進行思想教育動員,促使樂會六區建西鄉南平民團團長蔡太初帶領100多名團丁攜帶槍支起義,投奔革命隊伍。在"蒸團豬”活動中,陳振亞帶領縣委發動樂會六區人民群眾配合紅軍先后拔除當地的雞姆坡和長久園民團據點,給國民黨地方反動武裝以沉重打擊,為樂會革命根據地的恢復和發展清除障礙。同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在母瑞山成立,不久,因獨立師政治委員楊學哲在海口被捕犧牲,陳振亞接任獨立師政治委員。他加強部隊政治建設,按照“連有黨支部,排有黨小組”的要求,在第二獨立師14個連隊中建立起黨支部,營級成立中共特別支部,師、團二級設立黨的委員會和政治部(處),進一步加強黨對紅軍的領導。1931年5月,陳振亞和師長王文宇根據中共瓊崖特委的指示,貫徹瓊崖第三次工農兵代表大會的決定,在樂會縣第四區內園村組建成立紅三團女子軍特務連。1932年春,又組建成立女子軍特務第二連。同年,在紅軍獨立師的會議上,陳振亞作《非蘇區籍紅軍一律分配土地問題》的報告,解除廣大紅軍戰士的后顧之憂,調動他們的革命積極性,提高了根據地人民支持革命的熱情。

1932年3月,中共瓊崖特委開展黨內“肅反”運動,由於“肅反”運動擴大化,陳振亞不幸被錯殺,時年27歲。海南解放后,1957年海南行政公署追認陳振亞為革命烈士。

文章來源: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辦公室)

文字整理:魏宗福 程小斌

往期回顧: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瓊崖工農群眾的領袖——王文明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垂斌:投筆為槍獻身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馮平:舍身為革命 視死忽如歸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許俠夫:以筆為戈照亮青年斗爭路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三華:巾幗英雄 為黨犧牲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李愛春:不做大官,要做大事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反日保西沙”宣傳小隊長——周逸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昌煒:尋求真理 獻身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德華:一生為黨 堅貞不屈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楊善集:革命同志死一人,生百人!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何毅:有勇有謀干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永芹:英勇將領 浴血戰場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楊樹興:領導農民反壓迫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徐成章:革命先驅 馳騁疆場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符向一:瓊崖英烈獻身荊楚大地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符節:怕死就不是共產黨員!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李源:寧死不屈寫忠誠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綽余:打造瓊崖土地革命模范區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民選縣長王大鵬的革命道路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官天民:一腔赤誠洒熱血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學增:鐵血丹心耀南粵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徐天柄:播撒革命火種 點燃信仰之光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楊學哲:從容就義 氣貫長虹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嚴鳳儀:滿腔赤誠為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振士:黎族嬌子 革命忠魂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林一人:巾幗戰士 與夫同行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李碩勛:鐵骨錚錚,摧不垮的浩然正氣!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吳炳泰:從海口走出去的紅軍優秀指揮員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天駿:組建紅色娘子軍 足智多謀擒敵首

本欄目由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和人民日報社海南分社、人民網海南頻道聯合推出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2021年04月14日11:55
分享到:
(責編:蔣成柳、王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