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連中國]反食品浪費法實施半月觀察:“必剩客”少了,“光盤”盲區還在

曾帆 龔莎 鄭窈 陳文夏 伍遷 劉佳 宋彤桐 朱虹 曾智慧 鄒星

2021年05月13日14:34  來源:人民網
 

  五一假期第一天,陝西西安福味居餐廳,一場婚宴正在舉行。面對一桌子大魚大肉,女士和孩子較多的餐桌“戰斗力”明顯較弱,菜剩了不少。

  “節假日期間,大部分酒店的餐飲營銷都以婚宴、企業宴會為主。”該餐廳工作人員王女士告訴記者,與普通散客就餐不同,宴席上的菜品往往要求種類多、分量大、有排面,“我們在收桌時,常會發現整盤菜隻動一兩下的情況。為避免浪費,我們會在所有餐桌的邊櫃放上食品打包袋和打包盒,免費供顧客取用。”

  “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小米粒”連著“大民生”,全社會積極響應落實中央指示精神,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主動量力而“食”,各地也紛紛出實招“倡導光盤”。

  廣東廣州某餐廳內隨處可見“光盤行動”標語。人民網 陳文夏攝

  2021年4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簡稱“反食品浪費法”)通過並實施,明確對餐飲服務經營者等相關主體提出反食品浪費的“紅線要求”。如今,半月已過,各地落實情況如何?人民網記者兵分多路,實地走訪各地大大小小的餐飲場所發現,浪費現象明顯減少,但並未絕跡。

  按需點餐、剩余打包,多數消費者願做“光盤族”

  “服務員,幫忙把這份糌粑打包。”5月1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的倉央庄園,來自北京的游客張先生用完餐后自然地喊道。

  記者看到,張先生桌上的其他菜品都已被吃個精光,大部分客人走后留下的也都是空盤。倉央庄園前台負責人達娃卓瑪說,“以前還有人專門來我們這裡收剩菜,現在幾乎不來了,因為他們曉得沒有‘油水’了。”

  上海某粵式茶點餐廳內,顧客將剩下的菜品打包。人民網 龔莎攝

  五一期間,記者來到位於上海世紀匯廣場的一家粵式茶點餐廳,盡管晚餐高峰時段已過,但仍有不少顧客正在就餐。

  記者觀察發現,多數客人會將沒有吃完的餐點打包。“點心類的食物湯汁較少,外帶客人不會覺得不方便,對口感影響也不大。”該餐廳店長告訴記者,來用餐的顧客基本都會“光盤”。

  如今,“剩余打包、杜絕浪費”的綠色消費理念愈發深入人心,按需點餐也漸成多地餐桌新“食”尚。

  福建某火鍋店內,陳女士和朋友一行6人在包廂用餐。得知該餐廳包廂不設最低消費,陳女士選擇了“少量多次”的點餐方式,避免造成浪費。

  在廣西,南寧市民韋先生在和友人吃早茶時,也和陳女士一樣,採取了“少量多次”的點餐模式。“因為菜量較少,我們后來加了兩次菜。”韋先生說,比起一次性點很多吃不完,現在他更習慣不夠再追加的點餐方式,“每次基本都會‘光盤’。”

  專設勸阻員、巧用邊角料,多地向“剩宴”說不

  在越來越多消費者向“光盤族”靠攏的同時,餐飲商家們也琢磨了不少新服務策略,客、商聯手,共同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

  5月5日下午1點,在濟南站下車后,游客李先生和妻子來到南辛庄西路的一家飯店吃午飯。

  “一盤白灼芥藍,一盤魚香肉絲,兩碗蛋炒飯……”在李先生點了兩個菜和主食后,服務員輕聲提醒,“我們家菜量比較大,您兩位點這些應該夠了,建議吃完再考慮是否加菜。”

  “顧客把握不好菜量的時候,我們都會及時提醒。顧客用餐結束后,我們也會主動建議將剩余的菜品打包。”該服務員說,目前,“引導式點單”的效果很好,店裡每個月的剩菜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了近一半。在全國其他城市,也有不少餐廳設立類似的“節約糧食監督員”,通過專人“引導式點餐”的服務模式,減少浪費。

  除了消費端,不少餐飲場所在供給端下手,力求從“根兒”上減少食材浪費。

  海南三亞海棠灣陽光壹酒店將未用完的火腿制作成員工餐。黃智旺供圖

  “我們會根據酒店的入住率對食材採購和備餐進行合理規劃。”海南三亞海棠灣陽光壹酒店的餐廳主廚黃智旺說,后廚會將未用完的食材進行二次利用,比如會將蔬菜的邊角料打成蔬菜汁,營養健康,還不浪費。

  5月7日,福建廈門海滄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檢查中發現,一面包店為保証銷售的面包大小一致、外形美觀,將烤制出爐的吐司面包兩邊的部分切除,並將多余部分直接丟棄。依據反食品浪費法相關規定,執法人員當場對該面包店開具《責令改正通知書》,並要求其限期整改。這也是當地開出的首份《責令改正通知書》。

  記者了解到,五一期間,廈門、南京等多地市場監管局在專項檢查過程中,依據反食品浪費法相關規定向浪費食物的商家開出《責令改正通知書》。

  自助餐廳等仍存“光盤”盲區 專家:建議加強行業引導

  從中央到地方倡導節約的決心和力度都很大,但多地“餐飲浪費現象”仍禁而未絕。

  隻咬了一口的水果、尚未剝殼的大蝦……5月3日,記者在北京某自助餐廳內看到,不少顧客就餐離開后,餐盤內剩余大量食物。“總會遇到‘眼大肚小’的顧客,拿了很多,結果最后根本吃不下。”餐廳負責人無奈表示,盡管一直按照有關規定提醒顧客勤拿少取,仍有部分顧客本著“要吃回本”的心態,明知吃不完卻還會取較多食物。

  記者隨機採訪了餐廳內的幾位顧客,不少人都認為,自助餐和各類宴席是餐飲浪費的“重災區”。還有人提到,“掃碼自助點餐”也是造成外出就餐浪費的原因之一。

  5月5日中午,記者走進雲南昆明正義坊購物中心一家滇菜館,服務員告知記者“微信掃碼可自助點餐”后便自行離開。

  記者通過小程序點了10個菜品,就餐人數選擇“2”。其間,小程序並未進行“菜品超量”等提醒,直接顯示“訂單提交成功”。

  約3分鐘后,記者叫來服務員主動提出點菜超量,想退掉部分菜。服務員先是問了下單時長,隨后又到廚房進行一番核實,這才退單成功。當記者詢問該餐廳是否有“小份菜”“半份菜”等選項時,對方直言:沒有該項服務。

  雲南某滇菜館內,顧客就餐結束后剩下的烤鴨和炒肉。人民網 曾智慧攝

  記者走訪發現,因反食品浪費法實行時間較短,多地暫未出台相關落地細則,個別餐飲商家的服務人員對於反食品浪費法中的相關處罰規定並不十分了解。對此,記者採訪了業內專家和有關部門,多位專家建議,在倡導消費者文明就餐的同時,應加強行業引導,增強餐飲行業反對餐飲浪費的內生動力,建立節約用餐提醒制度,強化企業自治。

  法律法規已出台,后續如何落地落實是關鍵。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產業與技術研究室副主任譚智心說,反食品浪費法只是做了原則性規定,如何科學界定不同種類、不同環節、不同場合的浪費標准,需結合餐飲業及相關行業實際情況,必要時還需征求消費者及相關行業協會意見。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表示,上海將根據反食品浪費法的相關規定,加強對食品經營者落實情況的監督,對於餐飲服務經營者未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造成明顯浪費等違法行為,依法予以查處。

  “公私倉廩俱豐實”的局面來之不易,倡導“厲行節約”不能鬆勁。處罰不是最終目的。我們期望,各地早日出台落地細則,在立法、宣傳、監管等多方面合力下,讓“反食品浪費”成為公眾的習慣。(曾帆 龔莎 鄭窈 陳文夏 伍遷 劉佳 宋彤桐 朱虹 曾智慧 鄒星)

  點擊進入專題查看更多

(責編:蔣成柳、席秀琴)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