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黨史感黨恩 “接地氣”的儋州山歌唱出“心”意

2021年05月15日20:51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人民網5月15日電 (李學山、符武平)“建黨百年創偉業,一心為民是初心,幸福生活感黨恩,子子孫孫跟黨走……”沒有華麗的舞台,也沒有專業的音響和舞美,但台上的歌者唱的全情投入,台下的觀眾聽得津津有味。

5月14日,儋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戶外廣場,以“儋州山歌唱黨史感黨恩”主題的“每周一唱”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正在舉行,歌手們的舞台是電視牆前一塊小小的水泥地,觀眾的坐席也只是露天的水泥凳,晴天太陽晒,雨天風雨淋,但就是這樣一個簡陋的地方,卻吸引了數百名熱情觀眾風雨無阻的參與其中、樂在其中。

儋州山歌以儋州話演唱,普及性廣,押韻嚴格,結構規整,一般以七字為一句,以四句或二句為一個基本段落,可以獨唱,也可對唱。郭沫若曾贊稱:“儋州山歌不亞於唐詩”。2009年,儋州山歌被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儋州本地群眾不僅愛聽山歌、唱山歌,也愛寫山歌。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一些愛好山歌的本地群眾還專門“為黨寫歌”。

今年,儋州市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與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將黨史學習教育內容編入儋州山歌歌詞,以悠揚的旋律配合當地方言進行傳唱,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唱黨史、頌黨恩,讓黨史學習教育“接地氣”,傳播更廣,這也是儋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

“每周一唱”活動現場。人民網 符武平攝

人民網記者當天在現場看到,山歌表演尚未開始,大榕樹掩映下的觀眾席就陸陸續續地被來自四面八方的山歌愛好者坐滿了,這裡面既有九旬高齡的長者,也有剛牙牙學語的孩子,其中還有一些拄著拐杖、坐著輪椅前來的山歌愛好者,儋州群眾對於這項活動的參與熱情由此可見一斑。

上午9點鐘,山歌表演正式開始。當天的表演的兩位歌手是王樹玉,郭正妹,歌手飽含感情、真情投入的演唱,加上儋州山歌流暢明快的節奏和錯落有致的音節,讓台下的觀眾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還跟著哼唱上幾句。值得一提的是,當天正值海南全島高溫天氣,但炙熱的陽光並未削減歌者和觀眾們的熱情,僅僅是換個蔭涼處就繼續唱和聽。

”在建黨100周年到來之際,作為一名老黨員,能用儋州民間喜聞樂見的山歌,來歌唱黨的輝煌,歌唱黨的豐功偉績,將黨的聲音傳送到千家萬戶,我心情很激動。“儋州民間山歌手吳有政曾經多次登上”每周一唱“的舞台,他唱的都是自己編寫的儋州山歌,歌詞描述的都是自己身邊的事情和自己的感想,這樣唱起來就更有感情。

當地群眾觀看山歌表演。人民網 符武平攝

今年79歲的木棠鎮薛屋村群眾薛德光說,自己從小就是聽著儋州山歌長大的,對儋州山歌很有感情,近段時間聽了融入黨史內容的儋州山歌后,他由衷地感受到,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一定要教育兒孫永遠聽黨的話、跟黨走。

儋州市文化館館長李火生說,儋州山歌作為儋州地區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歌,有作為宣傳手段的天然優勢,在各個歷史時期中發揮重要的宣傳作用。為了傳承、保護和發展儋州山歌,貫徹落實文化惠民措施,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他們在儋州市委宣傳部和市旅文局的指導下,固定在每周五推出儋州山歌“每周一唱”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這一活動自2019年8月開始常態化開展以來,廣受群眾歡迎,每場山歌對唱,歌手唱得盡興,觀眾看得投入,反響良好,氣氛十分熱烈。

李火生表示,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今年儋州山歌“每周一唱”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以黨史教育為主題,鼓勵群眾通過自編自創自唱儋州山歌的形式來唱黨史感黨恩,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與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以市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黨的政策。參加演唱的歌手大多是儋州民間舞台上優秀的山歌活躍者,他們將黨史內容融入儋州山歌,用儋州山歌歌頌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程。接下來,他們還將計劃舉辦二十多場活動,把黨史唱入人們心中,把黨的政策變為群眾行動,匯聚黨心民意的強大合力。

(責編:潘惠文、席秀琴)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