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地瓜等特色農產品上市 澄邁鄉村採摘游火熱

記者 余小艷

2021年05月28日10:01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游購兩宜 潮趣無窮

  近日,在澄邁大豐荔枝鄉村旅游嘉年華活動現場,游客在參加用筷子夾荔枝比賽。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嘉年華活動主辦方提供)

  近日,游客穿著古裝在澄邁大豐荔枝採摘園採摘荔枝、拍照。

  位於澄邁縣大豐鎮的才存共享農庄。 記者 陳元才 攝

  “奶奶,快看!我又挖到了一個大地瓜。”日前,澄邁縣橋頭鎮沙土村天朗氣清,一塊綠油油的地瓜地裡,來自儋州的5歲女孩小悅捧著勞動成果,笑盈盈地向奶奶陳海英展示。陳海英趕緊拿出手機,記錄這美好的一刻。

  5月以來,隨著澄邁橋頭地瓜、大豐妃子笑荔枝等陸續上市,像陳海英祖孫一樣的游客紛至沓來。他們走進農田和果園體驗採摘帶來的樂趣,欣賞秀美的田園風光。

  近年來,澄邁注重發揮橋頭地瓜、妃子笑荔枝、澄邁福橙等農業品牌優勢,加快推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為美麗鄉村凝聚人氣,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現象 地瓜荔枝採摘游火熱

  走進沙土村,蜿蜒的公路兩旁都是地瓜地。目前,正值橋頭地瓜收獲季,除了瓜農們在田間地頭忙碌,還有不少組團前來體驗挖地瓜的游客。

  “雖然我平時經常買橋頭地瓜,但還是頭一回走進地裡挖地瓜。”陳海英說,橋頭地瓜名聲在外,已經成為許多家庭餐桌上常見的美食。趁最近有空,她特意帶孫女來親近自然,了解橋頭地瓜文化。在陳海英身后,還有不少正在挖地瓜的游客,他們有的用木棍輔助,有的徒手上陣,在鬆軟的沙土裡挖出一個個紫紅色的橋頭地瓜,十分盡興。

  “瞧,不到1小時,咱們4個人就挖了上百斤地瓜。”來自江蘇省的游客童女士指著筐裡豐碩的“戰果”向海南日報記者展示。

  沙土村地瓜服務中心負責人王文克介紹,自橋頭地瓜大量上市以來,每周都有不少旅游團進村體驗採挖地瓜,讓這個海邊村庄人氣十足,田間地頭充滿歡聲笑語。

  近日,在澄邁橋頭鎮、福山鎮、大豐鎮等地,荔枝採摘游也十分火熱。5月22日,澄邁大豐荔枝鄉村旅游嘉年華活動在澄邁縣福豐約亭古鎮鄉村旅游點舉辦,吸引了大批游客、攝影愛好者等參加。

  “我們是兩家人一起過來玩,摘荔枝、喝咖啡、品美食,老人、小孩都玩得很開心。”海口市民李宇新專門到大豐鎮參加荔枝鄉村旅游嘉年華活動。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荔枝觀光園裡停滿了自駕游車輛,許多游客打著傘進園摘荔枝,隻為嘗一口新鮮美味。活動主辦方還現場展示了荔枝蘸醬油、荔枝蘸辣椒鹽、老鹽荔枝水、荔枝雪碧等荔枝新吃法,讓游客嘖嘖稱奇。

  析因 綠色標准成就口碑

  橋頭地瓜、荔枝採摘游的火熱,離不開長期以來,澄邁有關部門和種植企業對農產品品質的高要求。

  記者了解到,橋頭地瓜、妃子笑荔枝、澄邁福橙、福山咖啡、蜜柚、無核荔枝、茶油和鳳梨是澄邁大力推廣種植的“6+2”品牌農產品。近年來,為提升這些農產品的品質,推廣質量標准、打造品牌,澄邁做了大量細致而有針對性的工作。

  比如,早在2011年,橋頭鎮便組織成立產銷協會,積極推行地瓜產業標准化管理體系,圍繞選地、插苗至收獲、檢驗等各環節制定標准,組織人員對農戶進行指導和監督,並對橋頭地瓜進行統一包裝、定價和銷售,為地瓜產業加快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今年,橋頭鎮的地瓜種植面積達3.1萬畝,預計產量3.8萬噸,預計產值3.72億元。

  荔枝種植方面,澄邁有關方對品質的把控同樣嚴格,綠色種植理念已深入人心。大豐鎮副鎮長王能介紹,該鎮嚴格按照一畝33株的標准種植荔枝樹,確保每一株荔枝樹有足夠的枝展空間,有充足的光照。經過多年的摸索,大豐鎮形成了專業的種植技術團隊,荔枝種植水平不斷提高,荔枝品質穩步提升。

  “我們嚴格按照專家的指導,通過施有機肥、無公害農藥等方式,提升荔枝的口感和產量,今年畝產量可達2500斤左右。”大豐鎮荔枝種植戶勞慶蛟說。

  “今年是荔枝‘大年’,澄邁妃子笑荔枝種植面積5000畝,挂果面積4000畝,比去年新增450畝﹔無核荔枝挂果面積4000畝,比去年新增50畝。”澄邁農業休閑協會會長林少華介紹,最近澄邁各荔枝採摘園游人如織,一些採摘園借助網絡直播平台等新載體加大宣傳營銷力度,擴大品牌影響力。

  趨勢 深度游帶來全新體驗

  除了瓜果富硒、品質優良,精心策劃舉辦的農旅活動也是澄邁採摘游火起來的原因之一。

  記者注意到,不久前舉辦的第十屆橋頭地瓜推介會結合當地農業文化,設置挖地瓜比賽、橋頭地瓜宴、地瓜套圈比賽等活動,開設橋頭集市,讓游客參與形式多樣的趣味活動,在游玩的同時購買當地特色農副產品。大豐荔枝鄉村旅游嘉年華活動則結合大豐荔枝採摘及鄉村美景,融入國潮國風元素,為游客帶來國風潮秀、鄉趣潮玩、農旅潮樂、鄉間潮味等體驗內容。

  “不少游客來澄邁採摘水果,必然要品一品當地的咖啡,休閑放鬆一下。”林少華認為,澄邁在海口一小時經濟圈內,且有福山咖啡、橋頭地瓜等眾多旅游吸引物,發展鄉村旅游大有文章可做。這也是澄邁推動農旅融合的優勢所在。相較於通過傳統渠道銷售瓜果,發展採摘游可以讓農戶獲得更多收益。

  除了鄉村採摘游,澄邁農旅融合還呈現出新變化。在橋頭鎮的地瓜攤上,不少農戶推出了地瓜酒、地瓜糕點等特色產品,吸引游客購買。王文克介紹,今年6月,地瓜醋、地瓜面和地瓜粉等橋頭地瓜衍生產品將上市銷售。

  相較於採摘園,共享農庄是一種更高級、更綜合的農旅融合載體。在大豐鎮才存共享農庄,游客除了可以體驗採摘帶來的樂趣,還可以喝咖啡、住民宿、吃農家飯、玩真人CS、開卡丁車、垂釣、手工DIY,游玩更盡興。

  “澄邁熱帶水果資源豐富,正在加快建設一批共享農戶。”林少華認為,未來澄邁可以發展熱帶水果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探索打造農旅融合“田園綜合體”,打造農旅融合品牌,帶動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責編:潘惠文、蔣成柳)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