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全面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 切實提升教育水平

2021年06月08日10:55  
 

為徹底消除“大班額”,科學合理配套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補齊辦學短板,提升教學條件,文昌市於2019年在“全面改薄”工程的基礎上,啟動了“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建設項目(以下簡稱“改薄提升”項目),通過提升鄉鎮、鄉村學校的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將教育資源向薄弱學校傾斜,改善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文昌全市整體教育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文昌市第三中學在得到“全面改薄”工程和“改薄提升”項目支持前,學校環境極為簡陋,隻有老舊的校舍、運動場,學生食堂也因破舊一度隻有不到200人前去就餐。經過“全面改薄”工程和“改薄提升”項目改造后已經大變樣,新的校舍和教學樓還有學生食堂拔地而起,以往“臟亂差”的校園變得像個小花園。回憶起校園的改變,文昌市第三中學校長詹達保感慨萬分。他告訴記者,現在的學校不僅是校園環境大變樣,師生們的精神狀態也大有改變,學習、工作勁頭越來越足,學校辦學成績不斷提升。

文昌市還積極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項目的提升,旨在提高鄉鎮、鄉村學校辦學水平,補齊教學短板,努力平衡教育資源,加快推進文昌教育發展。

在文昌市聯東中學,老師們正在用“智慧課堂”設備給學生們上課。據該校教導室主任符起介紹,聯東中學目前有24個班使用“智慧課堂”設備進行教學,總投入496萬元。智慧教育課改給學校帶來了很大的變化,教學質量和社會認可度都得到了顯著提升。聯東中學也借此成為了文昌市農村信息化教育示范學校,在全省思源系列學校也享有盛譽。

據了解,文昌市中小學薄弱學校改造項目教育裝備類共投入資金2750萬元,主要為全市中小學新增電子白板、教師電腦、學生電腦,配備課桌椅等設施設備。目前,文昌市有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教室1744間,已實現多媒體教學設備全覆蓋﹔全市中小學有計算機4701台,教師電腦2280台﹔各類實驗室217個﹔圖書館(室)總藏書量為160.4萬冊。據統計,文昌市“改薄提升”項目自2019年啟動以來,涉及教學樓、學生宿舍、學生食堂、運動場、附屬工程、電教設施設備類一共56個項目,總體投資16995萬元,已完成投入12739萬元。

下一步,文昌市將繼續實行“改薄提升”項目建設,繼續完善以財政投入為主的教育裝備經費保障機制,實施同步傳遞課堂項目,解決偏遠農村學校缺師少教、城鄉學校教學質量差距大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難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切實提升文昌市教育水平。

(來源:文昌市廣播電視台)

(責編:劉楊、席秀琴)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