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琼山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群众唱主角

2021年05月26日17:18  
 

5月25日,天刚蒙蒙亮,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昌西村民王传书赶了个大早,匆忙吃过早餐,就只身前往当地农户家中收购农产品。

王传书曾是一名脱贫户,现在是远近闻名的“乡村买手”,群众眼中的致富能人。日常,他走村入户遍寻优质农产品,然后依托电商等平台为目标人群推介家乡本地土特产,带动了村民共同致富。

琼山区乡村“能人”王传书依托电商等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成为“乡村买手”。李思瑾摄

当前,琼山区将群众需求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以志愿服务从我做起”为引擎,让能人唱主角,聚集一批宣讲类、文化艺术类、农技类等方面的“能人”,培育一批“得民心”“显活力”“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项目,我是“能人”,能为人人,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能人”在脱贫致富里唱主角

2000年,一场台风将红旗镇昌文村委会昌福村林志宝家里种植的种植的果树全部吹倒,家里负债累累,那一年读初三的林志宝因此而辍学了。

为重振家业,2001年,林志宝跟着家里人开始种植散尾葵,通过努力,如今,林志宝种植散尾葵的规模扩大到了四十亩,年收入十余万元,成为大家眼中的致富能人。

和林志宝一样,三门坡镇荔枝产业致富带头人王录理也是大伙眼中的“能人”,但他有个特别的名字——“励志(荔枝)叔”!

2009年,王录理带头成立海口金绿果水果产销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的努力,合作社被评为“海南省示范合作社”,成为荔枝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带动了三门坡荔枝产业的发展。

“能人”促志愿服务“种下根”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散尾葵的种植技术教给有需要的农户,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在红旗镇昌文村委会昌福村,“能人”林志宝说道。

饮水思源,通过种植散尾葵发家致富后,林志宝借助“我是能人”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向大家推广种植技术培训等服务,让乡亲们依靠勤劳的双手通过努力奋斗一同发家致富,过上幸福的生活。

2019年5月,琼山区围绕“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凝聚群众、植根群众、惠及群众”目标,着眼于激发农村群众内生动力,启动“我是能人”志愿服务项目,深入挖掘和培育乡土人才,在“送下乡”的基础促志愿服务“种下根”,形成群众从“看人干”到“跟着干”“一起干”的局面。

“能人”群英会里展风采

2019年7月日2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能人”展示活动在红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43名乡村“能人”登台献技,展示自己才华,引来现场群众阵阵喝彩声。活动不仅有歌舞展示、口才展示,还有服装作品展示、人偶戏、植物种植、修剪等手艺“能人”展示。

现场,43位“能人”分别获得“我是能人”荣誉证书。蒙美明、戴仕福、林庆、林志宝四人分别获得了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我是能人”群英会“项目领头人”称号。

据了解,琼山区“我是能人”系列项目通过“能人”选拔,挖掘有一技之长的基层党员和广大群众,聚集琼剧、宣讲、唱歌、舞蹈、体育、种养殖等方面的“能人”,以“能人”为基础,培育、组建植根乡村的文化,并策划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我是能人”群英会,让乡村“能人”利用好自己的技能,将自己的技能传授给更多的村民,影响更多的村民加入到“能人”队伍中来,带领村民群众开展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

目前,琼山区共培育宣讲类、文艺类、工艺类、农技类、生活类等“能人”志愿服务队伍70余支,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850余场。打造“荔志(荔枝、励志)叔”“蒙老爹有话说”“服装娘子军”“龙塘雕刻”等一批群众参与度高、影响大、口碑好的志愿服务项目,实现“乡里锣鼓乡里敲,乡土文化乡里生”。

2020年,甲子镇的“乡村买手”被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报道和点赞。(琼山区委宣传部 许晶亮 王伦)

(责编:刘阳阳、席秀琴)

72小时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