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銀坡村村民搬遷脫貧后 發展產業再上一層樓

曾毓慧

2020年03月12日08:39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搬遷脫貧后,發展產業再上一層樓

“今天要巡山到晚上才能回來,明后天還得抽時間給咱家那些新種的咖啡苗和菠蘿蜜苗施肥呢。”3月10日7時許,在白沙黎族自治縣南開鄉生態移民村銀坡村,薄霧籠罩著山林,20棟兩層民居錯落有致,村民符金海起了個大早,喊上同村的幾名護林員,一行人結伴騎著摩托車往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山深處駛去。

“3年前,咱村30余戶從高峰村搬到銀坡村來,其中13名青壯年當上了護林員,每月工資有2000元左右。”同是護林員的銀坡村村民符國華當天輪休,目送符金海等人走后,他跟來採訪的海南日報記者聊起那段難忘的“搬家”往事。南開鄉高峰村位於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腹地,是白沙最為偏遠的村庄,這裡原本居住著130多戶農戶。直至2015年,該村的道銀、坡告兩個村民小組還不通水電,不少村民住著泥土屋或鐵皮屋。連綿群山猶如一道道屏障,將高峰村與外界隔絕開來,村民從這裡騎摩托到白沙縣城,即使車技嫻熟,也要花上近3個小時。

隻有搬出“窮山窩”,才能過上好生活。應群眾所盼,2015年底,《白沙黎族自治縣南開鄉道銀、坡告村民小組生態扶貧移民實施方案》出台,確定了“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和區域生態修復雙贏”的總體目標,選址距白沙縣城僅10多公裡的一片區域建設海南首個生態移民村銀坡村。2017年元旦,銀坡村如期建成,高峰村道銀、坡告兩個村民小組共30余戶農戶搬到了新址,住上了兩層新樓房。

搬遷后,政府加大產業幫扶力度,助銀坡村村民致富。“政府給每人補償10畝可開割的橡膠林兌現了,我家4口人有40畝,共有1500多株,勤快的話,一年割膠收入幾萬元沒問題。”符國華介紹,搬到新村后,每位村民每年能領到好幾百元的生態補償款,還有百香果基地的分紅,日子越過越好。此外,白沙有關部門還積極協調周邊鄉鎮將產業扶貧資金入股銀坡村種養專業合作社,幫助該村發展百香果產業。目前,銀坡村有10多名婦女在百香果基地務工。

搬出大山3年多時間,村民們眼界變寬了,發展特色產業的勁頭很足。目前,僅30余戶的銀坡村涌現多名致富帶頭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符國華積極發揮“雙帶”作用,帶領村民在村外租地種植秋葵、龍須菜。符金海盤活近20畝荒地,發展咖啡、菠羅蜜等產業。村民符金城種了約20畝水果椰子。

“咱從大山裡搬出來,住進新樓房,現在要加把勁發家致富,把日子越過越紅火。”符國華語氣堅定地說。

(本報牙叉3月11日電)

(責編:潘惠文、蔣成柳)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