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博后村民宿業精品化、個性化、規模化發展

小村庄孵出幾十家網紅民宿

李艷玫

2020年05月23日08:45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小村庄孵出幾十家網紅民宿

  5月18日,游客來到位於三亞吉陽區博后村的憶鄉人精品民宿。 本報記者 武威 攝

  “在喧囂的城市中待久了,放假的時候就想找一處靜謐的村落放鬆心情,這裡正好滿足我的需求。”近日,海口游客李穎帶著家人來三亞旅游,留宿在三亞市吉陽區博后村的一家民宿。

  在眾多星級酒店聚集的亞龍灣灣區,越來越多的游客和李穎一樣沒有去住酒店,而選擇留宿博后村,體驗鄉愁鄉俗鄉味。這一現象反映出博后村精品民宿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在青山綠水環繞的博后村,風格迥異的民宿讓人眼前一亮。從網紅風的“宿約107”,到簡約風的“木禾憶舍”,再到古典風的“朋伯樂”……擁有各自的風格和特色的一家家民宿,在此集聚成群,逐漸形成規模效應。

  從起初的幾家,到如今近50家﹔從開始不被村民看好,到有村民開起民宿﹔從原來形式單一的住宿,到目前提供個性化服務……幾年裡,博后村將民宿作為鄉村旅游的特色品牌進行塑造,走出一條精品化民宿發展之路。

  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到位於博后村的玫瑰谷景區視察,留下了“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暖心囑托。這句話被博后村鐫刻在村門口的石頭雕塑上,一直鼓舞和激勵著當地干部群眾。“7年多來,博后村干部群眾齊心奮斗,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從5000多元增加到2.45萬元。”博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蘇少洪說,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主要歸功於民宿產業的發展。

  2017年,三亞市委、市政府決定將博后村就地改造為美麗鄉村,不僅要美“面子”,還要強“裡子”。迎來機遇的博后村,把產業發展方向瞄准民宿產業。

  “村裡幾乎沒有人有過開民宿的經驗,大家不敢輕易嘗試。但經過多方面的動員,有些年輕人願意去嘗試。”蘇少洪說。

  年輕的譚中仙就是其中之一。“過去,靠近亞龍灣,卻吃不上‘旅游飯’,村民們心裡有些不甘。”譚中仙說,2017年,他返鄉創辦“海納捷”民宿,成為村裡首批敢於“吃螃蟹”的人。經過3年的精心運營,他的民宿積累了口碑和知名度,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外來創業者也看上了博后村的發展潛力。24歲的鄧進喜去年4月與家人來到博后村騎行游玩,便被這裡吸引了。“我想在這裡開民宿,還可以結交朋友。”鄧進喜說,2019年底,他的“莫言莫語”民宿開業迎客。今年“五一”假期,“莫言莫語”民宿入住率達96%,成為博后村最受游客追捧的民宿之一。

  博后村的民宿產業不僅要做大,還要做精。“博后村的民宿產業必須要走精品化、個性化、規模化的發展道路。”蘇少洪說,為此,該村民宿產業確定了“小而精、優而異、聚而旺”的發展方向。去年5月,三亞吉陽區民宿協會在博后村成立,計劃通過設置准入門檻,解決民宿經營過程中出現的低價傾銷、同質化等問題,並通過規范管理、合理指導等,促進產業向好發展。

  蘇少洪介紹,近年來,博后村通過夯實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培育文明鄉風等,為鄉村民宿產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而民宿產業的發展也為博后村帶來了人才、資金、人氣,為村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帶來了發展生機。

(責編:潘惠文、席秀琴)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