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由貿易港建設推動海南高質量發展

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長 沈曉明

2020年08月16日15:16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以自由貿易港建設推動海南高質量發展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海南是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具有實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試驗最高水平開放政策的獨特優勢。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改革開放重大舉措,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發展作出的一個重大戰略決策,也是海南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機遇。

  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增強思想和行動自覺

  深刻領會“著眼於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對接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促進生產要素自由便利流動”的要求,推進更高水平開放。著眼於兩個大局,既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又要持續推進經濟全球化。自貿試驗區是經濟全球化風起雲涌的產物,建設海南自貿港是中央主動應對經濟全球化遭遇更大逆風和回頭浪,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支持經濟全球化,推進更高水平開放的戰略選擇和實際行動。建設自由貿易港,“對接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指的是開放的水平,“促進生產要素自由便利流動”指的是開放的內容,與習近平總書記“自由貿易港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的論斷一脈相承,就是要探索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開放政策和制度,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我國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前沿地帶。

  深刻領會“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的要求,推進更深層次改革。自貿試驗區強調制度創新,海南自貿港強調的是制度集成創新,改革的強度和力度更大。要在“集成”上下功夫,把相關制度創新有機融合、協同集成,來解決新的問題、形成新的效應,而不是簡單疊加。要以更高水平開放促進更深層次改革,發揮改革系統集成的“試驗田”作用,積極探索建立適應自貿港建設的更加靈活高效的法律法規、監管模式和管理體制,破除阻礙生產要素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

  深刻領會“高質量高標准建設自貿港”的要求,推進更高質量發展。自貿試驗區主要是制度創新,要求可復制可推廣,沒有優惠政策;海南自貿港是“制度創新+優惠政策+法治規則”,不再強調可復制可推廣。要貫徹新發展理念,把自貿港的政策優勢、制度優勢和原有的生態優勢相融合,切實轉化為海南發展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形成特色鮮明、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成為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和典型示范。

  深刻領會“海南省要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把准方向、敢於擔當、主動作為”的要求,堅決扛起主體責任。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明確了海南省是自貿港建設的主體。我們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扛起主體責任,把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作為當前最大的政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在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發揚釘釘子精神,保持既急不得也慢不得的戰略定力,干一件成一件,決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重托與厚望,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把握工作重點,以自由貿易港建設推動海南高質量發展

  加快優惠政策落地,推進早期安排、爭取早期收獲。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抓緊落實政策早期安排”的要求,科學制定2025年前的年度工作安排,努力把政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要細化任務解析,加強與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的對接,推動出台配套清單細則。要把總體方案有效轉化成招商引資內容、把政策變為項目,梳理招商重點方向,建立重點企業服務模式,把握招商節奏和規律,做到月月有綜合推介會、周周有專題招商說明會。要通過階段性項目開工、竣工和簽約活動,向社會展示自貿港的良好形象。

  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成熟一項推出一項。明確自貿港建設的推進策略,不求整齊劃一、齊頭並進,但求早出成果、早見實效,干一件成一件,行穩致遠,久久為功。把制度集成創新項目化,研究制定制度集成創新的年度計劃。重點從機構和部門設置、法律制度、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把握好“一線”放開和“二線”管住關系、深化“多規合一”“極簡審批”改革、促進生產要素自由便利流動、國企改革和國有資本監管、社會治理、創新抓落實的體制機制、防范化解系統性風險等方面,解放思想、大膽創新,謀劃一批制度集成創新項目。

  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海南有三個比較優勢:一是生態環境,二是營商環境,三是政策環境。可以說,營商環境是決定自貿港成敗的關鍵之一。海南營商環境建設的總體目標是世界一流,總體要求是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其中特別要重視兩個方面:一是公平、透明和可預期。所謂公平,就是國有、民營,內資、外資,本地、外地,認識的人、不認識的人,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所謂透明和可預期,就是這件事能不能做、怎麼做,政府要做到標准、程序、路徑透明,讓企業感覺到過程和結果可預期。二是擺正政府和企業的位置。強化尊重企業、尊重企業家的理念,營商環境好不好,政府說了不算,領導說了不算,甚至評價體系本身說了也不算,而是以實際獲得感為導向,讓企業來評判,讓企業能賺錢、得紅利。

  讓自貿港建設成果更多惠及人民。一是增加海南百姓獲得感。建設自貿港,意味著人流物流資金流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涌入海南,海南百姓的就業機會將更多,就業的質量和可選擇性也會提高。以正面清單方式,允許島內居民免稅購買進境消費商品,直接享受政策福利。還要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等民生短板,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二是讓全國人民和全世界投資者共享紅利。大幅度優化離島免稅購物政策,吸引大量的國人海外消費回流,使海南成為全國人民的度假天堂和購物天堂;同時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有識之士提供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三是提高群眾參與度。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動員全社會參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一要確保正確方向,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海南自貿港與世界上現有自貿港的本質區別。二要有正確的方法論,把握好“一線”放開和“二線”管住的關系與節奏。三要突出風險防范重點,著力防范化解貿易、投資、金融、人員流動、數據流動、生態和公共衛生等領域的風險,依托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管理系統、社會管理監管系統、口岸監管系統“三道防線”,形成海南社會管理信息化平台,對海上、地面、空中、水下實行全天候、實時性、可視化監管,確保自貿港建設行穩致遠。

  統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各項工作。建設海南自貿港,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中最具標志性、前瞻性,對海南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最大的項目。我們將以自貿港建設為牽引,統籌推進各項工作,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全力應對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海南自貿港建設“三個大考”,答好“三張答卷”。

(責編:潘惠文、席秀琴)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