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東縣丹村從問題村變成“海南最美鄉村”

2021年01月10日14:28  
 

樂東黎族自治縣佛羅鎮的尖峰嶺下,有一個具有500年歷史的古老村落。近年來,該村大力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改變落后面貌,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注入精神內核的丹村迎來蛻變,被評為“海南最美鄉村”。

丹村,位於海南樂東黎族自治縣佛羅鎮的尖峰嶺下,是一個有著500年歷史的古老村落。

丹村歷史悠久,清代中期,丹村出過4名貢生﹔革命戰爭年代,丹村有28位烈士為革命捐軀。丹村風景美麗、文化氛圍濃郁,曾獲“中國傳統村落”“中國美麗鄉村”“海南最美鄉村”等榮譽稱號。今天的丹村有新丹村與老丹村之分。走在老丹村中,村口還有些未搬遷的村民居住。越向裡走,環境更為清幽,一座座紅磚灰瓦的老宅在酸梅樹的掩映下愈發顯得古朴,而大多數的院子中已長滿荒草,人去屋空,隻剩鳥雀搭巢,與規劃整齊、“洋樓”林立的新丹村完全不同。

走進老丹村,猶如走進一段明清歲月﹔一棟棟鄉村別墅錯落有致,12公裡長的水泥村道縱橫交錯,6公裡長的綠化帶翠意盎然,恍如走進中國最美鄉村,原生態美景,淳朴而清新,您若用心停留,便有意外的收獲,那裡有您忘不掉的鄉愁。曾有詩人用詩句這樣描寫丹村:“東連尖峰似蓬萊,西接龍灣通洋海,南挹漁港而秀氣,北攬白沙河崔巍。”

村文化室裡挂著詩詞歌賦、黎錦、書畫、剪紙,傳遞著濃厚的文化氣息。2000至今,丹村走出了400余名大學生。

可誰也不曾想到,像這樣一個頗具文化和紅色基因的村庄,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沉淪:毒品蔓延、搶劫盜竊等治安問題多發,外地司機一度不敢進村,連外地姑娘也不願嫁進來。丹村一度成為海南西部邊陲有名的“吸毒村”“問題村”。用老丹村人的話說,“以前外出說自己是丹村人,都會沒面子”。據不完全統計,1993年至2002年,是丹村吸毒情況最嚴重的一段時期。在此期間,全村吸毒人員明顯增多,到2002年,全村5000人中吸毒的就有70多人。

隨著村裡吸毒的青年越來越多,丹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問題村”。一些村民紛紛向村委會反映,要求遏制吸毒現象。一些家庭開始主動將吸毒的家人送去戒毒所強制戒毒。

“眼看著家鄉淪為樂東縣毒品形勢最嚴峻的村庄,輟學青年越來越多,這樣的村子是沒有未來的。為挽回名譽,必須做點什麼。”彼時,在海口做生意的丹村人謝上強有了返鄉的願望。

后來謝上強當選為丹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這位身高1米8的大漢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治毒”。“丹村之變,始於黨建。”丹村黨支部書記謝上強說。2012年,樂東縣大力整頓干部作風,在全縣發起衛生整治、殯葬改革、治安整治行動。

有村民說:“以前我們就是種水稻,賺不了幾個錢,后來在村干部帶領下種植哈密瓜等瓜菜,腰包都鼓起來了。”在黨和政府關心支持下,4300多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在謝上強看來,巨變的根源在於“文化興村”。2010年,丹村成立教育基金會,至今已獎勵丹村優秀學子、資助貧困學生1000多人次,每年對丹村小學優秀教師進行獎勵。

逐漸,村裡男女老少茶余飯后議論的話題,開始從“誰家孩子進去了”變成“誰家孩子讀書又獲獎了,誰家孩子又考上大學了”。

“從被毒品侵染到現在重拾讀書氛圍,丹村的變化值得思考。”時任海南旅游公司三亞分公司總經理郭義忠一直關注家鄉的變化,這位青年詩人在謝上強的力勸下,也回到了家鄉。

每年一屆的丹村文化藝術節,是為村民搭建的文化藝術交流的大舞台,深受群眾歡迎。如今,“文化興村”已初顯成效:2018年寒假,丹村“暖鄉”大學生志願隊對丹村小學生進行安全知識培訓、心理及行為輔導。他們還開展“潔淨鄉村行動”“關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系列志願者愛心活動。(樂東縣委宣傳部)

(責編:劉楊、席秀琴)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