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高峰村:搬出深山奔新途

曾毓慧

2021年01月19日08:29  來源:海南日報
 

  日前,俯瞰完成生態搬遷的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高峰新村。記者 袁琛 攝

  2020年4月22日,白沙黎族自治縣青鬆鄉,雌性長臂猿帶著幼崽通過繩橋。山體滑坡影響了長臂猿以往的覓食路線,監測長臂猿的有關單位在滑坡區域拉起繩橋,供長臂猿通行。 記者 李天平 攝

  2020年12月27日,在海南金鹿工業園的一家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生產企業,工作人員正抓緊生產。為擴大產能,該公司還將繼續引進全自動高速制袋機,聘用更多工人。記者 李天平 攝

  日前,在剛剛完成整村生態搬遷的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高峰新村,王海珊等脫貧村民圍在菌菇種植大棚的田壟旁,聆聽技術員李學軍講解菌菇栽培技術。看著田壟上已經開始冒出一簇簇白色的米粒狀菌絲,大家眼神裡滿是驚喜與好奇。

  王海珊的“老家”是白沙南開鄉高峰村,位於偏遠的鸚哥嶺腹地,距離縣城大約有60公裡,沿途盡是崎嶇山路,從白沙縣城驅車至該村單程一趟需耗時3個小時,村子的發展也因此受限。

  經多方科學謀劃,為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助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自2019年起,白沙有關部門選在距白沙縣城僅4公裡左右處建設高峰新村﹔2021年元旦前,該村百余戶村民終於整村搬遷至新址,118戶居民如今住進59棟聯排兩層民居,迎來了新生活。

  菌菇種植產業是該村村集體經濟的第一份產業。早在高峰新村開始動工建設時,白沙有關部門就已著手引進優質農企,投入資金平整清理地塊、規劃修建道路與溝渠,並建成一個個種植大棚,謀劃產業發展。

  李學軍介紹,村裡引種的紅托竹蓀不僅富含蛋白質,還有21種氨基酸,可供清炒、燉湯等,對患有高血壓、神經衰弱、腸胃等疾病的患者具有保健作用。

  “該基地每畝可種植5000個菇包,隻要管理到位,從種植到收成需耗時6個月時間,每畝鮮菇產量可達1500斤。”李學軍說,相比起北方每年冬季、春季的低溫環境,白沙具有很好的生態優勢以及適宜的氣溫,非常適合發展紅托竹蓀等菌菇種植產業。

  據悉,該基地規劃用地大約60畝,現已基本建成40畝大棚並陸續投產種植菌菇。

  “‘政府+企業+村集體經濟+農戶’的產業模式,能有效帶動村民學得一技之長,實現穩定增收。”高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符志明介紹,按照合作協議約定,這一產業至少能吸納當地10余名村民長期在基地務工。

  據了解,按照生態搬遷補償協議,政府已為每名村民在新址附近補償10畝可開割的橡膠林,高峰村118戶共計近500名村民目前已獲補償大約5000畝橡膠林。

  此外,政府有關部門謀劃,將這一產業基地定位為“菌菜輪作”模式,即利用現有的控溫大棚設施,規劃於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用於種植紅托竹蓀、豬肚菇、黑皮雞樅等菌菇,4月至6月用於種植果蔬,而到了7月至8月高溫季節,則將大棚閑置晾晒消毒,讓土壤實現原生態修復,如此循環輪作,能讓每季的農作物收成更好。

  李學軍注意到,高峰新村附近數千畝橡膠林的林下氣溫適合,遮陰效果好﹔目前,合作企業已計劃待大棚栽培管理步入成熟期后,探索推廣菌菇在原生態林蔭環境下的栽培管理技術,有效減少大棚的修繕及更新成本,並動員更多的村民投工投勞,共同做大做強菌菇產業,分享生態紅利。

  符志明介紹,完成整村搬遷后,目前已有10余名村民被安排當上了護林員,輪班守護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關部門表示,接下來還會騰出更多的護林員、保潔員等崗位安排村民就近就業,大家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

(責編:潘惠文、蔣成柳)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