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記者從海南海事局服務自貿港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2020年海南海事局圍繞貫徹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擔當履職,奮力破局,推出一系列服務自貿港發展的創新之舉。
據介紹,過去一年,海南設立“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完成22艘船舶登記,國際航行船舶總運力增加355.10萬載重噸,在全國十幾個自貿區港中海南登記國際船舶艘數和總噸位“雙第一”﹔推行“一事通辦”政務服務模式,打造便捷、高效的船舶登記“海南模式”﹔開展船舶証書“多証合一”改革,大幅精簡辦証流程,審批時間壓縮近82%﹔創新保稅燃油外錨地加注“3個1”便利通關新模式,便利保稅油加注,形成了多點開花、亮點頻現的良好局面。
海南海事局堅持以創新驅動為主線,破立結合,積極營造良好的海事營商環境,推出船舶登記“一事通辦”、游艇等船舶証書“多証合一”、創設高效便捷的國際船舶登記程序、“一船一碼”等4項制度創新,並先后被評為海南自貿港制度創新案例﹔完成《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船舶條例》的起草工作,發布《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船舶登記程序規定》﹔創新保稅燃油外錨地加注“3個1”便利通關新模式,實施保稅油加注“備案+報告”管理方式,2020年安全監管保稅油加注作業163艘次,加注保稅油10.3萬噸﹔制定涵蓋體制機制創新、支持基礎設施和保障能力建設、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綠色發展、強化安全監管等五個方面16項措施,全力支持洋浦港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落實海南省委、省政府開展“三無”船舶清理整治工作,協助制定《海南自由貿易港“零關稅”進口交通工具及游艇管理辦法(試行)》,為“零關稅”政策落地和提前封關運作奠定基礎﹔聯合海關、邊檢等口岸查驗部門印發《海南口岸國際航行船舶聯合登臨檢查工作程序》,優化船舶聯合登臨檢查流程,進一步縮減船舶進口岸查驗的時間,提升通關效率﹔參與起草《海南省游艇租賃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租賃游艇檢驗暫行規定》、《海南省郵輪海上游航線試點實施方案》等,為海南省郵輪游艇等新業態健康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會議根據交通運輸部和交通運輸部海事局支持海南自貿港建設工作方案要求,對海南海事部門服務自貿港建設工作進行了部署,提出開啟建設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海事特區的目標。
2021年海南海事部門將實行更加高度靈活的海事管理機制,探索建立首席海事專家,組建海事高端智庫,構筑更加科學合理的人才保障機制﹔制定與《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船舶條例》配套的船舶管理、船員管理實施細則,推動建立水上飛機等水上新業態海事監管制度,構建更加開放完善的海事法規體系﹔按照“無事不擾、有求必應”原則,構建集約、高效的船舶監督模式,建立船旗國綜合服務保障機制,做好船舶全生命周期服務保障工作,探索更加高效便捷的監督管理體系﹔推進海南船舶交通管理系統改擴建和海上“大交管”先行區建設,打造“陸海空天”一體化水上交通安全保障體系,提升國際船舶動態感知能力,建設更加先進智能的裝備保障體系﹔扎實推動國際登記制度改革,推動海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變革,推動實施更加開放高效的船舶檢驗制度,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海員管理制度建設,推動服務好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全力推進海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加快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堅強支撐。(海南海事局 石俊 呂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