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不少商鋪,挂出紅燈籠、中國結等過年喜慶裝飾品。 羊文彪 攝
儋州市那大鎮百家匯超市年貨豐富充足,價格平穩。韋斌 攝
儋州市民在廣百家超市選購年貨。羊文彪 攝
2月5日,在儋州市濱海新區旅游產業園的“菜籃子”平價生鮮超市,從黑龍江哈爾濱來儋州的游客劉佳音正在選購生鮮產品。這家“菜籃子”平價生鮮超市是2020年11月初開業的,銷售芹菜、茄子、上海青、大白菜、尖椒等15種蔬菜,“原來住的地方沒有大生鮮超市,小商店賣的蔬菜不新鮮,價格還貴,隻好坐車到白馬井鎮墟去買菜,來回一趟路費20元。新開的平價生鮮超市離我家500米,蔬菜、豬肉新鮮,品種多,價格不貴,我每天都來買”,劉佳音告訴記者,平價生鮮超市的蔬菜價格是按儋州市政府限定的最高價銷售。
春節前夕,儋州市增設平價生鮮超市,每天從海口調運蔬菜、豬肉,穩定蔬菜基地種植面積,採取多種方式豐富群眾的“菜籃子”,保障瓜果蔬菜和肉類供應充足,價格穩定,讓群眾過個豐盛年。
近日,儋州市委主要負責人帶領職能部門負責人到那大鎮的紅旗農貿市場、廣百家超市、中興農貿市場等現場辦公,與攤主、市場管理者交流。“就地過年是今年春節新趨勢,春節假期期間,保障群眾‘菜籃子’量足價穩,是黨委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備足備好‘菜籃子’,讓留在儋州過年的外省人員、游客和市民,過個豐盛年。”市委書記袁光平說,儋州積極從外地調運品種豐富的瓜菜,保障禽肉、禽蛋和牛羊肉等豬肉替代品的供應,緩解市場壓力。加強市場監管和價格調控,確保重要商品供應充足和價格總體穩定,管控生豬出場成本價格,保持肉價穩定。堅決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擾亂市場秩序行為,保持物價穩定。開展水產制品、水產品、豬肉、禽蛋、蔬菜、水果等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確保春節假期食品安全。
調運蔬菜豬肉 滿足群眾需求
2月6日,在那大鎮主城區的紅旗農貿市場,瓜果蔬菜和肉類品種豐富,價格平穩,五花肉每斤29元、淨瘦肉每斤35元、上海青每斤3元、茄子每斤3.5元等等。蔬菜攤主黎秀女說:“前段時間天氣冷,蔬菜減產漲價不少,現在天氣回暖,菜價降下來了,與1個月前相比,降價近一半。”
在百佳匯(中興店)等大型商超,冷鮮肉價格較低,也有特價豬肉優惠促銷,豬腳每斤28元,排骨每斤33.8元,特價豬肉19.8元,豬粉腸每斤29.8元,牛肉每斤55元……在廣百家(儋州店),瓜果蔬菜和肉類等生鮮產品豐富,價格穩定。“我們承諾春節假期期間不漲價。”廣百家(儋州店)負責人伍世歡說,重點保障糧油肉蛋菜奶等主要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
春節前夕,儋州市有關部門組織大型商超、蔬菜批發商,平均每天從海口調運蔬菜80噸,加上儋州本地蔬菜基地每天供應30噸蔬菜,基本滿足那大鎮主城區30多萬人的蔬菜消費需求。儋州市現代服務業和投資促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與各蔬菜批發商對接,重點做好春節假期的蔬菜應急儲備和調運。在那大鎮主城區的紅旗、中興、先鋒、軍屯4家農貿市場,以及廣百家、百佳匯2家大型超市,設立市政府“菜籃子”公益性平價銷售攤位。密切監測菜價信息,及時對價格有上揚趨勢的菜品補貼限價銷售,確保蔬菜價格趨於穩定。加大蔬菜和豬肉補貼力度,投放平價生豬,平衡豬肉市場銷售價格,2021年1月1日至25日,累計發放豬肉補貼10.9萬元﹔累計發放蔬菜補貼8.9萬元。
為讓廣大群眾享受到政府平價菜帶來的實惠,儋州市物業管理中心統一採購本地和外地蔬菜,平價投放給學校、部隊以及農貿市場攤主,減少流通環節成本,有效拉動蔬菜的市場終端價格下浮,確保省重點監測的15個基本蔬菜品種的價格平穩。計劃從2021年起,分別在全市16個鎮、農場等安放“菜籃子”產品集裝箱80個,讓更多群眾買到平價肉菜。
穩定蔬菜面積 恢復生豬生產
優先發展瓜菜、水果等優勢農產品,儋州市加大常年蔬菜基地建設,鞏固1.72萬畝的常年蔬菜基地保有量,超過省穩價辦下達的1.5萬畝任務,在南豐、那大、海頭、王五、中和等鎮建設34個蔬菜基地,確保常年蔬菜自給率提升到70%以上,並給洋浦等周邊市縣居民供應大量新鮮蔬菜,豐富全島人民的“菜籃子”。
2月6日,記者在中和鎮中和居委會高園坡蔬菜基地看到,大量居民種植葉菜。今年60歲的菜農黃勝廣從懂農活開始種蔬菜,種了一輩子的蔬菜,盡管年紀大了,但今年還種3畝地蔬菜。他說:“我種了韭菜、包菜、大白菜、生菜、茼蒿、菠菜等八九種葉菜,有些菜過年時賣,過年時打火鍋,生菜和茼蒿吃得多。”
2月6日,在中和鎮靈春村委會何宅村,記者看到成片種植的600畝辣椒,其中400畝朝天椒、200畝美人椒,村民在辣椒地裡摘辣椒。山東客商王中慶與儋州當地老板投資300多萬元,承包種植600畝辣椒。“今年冬季辣椒行情特別好,前段時間朝天椒賣到每斤20多元,今天的收購價還是每斤15元。美人椒每斤5元,價格算高的。”王中慶說,除了種植辣椒,還收購附近村民的辣椒,昨天收購5萬斤辣椒。滿足本地居民需求外,大量辣椒調運內地,今天發往山東1車5萬斤辣椒、發往河南1車3萬斤辣椒,高峰期1天七八百名村民到辣椒地裡務工,1天工錢150元。
消除非洲豬瘟影響,儋州市制定生豬保險補貼方案,創新融資擔保機制,加快恢復生豬生產,2020年全年生豬出欄量50萬頭,自給率達到100%。2021年1月,全市生豬存欄量達35.3萬頭,能滿足全市豬肉消費需求,春節假期期間,豬肉自給率可達100%。
引導農戶做好本地蔬菜產銷對接,保障春節假期期間居民愛吃的本地蔬菜品種供應,避免出現部分蔬菜價格大幅波動情況。儋州市農業農村局制定生豬保供穩價實施方案,與生豬企業、養殖戶簽訂供應協議,加強屠宰企業巡查監管,確保生豬有人檢疫和屠宰,保障市場豬肉供應。
平價生鮮超市 平抑市場價格
為彌補濱海新區旅游產業園沒有大生鮮超市的缺陷,儋州市公開招標,引進專門做平價生鮮超市的三亞天峰旺海實業有限公司,在濱海新區旅游產業園投資建成2家“菜籃子”平價生鮮超市,2020年11月初同時開業,總面積約1200平方米,日均銷售蔬菜近4000斤,滿足1萬多戶居民、3萬多人的生活消費需求。
濱海新區旅游產業園居住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過冬“候鳥”,2020年初,因沒有大生鮮超市,加之受新冠疫情影響,普通蔬菜價格一度高達每斤15元。儋州市市場開發總公司負責人潘汀濟說,為徹底解決濱海新區旅游產業園居民的吃菜難、吃菜貴問題,政府搭台,與企業鬆散型合作,開辦2家“菜籃子”平價生鮮超市,“政府確定的15個基本蔬菜品種限價銷售,平抑菜價。”
2月5日,記者在濱海新區旅游產業園的一家“菜籃子”平價生鮮超市看到,15個基本蔬菜品種標明限價銷售,但很多蔬菜的實際銷售價格低於限價,芹菜限價每斤4.2元,實際賣每斤2.98元﹔上海青限價每斤3.29元,實際賣每斤2.68元等。有關負責人潘俊年說:“有的蔬菜是虧本賣,比如茄子進價3.5元,限價和實際賣價都是2.9元。”店長帥永說,雙匯公司每天配送冷鮮豬肉2000多斤,儲備蔬菜15噸,每天從王五鎮的蔬菜基地採購本地蔬菜七八百斤,確保春節假期期間蔬菜和豬肉供應充足,價格平穩。
50多歲的黑龍江大慶市退休人員李廷伍在濱海新區旅游產業園住2年了,他頗多感觸:“以前要到10公裡遠的農貿市場去買菜,買一次菜吃四五天。現在平價生鮮超市就在家門口,每天吃新鮮菜,價格也不貴。政府為我們辦了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