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文昌市緊緊圍繞海南生態環境“隻能變好,不能變差”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主動擔當作為,為全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注入了強大動能。
呼吸清新空氣是最大民生。2018、2019連續兩年,文昌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位列全省第一。2020年,文昌空氣質量有效監測天數為366天,優良天數比例為99.7%。行走在文昌的大街小巷上,到處都可以呼吸到新鮮的空氣。
優良的空氣質量離不開有效的宣傳和治理。文昌持續借助“六五環境日”、“5·22”生物多樣性日、全國低碳日等契機,開展生態環境保護主題宣傳和實踐活動。此外,還新建了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系統,推進全市老舊車淘汰和污染治理工作,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防治工作,均取得顯著成效。
文昌聚焦管好“盛水的盆”和護好“盆中的水”兩大目標,以“綠水行動”“清四亂”作為重要抓手,全力推進河長制、湖長制落實。2017年至今,文昌已全面建立區域與流域相結合的市、鎮、村(居)三級河(湖)長組織體系,全市共設立393名河長、281名湖長,實現市、鎮、村(居)三級河(湖)長全覆蓋。
文昌還以“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治管”為思路,加強污水管網規劃建設。據統計,自2017年以來,文昌共計投入4.8億元,新建及改造文城城區污水管網約86.78公裡,目前累計統計污水管網168.33公裡,管網覆蓋率達97.02%,全市城區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108.81%。
隨著文昌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擴建)項目在去年年底點火運營,文昌生活垃圾也進入了“全焚燒時代”,提升了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終端處置能力,同時為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硬件基礎。
生態環境保護任重而道遠。文昌將持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確保全市生態環境“隻能更好,不能變壞”,繪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生態底色,全面推動全市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
(來源:文昌市廣播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