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育才
(1904–1977)
謝育才,原名謝胡賢,曾用名黃紀母、謝東平、李志強,海南萬寧縣(今萬寧市)人。1923年,小學畢業后考進廣東省立第十三中學(今瓊海嘉積中學)讀書,受楊樹興的引導,積極參加革命活動。中學畢業后與陳克邱等人組織青年同鄉會。1925年初,國民黨萬寧縣黨部成立,謝育才任縣黨部農民部長。192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萬寧縣農民協會籌備處副主任,組織和領導鹽墩鹽民的罷工斗爭。同年冬任萬寧縣農訓所所長,培訓各鄉村選送的200多名武裝骨干。1927年瓊崖四二二事變后,7月,中共萬寧縣委成立,謝育才任縣委書記。1928年1月,領導全縣農民大暴動,攻打萬寧縣城,未成功。后調任瓊崖討逆革命軍第三路軍黨代表,同年任瓊崖工農紅軍第三營營長。
1928年下半年,瓊崖紅軍反“圍剿”斗爭失利,萬寧革命斗爭轉入低潮。中共萬寧縣委作出決定,干部疏散潛伏,堅持斗爭。1930年3月,謝育才到上海找到黨組織,先后任中共上海閘北區委組織干事、組織部長等職。1931年8月,謝育才被調往江西革命根據地,先后擔任中央紅軍第十二軍一〇二團三營營長,第七獨立師參謀長兼第五團團長、政委、師政治部主任。在中央紅軍第三次反“圍剿”中,謝育才等率領部隊攻克新泉、建城、長汀3個縣城,消滅數百名敵人,繳獲一批槍支彈藥,屢立戰功。1933年2月,被調到福建軍區后方總醫院任政委、政治部主任﹔8月,任福建軍區組織部長﹔11月,任福建軍區第二軍分區政治委員﹔1934年6月,調任福建軍區武裝動員部部長﹔12月,調任福建省委組織部長。1935年4月,中共福建省委遭破壞后,受命重建閩西南軍政委員會,任第二軍分區政委兼紅九團政委,統一指揮紅九團、紅三團及其他紅軍武裝,開展游擊戰爭,恢復蘇維埃政權。
1937年七七事變后,謝育才出任閩南黨組織的全權代表同國民黨進行談判。同年,閩西南紅軍改編加入閩西人民抗日自衛軍,謝育才任支隊長﹔1938年初,中共中央東南局決定謝育才任閩粵贛省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1941年6月,任江西省委書記。7月15日,謝育才在吉安因叛徒告密被捕。1942年4月成功越獄,隨后找到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1945年2月,謝育才到韓江縱隊工作,解放戰爭期間調往東江縱隊任代理參謀長﹔1948年5月,任河南省許昌軍分區司令員兼鄭(州)、洛(陽)警備區司令員﹔1950年任廣東省支前司令部參謀長﹔1952年,他轉業回地方工作,先后任汕頭市市長、華南墾殖局秘書長、海南農墾局局長、廣東省海南行政公署副主任。1977年3月25日在湛江病逝,享年73歲。
文章來源: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辦公室)
文字整理:陳宇聰 程小斌
往期回顧:
本欄目由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和人民日報社海南分社、人民網海南頻道聯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