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符克:海外赤子熱血報國

【查看原圖】

     符克

         (1914–1940)     

符克,原名符家客,海南文昌縣(今文昌市)人。出身於農民家庭。符克少年時代讀書勤奮,學業很好,每逢考試,都榜標第一。他性格耿直,愛交朋友。1927年,他的家鄉昌洒鄉農協會、婦女會、青年會、童子團紛紛成立。符克在農協的引導下,參加童子團組織,並被選為昌洒鄉童子團團長。他帶領的童子團非常活躍,他們當交通員,送情報,站崗放哨,查防壞人,還唱革命歌謠,演進步戲劇,勇敢地和封建勢力作斗爭。1928年春,符克以優異成績考入廣州市南海中學讀書。符克讀高中時,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危機嚴重,全國同胞強烈要求團結抗日。關心國事、愛好活動的符克,在廣州結識了兩位在穗讀書的鄉友,一位是符坤若,一位是林鴻仁(中共地下黨員)。符克在他們的幫助和啟發下,思想進步得更快,立志勤奮學習,振興國家。1933年,符克高中畢業,准備報考大學。這時,他的父親行船到新加坡,被資方解雇,流浪他鄉。符克按照父親的旨意,同年到越南,在西貢市當小學教師。1935年,符克在堂兄接濟下,回國考取上海暨南大學,攻讀師范部。同年2月,在中國共產黨抗日主張的影響下,爆發了一二九運動,掀起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符克與同學們一起走上街頭進行抗日救國宣傳,發動群眾抵制日貨。他還在暨大刊物上發表抗日救國的文章。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后,符克和一批進步學生響應共產黨的號召,打起背包走出校門,到全國各地深入到工農群眾中間,發動民眾團結起來抗日救國。1938年春,符克和一批進步同學奔向延安,並於同年進入陝北公學學習,還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中共中央為了進一步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影響,動員和組織華僑參加抗日救國,決定從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陝北公學三所院校中挑選一批優秀的共產黨員和青年學生,組成海外工作團,派到東南亞各國開展華僑工作,發動華僑支持八路軍、新四軍抗戰。符克在海外工作團中負責宣傳工作。符克到了越南,在西貢市其堂兄開辦的舊金山酒店安頓下來,隨即開展抗日宣傳活動,符克等深入發動華僑,尤其是青年學生和工人支持祖國抗日。他們組織“五四閱報社”,開辦夜校,上時事政治課,符克在課堂上親自講授“抗日統一戰線”“延安精神”“持久戰”等。符克親自做瓊籍僑領陶笏庭等人工作,經陶笏庭出面,成立了越南瓊崖華僑救國會,陶笏庭任救國會主任,符克為救國會常委。救國會的成立極大地推動了越南瓊籍華僑抗日救國運動。1939年2月,日軍侵佔瓊崖。消息傳到越南后,廣大愛國華僑包括青年工人和學生,紛紛要求組織一支回鄉服務隊,回海南島參加抗日。經過組織報名和集中訓練,同年4月,符克帶領回鄉服務團40多人離開西貢回國。

當越南團回到瓊崖時,香港團、星洲團已經抵達這裡。1939年冬,經瓊崖華僑聯合總會同意,3個回鄉服務團聯合成立總團,指定符克為總團長,陳琴、梁文墀為副總團長。1940年6月19日,在瓊山縣(今海口市瓊山區)樹德鄉文林湖村召開越南、香港、星洲3個回鄉服務團全體團員大會,宣布瓊崖華僑聯合總會回鄉服務團總團正式成立。總團設立瓊僑總會救濟部駐瓊辦事處,符克任辦事處主任,負責管理總會救濟各項工怍。總團成立后,符克和符思之一起前往中共瓊崖特委匯報瓊僑總會開展救濟活動的情況。隨后又決定到國民黨瓊崖當局那裡匯報工作,並以華僑團體的身份敦促國民黨加強與共產黨團結合作共同抗日。當時,國民黨頑固派在全國各地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形勢不斷惡化。符克明知此行風險很大,但為了抗日救國的大事,他不顧個人安危,仍毅然前往。8月的一天,符克抱著敦請國共兩黨團結抗戰的願望,帶著瓊僑總會的公函和慰問品,同國民黨瓊山縣參議員、瓊山縣三區區長韋義光(中共地下黨員)一起到國民黨瓊崖當局所在地——定安縣翰林墟,向廣東省第九行政區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吳道南、瓊崖守備司令王毅匯報瓊僑回鄉服務團情況,研究救濟方案,商討國共合作團結抗日問題。吳道南、王毅表面上敷衍應付,並說:“你們要商談合作抗日問題,請到保安第七團去,找李春農團長計議吧。” 在符克和韋義光前往保七團駐地時,國民黨頑固派密令派人提前埋伏於符克和韋義光必經之路的山間,將他們殺害,埋尸山溝裡。之后,為了掩人耳目,國民黨瓊崖當局詭稱:符克已返回香港。

符克被害的噩耗傳開之后,全島抗日軍民無不感到悲憤。瓊僑回鄉服務團遵照中共瓊崖特委的指示,於9月中旬召開追悼大會,悼念符克、韋義光烈士,揭露國民黨頑固派之流殺害華僑代表、破壞團結抗日的罪行,號召瓊崖民眾團結起來,勇敢戰斗,趕走日本侵略者。

符克犧牲時,年僅26歲。

文章來源: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辦公室)

文字整理:陳文萍 程小斌

往期回顧: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瓊崖工農群眾的領袖——王文明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垂斌:投筆為槍獻身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馮平:舍身為革命 視死忽如歸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許俠夫:以筆為戈照亮青年斗爭路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三華:巾幗英雄 為黨犧牲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李愛春:不做大官,要做大事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反日保西沙”宣傳小隊長——周逸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昌煒:尋求真理 獻身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德華:一生為黨 堅貞不屈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楊善集:革命同志死一人,生百人!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何毅:有勇有謀干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永芹:英勇將領 浴血戰場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楊樹興:領導農民反壓迫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徐成章:革命先驅 馳騁疆場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符向一:瓊崖英烈獻身荊楚大地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符節:怕死就不是共產黨員!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李源:寧死不屈寫忠誠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綽余:打造瓊崖土地革命模范區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民選縣長王大鵬的革命道路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官天民:一腔赤誠洒熱血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學增:鐵血丹心耀南粵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徐天柄:播撒革命火種 點燃信仰之光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楊學哲:從容就義 氣貫長虹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嚴鳳儀:滿腔赤誠為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振士:黎族嬌子 革命忠魂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林一人:巾幗戰士 與夫同行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李碩勛:鐵骨錚錚,摧不垮的浩然正氣!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吳炳泰:從海口走出去的紅軍優秀指揮員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天駿:組建紅色娘子軍 足智多謀擒敵首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振亞:矢志不渝獻身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傅佑山:大義凜然 英勇不屈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邢慧學:不讓須眉的革命女杰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海萍:馳騁沙場顯英豪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譚明新:浴血奮戰為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郭天亭:能謀善戰屢克強敵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馮國卿:威震敵膽聞名全島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文宇:戰功赫赫真英雄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歐照漢:矢志革命洒熱血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魂:熱血忠魂 浩氣長存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業熹:為革命出生入死

海南黨史百件人物|符明經:滿腔熱血投革命 赤膽忠心獻青春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朱運澤:不畏艱險 英勇向前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白倫:鞠躬盡瘁 一心向黨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馮白駒:一身鐵骨 一面旗幟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謝育才:用一腔赤誠書寫革命人生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郭儒灝:矢志不渝跟黨走 忠誠無私赤子心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振亞:屢襲強敵建奇功

本欄目由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和人民日報社海南分社、人民網海南頻道聯合推出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2021年05月02日14:05
分享到:
(責編:劉瀚濤、王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