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李振亞:血染紅棉映丹心

【查看原圖】

李振亞

(1909–1948) 

李振亞,原名李榮,又名李伯崇、李崇,廣西藤縣人。少年時代因家境貧窮而失學,到處替人打雜工,長大后到國民革命軍李明瑞部參軍當兵,后在廣西警備第四大隊任副官,接著轉到廣西教導總隊。1929年12月,李振亞參加鄧小平、張雲逸領導的百色武裝起義,被委任為紅七軍軍部副官,百色起義后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至1931年隨紅七軍轉戰於桂、黔、湘、粵、贛邊境,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1932年初,李振亞被派到紅軍學校學習,畢業后留校工作。1933年9月,李振亞調任公略步兵學校第一營營長,率部先后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三、四、五次反“圍剿”作戰,被評為模范指揮員。1934年參加長征,任中央軍委干部團第一營營長。他帶領一營擔任前衛,偵察敵情,掃除障礙,為大部隊開辟通道,並在突破湘江、烏江,四渡赤水,攻佔婁山關,搶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等著名戰斗中,屢立戰功。1935年7月,李振亞任紅四方面軍33軍參謀長。1936年11月,他奉命調入西路軍,參加西征作戰。1937年3月,西路軍遭受挫折,李振亞在畢佔雲支隊任參謀長時不幸被捕。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國共第二次合作,李振亞經中共中央營救獲釋返回延安,進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期學習,並留校任第三大隊第五中隊隊長兼教官。同年,李振亞奉調到十八集團軍總部擔任參謀。11月,中共中央決定派出一批干部南下工作,以加強華南地區抗日斗爭的骨干力量,李振亞於12月初離開延安隨隊南下,月底抵達湖南衡陽。李振亞奉命暫留在衡陽,協助葉劍英舉辦南岳游擊干部訓練班。1939年5月,李振亞奉命前往廣東工作,被任命為東江軍事委員會參謀長。1940年7月,中共中央決定派李振亞前往瓊崖,參與領導海南島的抗日斗爭。8月,李振亞和從事電台工作的妻子王春紅一起抵達瓊崖抗日獨立總隊駐地美合,受到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總隊長馮白駒等熱烈歡迎。李振亞被任命為瓊崖抗日獨立總隊參謀長。

1941年5月,中共瓊崖特委決定在萬寧六連嶺抗日根據地創辦瓊崖抗日軍政干部學校,任命李振亞兼任校長和政治委員。李振亞把延安“抗大”的一整套教學方針和教學方法具體運用到軍政干校,並親自主講軍事課和主持軍事訓練。當時戰事頻繁,日軍和國民黨頑軍經常到六連嶺抗日根據地襲擾,一有戰斗,李振亞就帶領軍政干校軍事隊的學員到鄰近部隊參加實戰鍛煉,回來后及時進行總結,使學員們的戰術指揮水平和軍事技能提高得很快。李振亞率領軍政干校的學員配合主力部隊反擊日、偽、頑軍對六連嶺抗日根據地的進攻,在學校教室、校舍被燒毀后,堅持在六連嶺山區的各個村庄裡流動辦學。在惡劣的戰爭環境下,這所“抗大”式的軍政干校,為瓊崖抗日部隊和地方黨政機關培養和輸送了一大批干部,支撐著瓊崖抗日斗爭向前發展。李振亞致力於瓊崖抗日獨立總隊參謀工作的建設,瓊崖抗日部隊日漸走上正規化道路,政治素質、軍事素質以及戰略戰術水平等不斷得到提高,對鞏固和擴大抗日根據地,帶領廣大群眾粉碎日偽軍對抗日根據地的“蠶食”“掃蕩”發揮了重要作用。

1945年初,為集中力量開辟五指山中心根據地,中共瓊崖特委決定從瓊崖抗日獨立縱隊第一、二、四支隊中各抽出一個主力大隊,組建成立瓊崖抗日獨立縱隊挺進支隊,向五指山區進軍。李振亞兼任挺進支隊支隊長,符榮鼎任政治委員。李振亞率領挺進支隊向白沙縣腹地進軍,轉戰合口、白水港、羅任等地,連戰皆捷,為獨立縱隊主力挺進五指山區打下堅實的基礎。1947年2月,李振亞擔任瓊崖獨立縱隊副司令員,他指揮獨立縱隊前進支隊橫掃白沙縣境內國民黨軍,相繼攻下加叉、營根、番陽、水滿等敵軍據點,擴大白沙解放區,推動五指山中心根椐地的建立和發展。5月,在白沙縣紅毛鄉召開的中共瓊崖第五次代表大會上,李振亞當選為中共瓊崖區委員會委員。10月,瓊崖獨立縱隊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李振亞作《十年來我軍戰術發展與經驗總結》報告,根據中央軍委電令,瓊崖獨立縱隊正式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瓊崖縱隊,李振亞任瓊崖縱隊副司令員兼第一總隊總隊長和政治委員。

1948年春,李振亞兼任中共瓊崖西區地委書記。9月,中共瓊崖區委和瓊崖縱隊司令部決定集中力量對國民黨軍發動秋季攻勢,李振亞擔任秋攻前線指揮部總指揮兼政治委員。李振亞指揮秋攻部隊連續拔除陵水至萬寧一帶的港坡、興隆、米瑞塘、中興等國民黨軍據點,把陵水、萬寧解放區與五指山解放區連成一片。在9月27日拔除國民黨軍萬寧縣牛漏據點的戰斗中,李振亞到陣地前沿觀察形勢,不幸被敵人從碉堡裡打來的冷搶擊中。翌日,他的傷勢不斷惡化,臨終前,他反復囑咐守護在身邊的戰友們說:“要把攻勢繼續下去……要搞好情報……搞好戰斗部署……”。李振亞犧牲時39歲。

文章來源: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辦公室)

文字整理:陳文萍 程小斌

往期回顧: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瓊崖工農群眾的領袖——王文明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垂斌:投筆為槍獻身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馮平:舍身為革命 視死忽如歸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許俠夫:以筆為戈照亮青年斗爭路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三華:巾幗英雄 為黨犧牲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李愛春:不做大官,要做大事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反日保西沙”宣傳小隊長——周逸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昌煒:尋求真理 獻身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德華:一生為黨 堅貞不屈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楊善集:革命同志死一人,生百人!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何毅:有勇有謀干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永芹:英勇將領 浴血戰場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楊樹興:領導農民反壓迫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徐成章:革命先驅 馳騁疆場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符向一:瓊崖英烈獻身荊楚大地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符節:怕死就不是共產黨員!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李源:寧死不屈寫忠誠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綽余:打造瓊崖土地革命模范區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民選縣長王大鵬的革命道路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官天民:一腔赤誠洒熱血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學增:鐵血丹心耀南粵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徐天柄:播撒革命火種 點燃信仰之光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楊學哲:從容就義 氣貫長虹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嚴鳳儀:滿腔赤誠為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振士:黎族嬌子 革命忠魂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林一人:巾幗戰士 與夫同行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李碩勛:鐵骨錚錚,摧不垮的浩然正氣!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吳炳泰:從海口走出去的紅軍優秀指揮員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天駿:組建紅色娘子軍 足智多謀擒敵首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振亞:矢志不渝獻身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傅佑山:大義凜然 英勇不屈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邢慧學:不讓須眉的革命女杰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海萍:馳騁沙場顯英豪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譚明新:浴血奮戰為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郭天亭:能謀善戰屢克強敵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馮國卿:威震敵膽聞名全島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文宇:戰功赫赫真英雄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歐照漢:矢志革命洒熱血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魂:熱血忠魂 浩氣長存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業熹:為革命出生入死

海南黨史百件人物|符明經:滿腔熱血投革命 赤膽忠心獻青春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朱運澤:不畏艱險 英勇向前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白倫:鞠躬盡瘁 一心向黨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馮白駒:一身鐵骨 一面旗幟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謝育才:用一腔赤誠書寫革命人生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郭儒灝:矢志不渝跟黨走 忠誠無私赤子心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振亞:屢襲強敵建奇功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符克:海外赤子熱血報國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琴:劍膽琴心鑄忠魂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吳浪渡:寧死不屈 慷慨就義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林伯熙:變賣家產 投身抗日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抗日巾幗許如梅

本欄目由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和人民日報社海南分社、人民網海南頻道聯合推出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2021年05月07日14:16
分享到:
(責編:劉楊、王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