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馬白山:浴血天涯鑄將星

【查看原圖】

馬白山

(1907–1992)

馬白山,原名馬家聲,海南澄邁縣人。1925年春,馬白山進入瓊海中學(今海南中學)讀書,積極參加瓊崖學聯發動的改革舊的教育制度的“擇師運動”。1927年9月,馬白山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夏,馬白山中學畢業,受黨組織委派回澄邁,秘密組建中共澄邁縣馬村支部,並擔任支部書記。同年秋,馬白山深入到五村、鹽丁一帶活動,組建中共鹽丁支部,先后發展黨員30多人。1928年瓊崖第一次反“圍剿”斗爭失敗,馬白山離開海南島到上海,經上海黨組織安排進入國民黨南京中央軍官學校學習。1933年9月,馬白山因中共黨員身份暴露,經請示黨組織同意,他返回海南島,在昌江小學任教,以教師身份作掩護,秘密在瓊西進行建黨工作。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至l936年初,馬白山先后在昌江縣第二小學、英顯村、四更村分別建立黨支部,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黨的組織,擴大黨員隊伍。全面抗戰爆發后,1938年10月瓊崖國民黨當局和中共瓊崖特委達成合作抗日協議, l2月5日,瓊崖紅軍游擊隊在瓊山縣雲龍墟改編為“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第十四區獨立隊”,馮白駒任獨立隊隊長,馬白山任隊附(副隊長)。日軍侵瓊后,1939年3月瓊崖抗日獨立隊擴編為瓊崖抗日獨立總隊,馬白山出任總隊附(副總隊長)。10月,馬白山受中共瓊崖特委派遣到瓊西地區加強抗日斗爭的領導。馬白山在澄邁、臨高、儋縣、昌感等地廣泛發動群眾,搜集武器,組建成立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第三大隊,並兼任大隊長。11月,馬白山帶領第三大隊,在國民黨地方游擊隊的配合和廣大群眾的支援下,採取圍城戰術,一舉攻克瓊西重鎮那大,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發展瓊西的抗日形勢。1940年9月,瓊崖抗日獨立總隊成立支隊建制,馬白山任第二支隊支隊長,率部活動於美合抗日根據地外圍地區,先后在澄邁仁興、美厚和臨高和民、和祥以及儋縣南豐、陶江、清平、洛基等鄉建立抗日游擊根據地。1942年3月,中共瓊崖特委決定在澄、臨、儋地區組建成立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第四支隊,馬白山任支隊長兼政治委員,他領導第四支隊積極鞏固和發展西區抗日根據地和擴大游擊區,為瓊崖特委和抗日獨立總隊部向西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1945年10月,國民黨46軍來瓊搶奪抗戰勝利果實。1946年1月,中共瓊崖特委在白沙縣牙叉召開會議,作出加緊准備自衛反擊戰爭的決定。12月,馬白山率領瓊崖獨立縱隊第四支隊伏擊進犯白沙阜龍革命根據地的國民黨軍,取得牙叉、南豐戰斗大捷,受到瓊崖特委的通令嘉獎。1947年1月,瓊崖黨政軍領導機關進駐白沙縣紅毛鄉,領導以白(沙)、保(亭)、樂(東)為中心的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工作,馬白山奉命率領第四支隊主力向白沙縣城牙叉挺進,掃清白沙殘敵,並向保亭、樂東地區發展。同年5月,中共瓊崖第五次代表大會召開,馬白山當選為中共瓊崖區委員會委員,並任區黨委軍事部部長。10月,瓊崖獨立縱隊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馬白山在會上作《十年來軍事管教總結報告》。會議宣讀中央軍委關於將“廣東省瓊崖游擊隊獨立縱隊”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瓊崖縱隊”的電文,馬白山被任命為瓊崖縱隊參謀長。1948年,馬白山率領瓊崖縱隊第一總隊和第五總隊包圍樂東縣城,於6月解放樂東全境,把白、保、樂解放區連成一片。1949年3月,馬白山統率瓊崖縱隊6個團在瓊西發動春季攻勢,取得殲敵2300名,解放新州、昌化、感恩三座縣城和石碌礦山、廣壩電站等20個墟鎮的輝煌戰果。5月,馬白山任瓊崖縱隊副司令員。8月,中共中央給瓊崖區黨委發來電報,指定馬白山作為瓊崖縱隊、華南游擊隊代表赴北平(今北京)出席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馬白山在北平受到朱德總司令的接見。

1949年冬,解放海南島戰役發起。12月,馬白山以瓊崖縱隊代表身份參加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在廣州召開的工作會議,奉命協助第四野戰軍渡海兵團作戰。1950年2月,馬白山參加葉劍英主持召開的解放海南島戰役作戰會議,會議確定“分批偷渡與積極准備大規模強渡,兩者並重進行”的戰役指導方針。3月26日傍晚,馬白山與四野渡海兵團的第40軍118師政治部主任劉振華一起率領加強團2991名指戰員,分乘81隻木帆船,自雷州半島燈樓角起航,越過瓊州海峽,在澄邁玉包港勝利登陸,進入白沙解放區。4月16日,大規模渡海作戰發起,馬白山擔任接應第40軍的前線總指揮,他率部佔領高山嶺,配合渡海部隊在臨高成功登陸,向縱深推進,在澄邁的黃竹、美亭打垮國民黨軍的反擊,向北推進,於23日解放海口。

1950年7月,馬白山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南軍區副司令員。12月,馬白山帶職進入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高級速成系學習。1951年6月畢業后返回海南,任海南軍區副司令員、軍區黨委常委。1955年9月,馬白山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79年后任海南軍區副兵團級顧問。1992年8月3日,馬白山因病在海口逝世,享年86歲。     

文章來源: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辦公室)

文字整理:陳文萍 程小斌

往期回顧: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瓊崖工農群眾的領袖——王文明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垂斌:投筆為槍獻身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馮平:舍身為革命 視死忽如歸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許俠夫:以筆為戈照亮青年斗爭路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三華:巾幗英雄 為黨犧牲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李愛春:不做大官,要做大事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反日保西沙”宣傳小隊長——周逸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昌煒:尋求真理 獻身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德華:一生為黨 堅貞不屈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楊善集:革命同志死一人,生百人!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何毅:有勇有謀干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永芹:英勇將領 浴血戰場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楊樹興:領導農民反壓迫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徐成章:革命先驅 馳騁疆場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符向一:瓊崖英烈獻身荊楚大地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符節:怕死就不是共產黨員!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李源:寧死不屈寫忠誠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綽余:打造瓊崖土地革命模范區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民選縣長王大鵬的革命道路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官天民:一腔赤誠洒熱血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學增:鐵血丹心耀南粵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徐天柄:播撒革命火種 點燃信仰之光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楊學哲:從容就義 氣貫長虹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嚴鳳儀:滿腔赤誠為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振士:黎族嬌子 革命忠魂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林一人:巾幗戰士 與夫同行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李碩勛:鐵骨錚錚,摧不垮的浩然正氣!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吳炳泰:從海口走出去的紅軍優秀指揮員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天駿:組建紅色娘子軍 足智多謀擒敵首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振亞:矢志不渝獻身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傅佑山:大義凜然 英勇不屈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邢慧學:不讓須眉的革命女杰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海萍:馳騁沙場顯英豪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譚明新:浴血奮戰為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郭天亭:能謀善戰屢克強敵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馮國卿:威震敵膽聞名全島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文宇:戰功赫赫真英雄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歐照漢:矢志革命洒熱血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魂:熱血忠魂 浩氣長存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業熹:為革命出生入死

海南黨史百件人物|符明經:滿腔熱血投革命 赤膽忠心獻青春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朱運澤:不畏艱險 英勇向前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白倫:鞠躬盡瘁 一心向黨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馮白駒:一身鐵骨 一面旗幟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謝育才:用一腔赤誠書寫革命人生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郭儒灝:矢志不渝跟黨走 忠誠無私赤子心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振亞:屢襲強敵建奇功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符克:海外赤子熱血報國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琴:劍膽琴心鑄忠魂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吳浪渡:寧死不屈 慷慨就義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林伯熙:變賣家產 投身抗日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抗日巾幗許如梅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李振亞:血染紅棉映丹心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林李明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乃石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符振中:民軍少年變身沉毅軍人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庄田:南征北戰鑄傳奇

本欄目由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和人民日報社海南分社、人民網海南頻道聯合推出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2021年05月12日09:12
分享到:
(責編:潘惠文、蔣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