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長軒
(1914–1950)
黃長軒,河南新縣人。1931年春,紅軍攻佔新縣縣城,建立蘇維埃政權,黃長軒參加兒童團組織,擔任小隊長,帶領兒童團員站崗放哨,張貼宣傳標語。同年秋,黃長軒參加紅軍,先后任紅四軍28團排長、連長、政治指導員等職,參加空山壩戰斗。1934年10月,黃長軒跟隨紅四軍參加長征,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7年七七事變后,黃長軒奔赴晉冀魯豫抗日前線,先后任營教導員、團長等職。1945年,黃長軒進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同年4月轉赴東北。1947年1月,國民黨軍向臨江地區進犯,東北解放軍英勇展開臨江保衛戰,黃長軒率領遼東軍區教導團參加遼河戰役,擔任堅守四方頂子陣地的任務。臨江保衛戰,四方頂子是國共兩軍必爭的關鍵之地,黃長軒指揮全團,冒著零下40多度的嚴寒堅守四方頂子陣地,頑強戰斗9晝夜,擊退數倍於己之敵的瘋狂進攻,為奪取遼河戰役的勝利作出重大貢獻。1948年5月,黃長軒任第四野戰軍第三縱隊第九師參謀長,率部參加遼沈、平津戰役。1949年,黃長軒任嫩江省軍事部長,隨后率領部隊跟隨第四野戰軍南下,渡過長江,一直打到雷州半島。
1950年1月,黃長軒任第40軍119師副師長,帶領部隊參加解放海南島戰役。黃長軒為了適應海上作戰需要,白天在指揮所處理軍務,夜晚到海上練習游泳,識方向、探水位、學習揚帆搖漿以及海上戰術,迅速掌握海上作戰各種規律。4月16日,解放海南島戰役大規模渡海作戰發起,黃長軒指揮119師第二梯隊於次日晨在海南島臨高一帶成功登陸。部隊登陸后,他到前線醫療所探望傷員和慰問當地群眾,突遇國民黨軍飛機轟炸,黃長軒沉著指揮傷員和群眾掩蔽、轉移。這時,一顆炸彈在離黃長軒前方一米處爆炸,黃長軒被甩出兩米多遠,身負重傷,戰地醫療所緊急搶救,但黃長軒傷勢過重,光榮犧牲,時年36歲。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海南島戰役中犧牲的職務最高的指揮員。
文章來源: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辦公室)
文字整理:陳文萍 程小斌
往期回顧:
本欄目由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和人民日報社海南分社、人民網海南頻道聯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