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海南長臂猿日記:隻聞猿聲 難見猿身

記者王迎春 謝凱

2020年11月16日08:45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隻聞猿聲 難見猿身

  11月14日,在白沙青鬆鄉青鬆村斧頭嶺,參與調查的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工作人員李萍走在濕滑的山路上。本組圖片由本報記者 李天平 攝

  海南長臂猿大調查隊員們收集的長臂猿食物——二色波羅蜜果實。

  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 中雨

  地點:白沙黎族自治縣金波鄉與青鬆鄉交界處的東崩嶺區域

  “咱們東崩嶺小組,是這次大調查8個小組中平均年齡最年輕的。”海南長臂猿大調查活動啟動時,東崩嶺調查小組組長劉輝勤這樣自我介紹。

  包括他在內,此次追蹤海南長臂猿E群的任務,由4名來自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的長臂猿監測隊隊員帶領。

  這群“80后”同這片山林,有著一份“難解之猿”。

  長臂猿監測隊和其他護林員最大的不同,是往往天未亮就要動身出發。乘夜色、攜山風,與夜色賽跑,追黎明破曉,慢慢成了他們習慣的工作方式。

  “大家檢查一下相機、對講機、GPS和話筒都帶了沒?”出發前,劉輝勤例行喊道。此次追猿,經驗豐富的劉輝勤和長臂猿監測隊隊員韋富良負責開路,另外兩名隊員中,黎天盛位於中段協調,韋國鋒則殿后以保証無人掉隊。

  坡陡峭、路濕滑,劉輝勤不時揮刀清理雜亂橫亙的枝葉。黎明前的夜漆黑如墨,但他的步子總是邁得大而穩。

  為了能在破曉前抵達監聽點,隊員們總在趕路。夜裡的急行軍,讓其他人都有些吃不消。“這個你拿著,山路難走,能借點力。”見我們有些體力不支,黎天盛在路邊拾了根竹竿,修砍過后遞給了過來。“爬山哪有不累的!”韋國鋒的聲音從后頭傳來。

  一路匆匆,小組抵達十字路一號監聽點時,遠處的天空露出些許白。守株待猿,無聲的默契在林間流淌。

  “這是公猿的獨唱!”清晨6時52分,聽到第一聲猿鳴的韋國鋒綻開了笑容,記錄員隨即在表上記錄下。

  海拔800多米的監聽點不時有山風穿林而過,大家爬山后燥熱的身軀十幾分鐘后就打起了寒顫。但為了更完整地監測長臂猿,隊員們都會待到午后。“E群是新的種群,又加上母猿最近生了幼猿,所以很怕人。”就連追了好幾回猿的劉輝勤也總是隻聞猿聲,難見其身。

  上山容易下山難,雨林裡青苔遍布的石頭和腐敗泥濘的落葉讓人不知下腳何處,一不留神就有跌落摔傷的危險。“側身走,重心在后。”韋國鋒提醒著前方踉蹌的小組成員。“我們走慣了,跑起來都不怕。”

  “剛剛我們看到的那個好像不是白錐。”捧著一本《海南長臂猿食源植物圖鑒》,劉輝勤時常駐足停留,辨認著沿途的植物。

  劉輝勤將這次活動中,針對棲息地內長臂猿可能食用的果類和植物開展的植物樣線調查視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很多植物我們都見過,但是說不上來。”此行邀請了海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陳玉凱加入,讓他和隊員們都興奮不已。“陳老師是植物專家,一定要抓緊機會多學一點!”

  一天能辨認幾種新植物,忘了就再查缺補漏。日復一日,劉輝勤心裡的“植物圖鑒”變得越來越厚實。“不多學點,是要被淘汰的!”劉輝勤對我們說道。

  深秋的雨林,潮濕化作寒氣猛往衣服裡鑽,食物是最好的驅寒法寶。長臂猿監測隊每次的監測周期一般為5天,隊員們都會帶上足夠的口糧進山。

  “這個駐點是我們來了幾次后才選定的,因為有活水。”劉輝勤向我們介紹道。錯落石道裡,山泉水涌出,清冽甘甜,奔流不息。水是生存之本,隊員們就地取材,木為桌、石做凳,在水源旁搭起簡陋餐桌,就著雨林和山野,吃下些食物果腹。

  奔波了兩趟崎嶇山路,食物是最好的慰藉。剛回到駐點,韋國鋒和黎天盛先忙活開了,淘米洗菜,劈柴下鍋,熱氣騰騰的炊煙,為雨林添了幾分人間風味。

  飯前飲一口山泉泡的清茶,暖身又開胃。“山裡的伙食,大家別嫌棄。”黎天盛端上簡朴的飯菜,忙著招呼大家落座。

  “還記得隊長第一次見到長臂猿,因為太興奮還掉隊了,后來還挨批了!”生性爽朗的韋國鋒在飯桌上爆起了劉輝勤的料,引得眾人好奇。

  “2016年,我在紅河谷第一次見到長臂猿,當時就隻顧著一股腦猛追,脫離了大部隊。后來隊長打了好多個電話才聯系上我,就被批評了。”對於在霸王嶺土生土長的劉輝勤而言,長臂猿從前只是別人口中珍稀而神秘的“雨林精靈”,從沒想過如今會成為自己追隨的方向……昔日泡在漫山遍野裡的孩童,而今成長為這片雨林和“雨林精靈”的守護人。

  這方小天地裡,彼此交流著信息,也交換著感情。話匣子打開后,這裡就像個天地間的小家。舉杯致相逢,為“猿”也為緣。

(責編:蔣成柳、陳海燕)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