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鼻咽癌發病隱匿、早期症狀不明顯,不少鼻咽癌患者就診時往往已是中晚期,錯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海南省腫瘤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吳彥橋教授介紹,鼻咽癌可以進行早期自我評估,“早發現、早治療”是鼻咽癌最有效的治療“妙方”。
如何進行鼻咽癌風險自我評估?且聽吳彥橋教授為您解析。
這些信號,當心鼻咽癌
“鼻咽癌的發展有跡可循,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觀察,及時進行自我評估,對及早發現和防控鼻咽癌風險會有一定幫助。”吳彥橋教授介紹:一是在沒有外傷、感冒及氣候干燥的情況下,經常性無緣故出現鼻塞、流鼻血﹔二是鼻涕中帶血、回吸性痰中帶血﹔三是聽力減退,出現耳堵,被診斷為滲出性中耳炎患者﹔四是進行性頸部淋巴結腫大等。出現以上症狀,應盡快去專業醫療機構做篩查,防范或及早發現鼻咽癌。
吳彥橋教授特別提醒,鼻咽癌不僅具有典型的地域性,更有家族聚集性。如果家族中有人罹患鼻咽癌,家族成員、尤其直系親屬,都屬高危人群,要每年進行鼻咽癌篩查。
海南樂東符女士的父親,8年前確診鼻咽癌晚期,不久離世。1年多前,當時45歲的符女士,發現鼻涕中帶血絲,以為是上火引起的,便去藥店買中藥調理,斷斷續續服用1年多后不但沒好轉,最近還出現了聽力下降的症狀。
今年10月份,預感不妙的符女士來到省腫瘤醫院做檢查。吳彥橋教授經鼻內鏡和病理等檢測后,符女士最終被確診為晚期鼻咽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吳教授痛心地表示:類似符女士這種情況,如果及早篩查,或發現鼻涕中帶血絲時就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結果就會完全不同。
40歲以上是鼻咽癌高發年齡段。專家建議:出生或長期生活在鼻咽癌高發地區的人,最好每年做一次鼻咽癌專項篩查。
鼻咽癌可以預防嗎?
鼻咽癌可防可控。科學調查表明,首先,鼻咽癌與飲食相關。長期喜食咸魚、蝦醬、咸菜、熏肉等含有亞硝胺食物的人群,患鼻咽癌風險更高。其次,鼻咽癌且有“傳染性”。鼻咽癌與EB病毒感染有密切關系。EB病毒屬於疱疹病毒,可以通過唾液和飛沫傳播,傳播途徑廣泛,若持續陽性感染,有可能發展成鼻咽癌。
吳彥橋教授提醒:一是要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少吃或不吃腌制食物﹔二是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勤洗手,不摳鼻子。
千萬別信偏方治療
今年9月,吳彥橋教授接診了一位年輕患者。
18歲的小珍,是一名高中生。其因頸部淋巴結腫大,在當地醫院確診為鼻咽癌,醫生建議住院治療。
但小珍的父母誤信所謂的民間偏方,在家採用“螞蟥吸血療法”幫小珍治病。結果,不但病沒治好,還導致小珍頸部淋巴結潰爛,出現膿毒血症感染合並多器官衰竭,延誤了治療。
吳教授提醒:“由於鼻腔狹小,常常需要借助鼻內鏡或CT檢查才能發現鼻腔內細微的病變。因此,一旦出現症狀,一定要到正規的大醫院,找專科醫生診斷,避免誤診漏診,造成危害。”
吳彥橋教授表示,隨著科技的發展,早期鼻咽癌微創手術治療,三年治愈率高達90%以上。因此,鼻咽癌並不可怕(來源:海南省腫瘤醫院 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