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實行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

記者 李磊

2020年12月03日09:13  來源:海南日報
 

在海南大學國際旅游學院,加拿大籍教師詹妮弗·克雷斯茲給學生上英語課。她是海大今年面向全球招聘的首批外籍教師之一。記者 張茂 攝

“1、2、3……” 11月27日下午,海口市第一中學老師文瑞芳在海南省政務服務中心的人才服務“單一窗口”,一下子拿到6張《高層次人才認定証書》,來回數了好幾遍。

第一次來到人才服務“單一窗口”,短短幾分鐘,文瑞芳就拿到了自己和同事的証書。她告訴記者,人才服務“單一窗口”的便捷程度、辦事速度、服務溫度,“出乎意料的好。”

11月13日上午,海南自由貿易港人才服務“單一窗口”在省人才服務中心以及海口、三亞等5個地區人才服務平台同步啟動運行。該項舉措是海南省提升人才服務水平的舉措之一。

自貿港建設開局以來,海南省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狠抓重大人才工程項目,全面提升人才服務水平,推動全省人才工作呈現出全新局面——2018年4月13日以來,截至今年11月20日,全省共引進人才20.1萬人,圓滿完成《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2018-2025年)》提出的“到2020年,吸引各類人才20萬人左右”的任務目標。

——以制度集成創新打造引才“強磁場”

引進的人才申請社保關系轉移,曾經需要參保人回到原參保地,需要多個窗口反復跑。如今,他們隻需向社保經辦機構提交轉入申請,在一個窗口填寫《社保關系轉入申請表》和委托書,剩下的環節全部由經辦機構全程代辦。

這樣的便利,來自一項名為“社保關系轉移‘一次申請、全程代辦’”的制度創新。此項創新將引進人才的養老、醫療關系轉移兩項業務打包成“一件事”,辦理時由過去的跑多次到現在最多跑一次,平均辦結時限隻需4天,辦結時限壓縮90%以上。

11月9日上午,在海南自貿港制度創新新聞發布會上,這項制度被確定為海南自貿港第九批制度創新案例向全國推廣。目前,在海南推出的前9批制度創新案例中,有8項人才工作案例入選。

開展人才工作,首先要抓好人才政策體系建設。近年來,海南省以黨政機構改革為契機,加大探索力度,著力構建統一領導、科學決策、高效運行的黨管人才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並通過各項制度集成創新,彰顯了海南人才工作的創新活力。

“4·13”之后一個月時間,海南省就制定出台了《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2018-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並推進實施﹔“4·13”之后一年多時間,就積極爭取中組部等七部委出台了《關於支持海南開展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的實施方案》並細化落實。

著眼於全省人才事業發展需要,海南省圍繞人才引進培養、評價激勵、流動使用、服務保障等多個方面,研究印發103項人才政策,其中“4·13”以來制定出台78項人才政策,初步構建了系統完善的人才制度集成創新體系。

特別是今年9月出台的《海南自貿港高層次人才分類標准(2020)》,配套制定《海南自由貿易港高層次人才認定辦法》,堅持以市場認可、專業認可和社會認可為基本依據,突出全領域人才評價,突出以薪酬水平為主要指標、突出政治導向、突出破除唯“帽子”傾向、突出實績和貢獻、突出國際化視野、突出新業態發展需要評價人才,打造具有海南自貿港特色的人才評價新標准。

—— 筑巢引鳳廣攬四方人才

“在海南,我感受到了熱情和包容,也使我很快融入了新的工作和生活環境。”11月19日,距離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財務部資金管理中心財務專員侯朝瑞到海南工作已有3個月的時間。

作為畢業於愛爾蘭都柏林大學莫菲特商學院的金融碩士,侯朝瑞將工作的第一站選在了海口。“全球范圍內的高端人才資源,將隨著海南自貿港的建設的推進,一步一步注入海南,我對海南的發展充滿期待。”

優秀的人才,往往最需要大顯身手、實現抱負的舞台。《行動計劃》發布以來,全省各部門堅持以項目為引領,圍繞三大產業類型、十個重點領域、十二個重點產業發展需要,用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招才引智工作。

在啟動“百萬人才進海南”戰略的同時,海南啟動了“百日大招商(項目)”,以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瞄准世界500強、全球行業領軍企業和知名品牌企業開展點對點招商。

海南省爭取中央和國家有關部委支持,設立3個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2個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1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搭建高水平平台﹔通過認定5批次145家海南省院士創新平台和25家省級外籍院士工作站(團隊創新中心),設立海南首個國家級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不拘一格吸引使用省外人才智力資源。

在構筑“海闊天高”的人才發展平台的同時,海南在國內外招才引智的力度也越來越大。

今年3月,海南面向全球招聘2020年首批3萬崗位人才,不斷創新招才攬才模式,吸引集聚各類人才,特別是中科院院士、海南大學校長駱清銘通過網絡“直播引才”,在國內廣大畢業生和國內外人才中引起熱烈反響。截至10月底活動結束,此次招聘活動正式簽約人數為50559人,為自貿港建設注入了充沛的人才動力。

今年6月1日《海南自貿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全省共引進人才10.3萬人,與“4·13”以前同口徑相比增幅達2021.2%。

——開放姿態吸引四海英才匯聚

11月13日下午,在海南師范大學外語學院教學樓裡,該校副教授孫筱荑為該校外語學院的學生舉辦了一場西班牙語課程試講。

孫筱荑是一名西班牙籍華人。今年5月的一次機緣,讓她最終選擇了海南。說起選擇海南的理由,她坦言,最看重的要數海南師范大學為她搭建的事業平台,建立西班牙語系,培養為自貿港建設服務的西語人才。“海南出台了支持外國人來瓊就業的政策,在申請和申報的流程中都給我們很多的支持。”孫筱荑說。

根據自貿港對外開放要求,海南需要樹立國際化眼光、全球化視野,更大力度地引進國際人才。自貿港建設開局以來,海南省著力對標“國際規則”,推進國際人才管理改革工作。

制定“1+2+N”國際人才政策體系——“1”即《關於加強新形勢下引進外國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2”即開展國際人才管理改革試點和外國人才服務“一卡通”試點﹔“N”即配套出台事業單位聘用外國人、外國人來瓊工作許可、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標准、港澳台專業人才來瓊執業、出入境與居停留等若干政策。

重點打造國際人才政策優勢——出台《關於開展海南自貿港國際人才服務管理改革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海南自貿港境外人員執業管理辦法(試行)》《海南自貿港境外人員參加職業資格考試管理辦法(試行)》等系列文件,聚焦人員進出和就業執業自由化便利化,從外籍人才出入境、停居留、工作許可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全鏈條的支持保障舉措。

試行“四方目錄”引才制度——在總額控制前提下,在服務貿易行業試行“四方目錄”管理制度,目錄內崗位視同國內暫缺崗位,崗位所需外國人才無需學歷証明即可申辦來華工作許可。

如今,通過著力對標“國際規則”,推進國際人才管理改革工作,海南省國際人才的集聚效應顯著增強。

——雙輪驅動讓本地人才盡顯其能

“近年來,海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實施的人才培養政策,顯示了對本地人才的重視。”11月21日,站在海南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科研樓裡,該校教授沈振江向海南日報記者介紹了他在近年來研究的方向——提升電子元器件在海南等沿海潮濕地區的可靠性。

今年年初,沈振江入選第二批“南海系列”育才計劃“南海名家”,隨著第二批人才資助經費的逐步發放,這位“80后”教授下一步將把優化電子元器件結構性能、提升可靠性作為重點研究方向。

目前,“南海系列”育才計劃累計資助人才經費已達1億元。

開展“南海系列”育才計劃,正是海南省堅持人才培養引進“雙輪”驅動,鼓勵和支持培養對象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更好創新創業的具體舉措之一。

海南自貿港建設開局以來,海南省圍繞著支持本土人才發展的各項舉措力度進一步加大——

開展國家級人才項目人選配套資助工作,先后對入選國家級重點人才項目的45名人選進行配套資助。2人當選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4人獲批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5人入選“省優”專家。177人分別入選515人才工程各層次培養項目。

博士后工作實現歷史性突破。2019年,將資助額度從原有最高13萬元加大到最高可獲21萬元,在全國范圍內居於前列﹔且對所有在站博士后的研究項目在開題后即予以資助,屬於創新舉措。此舉大幅度提升了海南省招收博士后的競爭力,進一步調動了博士后的科研積極性。獲國家批准設立6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其中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增長數是原有數量的3倍﹔首次資助4名外籍博士后。

此外,海南省還大力實施重點行業人才培養工程,先后召開互聯網、油氣等人才工作現場會,精心組織高技能人才參加國內外技能大賽,採用多種舉措培養培訓各領域人才。

  暖

  ——貼心服務解決人才后顧之憂

10月19日下午,海口市瓊山區高層次人才聯絡員梁靚靚為羅牛山畜牧有限公司總經理謝紅濤送來一封落款為“省委人才發展局、國家稅務總局海南省稅務局”的來信。

謝紅濤是海南省高層次人才。今年8月,海南省出台《海南自貿港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高端緊缺人才清單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推動了海南自貿港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地。享受優惠的力度、政策實施的時間等信息,高端緊缺人才如何享受個稅優惠,在這封信裡一目了然。

為高層次人才送上一封信,主動送政策上門,這是海南省對人才的滿滿誠意。自貿港建設開局以來,海南省著力營造宜居宜業的人才環境,多項舉措讓人才感受到了海南對於人才的重視與關懷——

“天涯英才卡”服務制度的實施,讓高層次人才持卡即可享受出入境、落戶、住房保障、子女入學、醫療保健、商事主體登記等11項便捷服務,讓高層次人才“一卡在手,在瓊無憂”﹔實行高層次人才服務聯絡員制度,用一支427人的聯絡員隊伍,構建了“覆蓋全省、上下貫通、個性服務、高效辦理”的高層次人才服務新模式﹔人才服務“單一窗口”的啟動,讓人才辦理各項事務可以通過網上辦理,一窗受理,再也不用反復跑。

聲揚四海人才聚,激浪揚帆競未來。今天的海南,比過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人才,隨著一個個人才培養計劃的相繼出爐,一項項人才引進機制陸續建立,一批批各類人才不斷成長,海南正通過匯聚人才的流量,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帶來澎湃動力。

(責編:潘惠文、蔣成柳)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