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王下鄉美麗蝶變 端穩"生態碗"吃上旅游飯

記者 林書喜 見習記者 劉婧姝

2021年03月23日09:21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端穩“生態碗”吃上“旅游飯”

3月22日晚,在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三派村二隊,燈光透過路邊的黃花梨樹照亮村道,顯得十分溫馨寧靜,房前屋后綻放的三角梅不時隨風搖曳,仿佛在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一家挂著“時光小鋪”招牌的小賣部裡,幾位村民喝茶閑聊,不時響起爽朗的笑聲,讓這個美麗的小山村充滿了幸福和快樂的味道。“村裡變美了,收入高了,村民當然高興了。”村民張海淋笑著說。

張海淋年輕時曾到深圳打過工,嫁到三派村二隊后,苦日子沒少過。去年“五一”期間,王下“黎花裡”文旅小鎮對外開放時,她在家門口擺賣農產品,雖然收入不多,但嘗到了吃“旅游飯”的甜頭。看到來王下游玩的游客越來越多,去年11月,她將自家房屋一樓的4個單間改成客房,然后把小瓦房翻新后,開農家樂和民宿。“從今年春節到現在的木棉紅旅游季,生意都很不錯。”張海淋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多的時候,一天能接待幾撥客人,從開業到現在,收入有5萬多元,放在以前,她想都不敢想。

王下鄉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王下鄉全年實現經濟增長約18%,人均收入達到14600元。自2020年5月以來,王下鄉接待游客累計約7萬人次,旅游經濟收入突破600萬元。

王下鄉地處海南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腹地,曾是昌江最偏遠貧窮的純黎族鄉鎮,因為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基礎設施薄弱,整體發展長期落后於其他鄉鎮。轄4個行政村13個自然村,均被列為貧困村,全鄉799戶324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62戶1131人,佔總人口34.8%。是什麼讓一個貧窮落后的地方實現了從“貧困鄉村”到“富美鄉村”的美麗“蝶變”?

“王下鄉的村民能夠挖掉‘窮根’,摘掉‘貧困帽’,吃上‘旅游飯',得益於縣委、縣政府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王下鄉鄉長楊榮輝說,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通過採取一系列有力舉措,不斷加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一手抓生態保護,一手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把生態資本轉化為發展資本,讓老百姓守住青山換“金山”。

2019年初,昌江高位謀劃,全面啟動王下“黎花裡”文旅小鎮建設,積極創新生態旅游產業,並引進社會資金進行建設,為王下鄉的發展和老百姓如何脫貧致富謀求新思路,把王下鄉遠離世人視野的世外桃源這一劣勢轉變成優勢,撬動一個鄉村精品旅游項目,點石成金,讓村民在綠水青山中共享文明之美、生態之美、生活之美。

在“黎花裡”文旅小鎮項目啟動的同時,三派村二隊村民吉亞紅看到了商機,開起了王下鄉第一家農家樂。“自去年‘五一’黎花裡項目開業后,我家的農家樂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接待16桌客人,到現在收入近20萬元。”吉亞紅告訴記者,他家裡4口人,除了農家樂的收入外,還利用空余時間開挖機,開農用車拉貨增加收入。家裡還養羊、養雞、養豬,還種橡膠樹和檳榔樹,去年他家收入達25萬多元。“感謝黨的好政策,讓我們山裡人不光吃上了‘旅游飯’,還帶動了農產品的銷售。”

在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產業的同時,王下鄉嚴守嚴控生態紅線,引導老百姓發展林下特色種養等生態農業,發展養豬、養雞等,使其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錢鐵村村民林江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種了8畝檳榔。“今年檳榔價格好,最高時1斤能賣到20塊錢,從去年9月份到今年3月初,光賣檳榔就有10萬多元的收入。”林江笑呵呵地說,除了檳榔,他還養豬和養雞,去年收入近15萬元。4個小孩都外出打工,不用花家裡的錢,生活過得越來越有滋味。

(責編:蔣成柳、席秀琴)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