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黨史百件大事|解放海南島戰役

【查看原圖】

1949年12月,華南大陸全部解放。此時在海南島的國民黨軍有5個正規軍19個師70至73個團和海軍第三艦隊(轄50多艘艦艇)、空軍指揮所(轄作戰飛機25架、運輸機20架)以及地方部隊,總兵力共10萬余人,由國民黨海南防衛總司令薛岳指揮。薛岳制定了《海南防衛作戰計劃》,設置環島防御,加強海防工事,“依海居險”,以海空配合,構筑起一道陸、海、空立體防線——“伯陵防線”。

1950年解放海南島戰役中,我十五兵團司令員鄧華召集各軍首長會議,研究部署解放海南島戰役渡海作戰事宜。資料圖片

12月18日,正在蘇聯訪問的毛澤東主席向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發出准備渡海作戰解放瓊崖的命令,“以四十三軍及四十軍准備攻瓊崖”。四野前委根據毛澤東主席和中央軍委的指示,決定渡海作戰的兵力,除40軍、43軍外又配屬兩個炮兵團和部分工兵、通信、防坦克兵共10萬余人,組成渡海作戰兵團,由第15兵團司令員鄧華、政委賴傳珠,第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洪學智等統一指揮。兩個軍於12月下旬陸續開進雷州半島集結,第40軍配置於徐聞、海康、合浦一線,第43軍配置於海安、湛江、陽江一線。為了訓練將士們海上作戰能力,兩軍指戰員們在雷州半島一帶的海面上進行大規模的海上訓練,訓練內容包括劃船、拉帆、蕩秋千(防暈船訓練)、海裡飄蕩、海上射擊等。

為解放海南,野戰軍指戰員在雷州半島刻苦海練。資料圖片

准備在海戰中隨時排除一切困難,戰士們在船上練習爬高,修理繩索。資料圖片

同時,毛澤東主席吸取金門戰役失利的教訓,就解放海南島問題給四野前委作了重要指示:“渡海作戰完全與過去我軍所有作戰的經驗不相同,即必須注意潮水與風向,必須集中能一次運載至少一個軍(四、五萬人)的全部兵力,與三天以上糧食,於敵前登陸建立穩固灘頭陣地,隨即獨力攻進,而不依靠后援。”“海南島之敵可能較金門敵人戰力差些,但仍不可輕敵……以免重蹈金門覆轍。”12月31日,毛澤東主席在電示中又一次強調,進攻海南島“以充分准備確有把握而后動作為原則,避免倉卒莽撞造成過失。”並指出“不要希望空軍幫助”。第15兵團原擬在舊歷年前即1月底2月初發起渡海登陸作戰,后因准備工作來不及,遂向第四野戰軍和中央軍委建議推遲。1950年1月10日,毛澤東主席於蘇聯莫斯科再次致電四野前委:“既然在舊歷年前准備工作來不及則不要勉強。請令鄧賴洪不依靠北風而依靠改裝機器這個方向去准備……爭取於春夏兩季內解決海南島問題。” “海南島與金門島情況不同的地方,一是有馮白駒的配合,二是敵軍戰斗力較差,隻要一次運兩萬人登陸,又有軍級指揮機構隨同登陸,就能建立立足點,以待后續部隊的續進。”毛澤東主席的指示是根據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和金門戰役的經驗教訓而作出的,其中正確地闡明了渡海作戰的特點,明確地規定了渡海工具和登陸方向,強調指出了戰役的有利條件,特別是要求“爭取於春夏兩季內解決海南島問題”。這是一個十分英明的戰略決策,為野戰軍組織部署海南戰役指明了方向。

1950年2月1日至2日,第15兵團在廣州召開解放海南島戰役作戰會議,瓊崖縱隊參謀長符振中在會上匯報了瓊崖黨政軍情況、戰役准備情況和國民黨軍的防御部署,並轉達了瓊崖縱隊司令員馮白駒的兩條建議:一是乘國民黨軍防線不甚嚴密,先偷渡一批兵力,加強瓊崖縱隊的接應力量﹔二是若第一個辦法行不通,就派一批軍事干部和技術人員把槍支彈藥運過海,以充實瓊崖縱隊的武器裝備。會議遵照毛澤東主席、中央軍委和四野前委的指示,根據符振中的匯報材料以及兵團所掌握的情況,進一步討論研究渡海作戰的指導方針和具體方案。會議經過充分的研究后,確定渡海作戰採取“分批偷渡與積極准備大規模強渡,兩者並重進行”的戰役指導方針。在大規模強渡之前,兩個軍各先准備一個團偷渡登陸,以利加強島上力量和取得渡海登陸作戰經驗。至於主力部隊的大規模強渡,則以准備好為原則。會議要求參戰部隊積極開展海上大練兵運動,盡快熟悉海洋,掌握航海作戰的本領,做好發動解放海南島戰役各項准備。同時,要求瓊崖縱隊繼續做好接應、配合的准備工作。

3月5日晚7時30分,40軍118師352團1個加強營(渡海先鋒營)的799名指戰員,分乘14艘帆船,由雷州半島燈樓角起航偷渡瓊州海峽,拉開了解放海南島戰役的序幕。至4月1日,解放軍第40軍和第43軍2批4次潛渡部隊成功渡海,勝利登陸,打開了國民黨軍隊側面和正面防御的缺口,大大加強了人民解放軍島上的兵力,取得了渡海登陸作戰的經驗,從而為野戰軍主力大規模登陸作戰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4月16日,大規模渡海作戰正式開始。晚7時,40軍118師353團2個營、354團,119師355團、356團、357團,120師358團6個團(欠1個營)共1.87萬名指戰員,分乘300多隻帆船,從雷州半島的燈樓角一線海岸起渡,預定次日在臨高角的美夏、昌拱一帶海岸登陸。與此同時,43軍128師382團、383團2個營、384團1個營共6968名指戰員,分乘81隻帆船,從雷州半島港頭港、三塘港一線起渡,預定次日在澄邁縣玉包港一帶海岸登陸。

4月17日,野戰軍主力8個團,在瓊崖縱隊的有力接應下,大舉登陸。與接應部隊共同殲滅海岸守敵后勝利會合,接著向全瓊各地縱深挺進。18日,43軍128師在瓊崖縱隊第三總隊的配合下攻佔澄邁縣福山墟,直逼海口。15兵團司令員鄧華獲悉薛岳調其戰役機動部隊5個半師的兵力馳援澄邁的敵情后,決心組織大規模的圍殲戰,於19日命令40軍和43軍迅速靠攏,集中力量,並於4月20日上午與國民黨軍在澄邁縣的黃竹、美亭地區展開決戰。經過兩晝夜的激烈戰斗,國民黨軍全面崩潰。解放軍乘勝向東追擊,4 月23日,瓊崖縱隊配合野戰軍,兵分兩路,於當日上午解放府城和海口。4月24日,解放軍兵分東、中、西三路(東路由海口—文昌—清瀾港﹔中路由海口—嘉積—榆林港﹔西路由海口—那大—八所港),快速追擊國民黨殘軍。 4月30日,解放榆林港和三亞市。最后一仗於5月1日在八所地區全殲了國民黨軍286師,解放了海南全島。

解放海南島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木船為主、配以部分機帆船作為航渡工具,突破國民黨軍陸海空軍組成的“立體防線”的一次成功的島嶼進攻戰役。此役,共殲滅國民黨軍3.3萬余人﹔擊落敵機2架,擊毀擊沉敵艦3艘,繳獲大批武器裝備和物資。人民解放軍野戰軍傷亡、失散4500余人。此時,瓊崖縱隊發展壯大至2.5萬余人。

海南島戰役的勝利,開創了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勝利的先例,取得了大規模渡海作戰的成功經驗,在中國人民革命戰爭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海南島戰役的勝利,結束了人民解放軍解放中南地區的最后一戰,徹底粉碎了蔣介石集團憑借瓊島作為苟延殘喘和變瓊島為反攻中國大陸跳板的企圖,使海南各族人民迅速擺脫沉重的苦難,獲得了解放。海南歷史從此揭開了嶄新的一頁。

文章來源: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辦公室)

文字整理:丁潔、陳文萍

音頻制作:孟凡盛

主播:枉源

往期回顧:

第1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馬克思主義在瓊崖的傳播

第2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國民革命軍南討勝利和瓊崖革命統一戰線的形成

第3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中共瓊崖早期組織的建立

第4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

第5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瓊崖大革命高潮興起

第6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瓊崖四二二反革命事變

第7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瓊崖武裝斗爭第一槍——椰子寨戰斗

第8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中共瓊崖特委第一次擴大會議和瓊崖革命根據地的形成

第9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瓊崖第一次土地革命高潮與瓊崖第一次反“圍剿”斗爭

第10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母瑞山革命根據地建立

第11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內洞山會議

第12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瓊崖第二次土地革命高潮

第13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女子軍特務連成立

第14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瓊崖第二次反“圍剿”斗爭及母瑞山艱苦歲月

第15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雲龍改編

第16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日軍入侵瓊崖和潭口阻擊戰

第17集:瓊崖華僑聯合總會回鄉服務團總團成立

第18集:美合抗日根據地建立

第19集:瓊崖反“蠶食”反“掃蕩”斗爭

第20集:白沙起義

第21集:奪取瓊崖抗日戰爭的勝利

第22集:五指山革命根據地建立

第23集:瓊崖縱隊發動秋、春、夏季三大軍事攻勢

本欄目由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和人民日報社海南分社、人民網海南頻道聯合推出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2021年04月08日11:24
分享到:
(責編:潘惠文、蔣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