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以“六堅持”“六解決”推動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2021年05月24日10:06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全市政法系統認真梳理群眾生活中“急難愁盼”問題,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抓手,堅持問題導向,創新為民舉措,以“六堅持”“六解決”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堅持民心導向 解決歷史遺留“煩心事”

全市政法系統把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舉措和作風整頓建設年的重要內容。市委主要領導以上率下,示范推動,召開專題會議,理清問題症結所在並提出解決意見和建議,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定責任定程序定原則定時間分類分步推進辦結,從源頭加快化解歷史遺留問題。市法院通過自查自糾整理出26宗超過一年長期未結案件,並根據《儋州市人民法院長期未結案件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及案件一案一表報送的擬結案時間跟蹤推進案件督導督辦工作,目前已審結長期未結案件11宗,審結率達42.31%,讓“煩心事”變成“順心事”。

堅持謀劃導向 解決社會穩定“鬧心事”

為確保全市社會大局持續穩定,市委政法委超前謀劃,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及時消除社會涉穩風險隱患。以服務全市重點項目為維穩重要任務,全力化解重大項目建設涉及各項問題,為全市重點項目創造安全穩定的法治環境、治安環境和社會環境。在全市范圍內深入開展打違拆行動,協調有關單位對峨蔓鎮碧沙村違法建筑進行拆除。全力配合做好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派出精干力量進駐中和、雅星、光村等鎮,期間共化解突出涉穩風險6起,及時消除涉及換屆選舉的涉穩風險隱患。扎實推進突出涉穩風險整治專項行動,確保了社會大局持續穩定,讓“鬧心事”變成“安心事”。

堅持服務導向 解決窗口服務“操心事”

市公安局深化窗口“放管服”,在全市共投放30台警務便民服務站,在各派出所共投放33台身份証自助受理機,自助辦理開通省內異地辦理出生落戶、注銷、所內遷移、非主項變更、打印戶口本等業務。交警支隊為解決群眾排隊難和“黃牛黨”等問題,推出摩托車年檢下鄉、加強警保合作辦理點、為摩托車銷售企業進行車輛查驗、受理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增設4個窗口,減少群眾排隊時間,方便群眾辦事。市法院通過推進“兩個一站式”建設,率先推進律師服務平台、訴訟服務網工作,開展在線音視頻調解案件464件、訴前調解化解矛盾糾紛313件,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新期待。在解決立案難、辦事難、門難進等問題的同時,該院實現訴訟服務質效評分長期居全國第一的優異成績。市司法局為偏遠鄉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配備11台公共法律服務自助終端機,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141宗,為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28萬元,使群眾以更便捷、更實惠的方式獲得了公共法律服務,讓“操心事”變成“暖心事”。

堅持關懷導向 解決孩子成長“憂心事”

積極開展普法教育進校園活動,市公安局深入全市各中小學開展普法進校園活動10余次,市法院、市檢察院組織法治副校長“送法進校園”,有效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結合未成年犯罪的特點,市法院成立“一把手”任組長的未成年人審判工作領導小組,挂牌成立少年法庭,扎實推進少年審判機制改革,加強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預防犯罪。市檢察院把妥善辦理未成年人犯罪問題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加強綜合司法保護,認真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通過訓誡幫助17名未成年人回歸校園。市司法局開展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與家屬“親清溝通、助力改造”主題團體互助活動,幫助7名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與其監護人(家屬)解開心結,促進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與家屬之間建立良性溝通,讓未成年人教育“憂心事”變成“舒心事”。

堅持治理導向 解決食品安全“揪心事”

市檢察院堅持把做精檢察公益訴訟作為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深化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該院接到省檢察院交辦的線索后,迅速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成功督促查處5起違法銷售未經檢驗檢疫肉類凍品案件,涉及罰沒款共計1107萬余元,依法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該院依法主動辦理沿海“死魚漂浮散落”公益訴訟案,有力推動解決了影響光村、木棠等鎮沿海地區人居環境的問題,讓“揪心事”變成“放心事”。

堅持監督導向 解決服務態度“擔心事”

為進一步提升窗口服務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努力做到讓人民群眾滿意。市公安局窗口部門積極開展“黨員先鋒崗”創建活動,通過佩戴黨徽、在窗口擺放“黨員先鋒崗”公示牌,亮出黨員身份、提升辦事效率、延伸服務職能、提高群眾滿意度。耐心為前來辦事的群眾提供咨詢服務,黨員民警嚴格落實窗口“一站式服務”要求,堅持延時延點、特事特辦,積極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市公安局在各窗口部門、基層派出所設立“為民辦實事”監督公示牌,公布投訴電話,建立快辦群眾投訴服務機制,要求3小時內在系統上反饋處理結果。

(來源:儋州市融媒體中心 李秋歡 周穎靜)

(責編:劉楊、蔣成柳)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