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吉陽區博后村:夜市亮起來 鄉村靚起來

記者 徐慧玲

2021年06月24日08:50  來源:海南日報
 

  六月二十三日傍晚,三亞市吉陽區博后村夜市已經亮起了燈,游客逛鄉村夜市,嘗特色小吃。 記者 武威 攝

  6月23日18時,太陽還未下山,三亞市吉陽區博后村夜市已經亮起了燈。“出攤咯。”村民蒲萬誠從家裡推出小推車,他的目的地不再是村口,而是前不久才營業的博后村夜市。

  蒲萬誠告訴記者:“我租了5個攤位,客人就餐高峰期,能擺出30余桌。”

  說話間,一輛輛小推車發出哐哐當當的聲音由遠及近,越來越多的村民准備營業。夜幕降臨,博后夜市張燈結彩,人頭攢動,百余個攤位有序排開,傳統手工藝品、黎族特色織品等商品琳琅滿目。三五成群的游客涌進夜市,被應季水果、海南小吃、海鮮燒烤等特色美食“俘獲”。

  遼寧游客張麗奔著“網紅村”的民宿而來,卻意外被博后村夜市“圈粉”,“南北燒烤匯聚於此,吃美食成為體驗博后的另一種方式。”張麗說。

  “住在博后,吃在博后”這樣的消費“雙重奏”,博后村民盼望良久。可是在此之前,“深夜食堂”卻險些成為這個“網紅村”發展的絆腳石。隨著近幾年博后村民宿的走紅,2020年3月,博后村的“夜市”順勢開起來了,約1公裡的村道上就設有100多個攤位,每個攤位每天收入從幾百元到1000多元不等,帶動約300多名村民就業。

  “剛開始其實就是路邊攤。”博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蘇少洪說,夜市一條街的管理面臨兩難。燒烤對食客是美食誘惑,卻給村庄帶來煙氣污染的問題﹔爭搶村道的小攤車是村民的生活來源,卻也帶來道路擁堵。“排水、排污、衛生等問題接踵而來。”蘇少洪說。

  一邊是人氣,一邊是混亂﹔一邊是環境,一邊是生計,既不能放任不管,又不能取締了之,如何權衡?

  “經過多輪討論,我們成立了博后村夜市管理小組,決定租用3個村小組的一塊空地,按照‘淨化、綠化、彩化、亮化、美化’的要求建設博后村夜市。”蘇少洪說。

  三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吉陽分局副局長王明德介紹,夜市建設涉及供電、用水、排污、用戶營業執照等細節問題,吉陽區相關部門到村裡指導,要求安裝排水、排污、公共廁所等設施,並規劃了公共停車場。

  路邊攤升級成為鄉村夜市,可有些村民不願進駐。“村民擔憂入駐夜市后,每個月要上交管理費和攤位費,還考慮到經費的使用是否合理透明。”蘇少洪說,為打消村民的顧慮,夜市管理小組成員三番兩次上門勸導,並承諾所有的收支定期公開,接受村民的監督。

  “我們是第一家搬進夜市的。與在村口的道路出攤相比,夜市的環境好多了。”蒲萬誠言語中滿是對前景的看好,他的身后,20余張飯桌上坐滿食客。

  看到博后村夜市開了起來,村民符剛索性從一家房地產公司辭職,回村和家人開起夜宵店。“村裡游客多,生意肯定不會差!”符剛的自信更源於夜市的管理理念。博后村夜市佔地面積3650平方米,目前開設了120個攤位,為了豐富經營業態,還引進了15戶外地經營者,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選擇。

  如何讓市民游客在夜市吃得好,又玩得盡興?夜市管理小組也進行大膽嘗試。夜市內的一個大舞台格外顯目,每晚燈光秀、歌舞表演、小品等精彩上演。蘇少洪介紹,夜市管理費中一部分資金用來開展文化演出,不僅引進專業表演團隊,還為村民舞蹈隊提供了展示的平台,為博后村夜生活增添一番迷人景象。

(責編:潘惠文、蔣成柳)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