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紅色家風|王國興給兒子的家書:飲水思源踐諾言 海枯石爛心不變

編者按:
一封家書,紙短情長。它記錄了一段段革命事跡,蘊含了一顆顆赤子初心,也彰顯了一片家國情懷!海南省文明辦聯合人民網海南頻道推出“海南紅色家風”專欄,邀您一起與海南知名作家共同穿越時空隧道,與先烈們展開心靈對話,感受濃厚熾烈的初心使命,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
王國興簡歷。圖片來源:書籍《回眸父輩的世紀》
晚年的王國興。圖片來源:書籍《回眸父輩的世紀》
家風教育:始終要堅信共產黨。孩子,共產黨是咱們黎族人民的大救星,黎族人民世世代代、子子孫孫要永遠跟著黨,海枯石爛不變心,沒有共產黨就沒有黎族人民的今天。
飲水思源踐諾言,海枯石爛心不變
——學習王國興同志家風教育有感
——《商業觀察》雜志編委,資深媒體人,專欄作者應劍群
1943年8月,王國興領導白沙縣黎、苗兩族人民反抗國民黨頑固派,戰爭的艱苦卓絕超過很多人的想象。據王國興的三個兒子在回憶錄中描述,國民黨頑固派集結了一千多裝備精良的兵力,瘋狂向黎苗族聚居的白沙地區反扑,一路燒殺擄掠,僅在紅毛鄉一帶,近千名群眾被殺害。王國興把部隊撤進深山保存實力,進一步與敵人周旋。上千黎苗族同胞用山蕉葉、茅草和樹葉搭起簡陋的窩棚,散居在古樹下、岩石邊。國民黨頑固派把本就受欺壓的黎苗族人民又一次推入苦難深淵,他們不得不在深山老林過著野人般的非人生活。在戰爭最不利的情況下,王國興讓戰友找到共產黨,黨組織派出武裝工作組進山。五指山革命新局面很快打開,黎族和苗族人民最終迎來了解放,王國興也把兒子王家賢送進了瓊崖縱隊。
1953年,王國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擔任多項黨內職務。1975年,王國興彌留之際,拉著孩子的手,語重心長地囑托:共產黨是咱黎族人民的大救星,黎族人民世世代代、子子孫孫要永遠跟著共產黨,海枯石爛不變心。
天涯海角,海枯石爛。這是戀人之間情比金堅的誓言,卻多次被王國興用來教育下一輩,永遠記住共產黨的恩情。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王國興一生歷經苦難,深知是共產黨帶領人民走出困境和艱險。飲水思源,涌泉相報,這就是中國人傳統價值觀裡的“永不忘本”。今天幸福生活的源頭,正是共產黨人百年征程出發前許下的諾言。王國興始終牢記這一“初心”,竭力踐行“為天下勞苦大眾謀幸福”的堅定誓言。
如今一些人不知道泉在何方,井在何處,還有一些人明明在大樹底下好乘涼,卻忽略了前人栽樹的辛勞。“無私奉獻,不求回報”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內核,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忘記歷史,忘記先烈們艱苦卓絕的奉獻。共產黨人帶著窮苦百姓翻身求解放,為百姓謀幸福,這些誓言都已經成真。而今我們邁上發展新征程,共產黨人優秀的品質和執著的理念,依然是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寶貴財富和思想動力。
歷史掀開新一頁,海南發展也迎來新局面,廣大黎、苗族人民已實現全面脫貧,正在奔小康的道路上奮進。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更是推動美好新海南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前進過程中仍會遇到新的困難,更需要繼承共產黨人的創新智慧和擔當精神,這就是王國興良好的家風教育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相關作品閱讀:
海南“紅色家風”主題讀書活動即將舉行 講述海南的“家風故事”
海南紅色家風|馬白山給女兒的家書:賡續艱苦朴素家風詮釋初心信仰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